揿针对急性期青光眼眼部疼痛的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2021-06-15范婷婷
范婷婷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言
青光眼一般只影响一只眼睛,但是另一只眼睛也容易随之患病,并且发作时间常常在晚间。急性青光眼发作时视线一片模糊,会在灯光的外围看到光晕,角膜显雾,此时的眼睛会疼痛、发红[1]。患者眼内和头内会出现剧烈疼痛,症状还会持续不退,出现呕吐、虚脱的症状,并且眼球还会异常的疼痛,能感觉到变硬发胀,让患者极度不适,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疼痛症状[2]。有研究表明,揿针治疗眼部疼痛患者时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3]。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穴位按摩结合揿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4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入,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内均有24例。对照组,女11例,男13例,年龄38~75岁,平均(56.51±4.16)岁。观察组,女12例,男12例,年龄39~75岁,平均(56.83±4.2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基本保持相似(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各项检查均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②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脑等疾病者;③存在精神和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在患者主诉有疼痛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依照评估结果给予患者疼痛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穴位按摩治疗,护理人员经过中医科的主任医师对于眼周穴位按摩方法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的护士对患者进行眼周传统的穴位按摩。患者取仰卧位,两眼自然闭合,护理人员依次的按摩太阳穴和轮刮眼眶,用双手的拇指按压住患者的太阳穴处,位于外眼角和眉梢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然后弯曲示指,用第二关节内侧轻轻的刮患者眼眶一圈,遵循内上到外上到外下再到内下的顺序,让眼眶周围的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等穴位均受到按摩。每次按10 min,一天两次,连续按摩三天。按摩时要求护理人员手法轻柔,以患者局部有酸胀感为度。观察组:应用传统的穴位按摩的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选取揿针(清铃牌揿针,批号:国械注进20162271259,规格:0.2 mm×0.06 mm),穴位选择鱼腰、丝竹空,将针刺部位用碘伏棉球进行常规消毒,用镊子夹住带有揿针的胶布,瞄准揿针的针尖对准穴位,然后按下,揿进皮肤里再将胶布贴在皮肤上,留置24 h之后用镊子夹着胶布将针拉出,每3天埋针1次,5次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评估[4],拿给患者一张画有10 cm线的纸,从0端到10端痛感依次递增,让患者按照自身疼痛程度在线上画一个点。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5],显效:无明显疼或疼痛感可以忍受,临床相关症状和体征消失;有效:疼痛感有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改善;无效:疼痛感无变化,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相比。治疗前两组VAS分数相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分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VA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相比(±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相比(±s,分)
?
2.2 两组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相比[n(%)]
3 讨论
疼痛会给患者带来躯体的不适,还会影响心理、精神、体质等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情发展迅速,视力骤降,局部严重肿胀不适,患者会因此承受巨大的痛苦[6]。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失明,因此临床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本研究得出治疗前两组VAS分数相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分数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VA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穴位按摩能够激发体内调制痛觉的系统,抑制机体对疼痛的感觉,按摩睛明有降低眼压、缓解目赤肿痛等作用;攒竹能祛风止痛、清热明目,有滋阴降火、帮助气血阴阳均衡的作用;鱼腰有疏风通络、镇静安神的作用,一般用于眼红肿痛;丝竹空有散风止痛、清头明目、清火明目的功效;承泣有明目止泪、散风清热的作用;四白有通经活络、祛风明目的作用[7]。诸穴合用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减轻患者疼痛感。揿针也就是皮下埋针,是留针法的发展,作用的原理和针灸相似,对机体损伤小,操作简单。本研究选取的穴位为鱼腰和丝竹空,通过揿针治疗,能够对患者眼部的气血、经络、津液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疼痛感的目的[8]。眼睛属于五官之一,眼睛正常功能的运行离不开由经络传输的脏腑精血,眼部周围的穴位比较丰富,神经分布比较密集,并且皮肤较薄。揿针的针体尖细并且短浅,通过持续刺激眼周的鱼腰穴和丝竹空穴,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引导气血和经络上濡于目,治疗眼部疾病[9-10]。观察组应用传统穴位按摩的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各自发挥其疗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应用穴位按摩法,因此观察组患者疼痛改善更明显,治疗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在青光眼急性期眼部疼痛时引入揿针治疗能有效缓解眼部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