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作业改革 落实“五项管理”
2021-06-15梅菊
梅菊
【编者按】近期,教育部办公厅相继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对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进行部署。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也印发了《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要求教育督导部门组织责任督学开展“五项管理”督导工作。“五项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为确保“五项管理”相关政策规定落实落地,我省各地各学校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五项管理”的有效路径,取得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做法。本刊将陆续刊发各地各学校落实“五项管理”的探索与经验,以供学习借鉴。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他说:“这五个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宜昌市西陵区常刘路小学扎扎实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五项管理”办实事,突出破解学生作业难题,通过“五结合”为教育站位,为家长减负,为学生松绑,为学习提质,在向高质量作业管理奋进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良好效果。
把作業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为什么要做作业?不少人认为只有分数才能证明孩子,只有成绩才能说明问题,而作业就是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而设的。于是,“题海战术”便成了教师、学生与家长的“家常便饭”: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基本上埋头于各科的作业练习,学业成绩却不见有多大的长进;教师除了备课上课外,基本上忙于作业批改与个别辅导,教学质量却未见有质的提高;一些家长除了上班与简单的家务外,基本上疲于孩子的作业落实与辅导,家庭矛盾乃至家校矛盾因此时有发生……在机械的、冰冷的各项作业训练中,作业原本的育人功能逐渐淡化、消退,甚至因为作业引发了学生在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上的一系列教育问题。
那么,怎样破解因作业而“牵一发动全身”的教育难题呢?其实,教师与家长都不应过多地把作业看作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而更应看到作业背后学生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看到师生情感互动联结的状态,看到学生生活构建的意义,让作业回归育人功能。
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以作业为凭借,胸怀全面育人的价值观,让作业充满“爱”。这份爱,渗透着师者的品格、情操、学识、情怀、使命、梦想;这份爱,隐藏在教师布置的每道题中,蕴含在教师对每一位学生每一次作业的批改与评讲中——我们不妨在设计布置作业与批改评价前,先与学生来“聊一聊”作业:“你对哪些作业感兴趣?为什么?”“有哪些作业练习让你曾获得过成就感?哪些作业让你觉得是负担又对你没什么帮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老师对你的作业评价是怎样的?”“你希望老师用哪种方式来批改评价你的作业?”我们不妨再反思一下:在作业批改中是否曾拿着作业本对学生反复枯燥地说教?是否曾因为错题对着学生大吼大叫?是否曾对着做作业拖拉的学生歇斯底里过……通过批改作业前的“聊一聊”,或者在作业批改评价中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自我觉察,我们在设计布置作业时“一刀切”的现象自然会更少一些,在批改与评价学生的作业时,我们的目光自然会更加温和,鼓励的眼神自然会更加热切,问题讲解自然会更加细致……师生在亲密互动中彼此靠近,在智慧的碰撞中感受到彼此心灵的相通。
把作业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学生作业质量不高,表现为学生厌倦写作业,写作业不专注、磨蹭、拖拖拉拉、心不在焉;反映到作业本上,多表现为错题多、字迹潦草等。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应该站在专业的角度去追问和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是不是自己讲得太多而占用了学生写作业的时间?是不是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等没有遵循学生的特点而导致学生不能消化吸收?备课中我们有没有将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盲目安排一些机械性的重复练习或简单又不科学的训练,导致作业低效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我们能养成每节课都反思、每节课后都“以生为师”调查教学效果的习惯,不断鞭策自己加强研究、改进教学,那么,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也会随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提升。
把作业与提高教师素质结合起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可见,教师的崇高来自育人。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高尚情操,要有仁爱之心,要有扎实学识,才能真正站在精神的高处引领学生成长,才能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力。
反观教育现状,不少教师在特定知识领域都是“行家里手”,但他们却只会盯着知识讲知识、盯着技能传技能,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工具,把作业当作检测学习效果的手段,完全忽略作业背后生命存在的意义。试想,这样的教师又怎能激发学生心中的梦想、使命、动力,又怎能推动学生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又怎能引领学生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呢?只有将作业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结合起来,才能为作业赋予生命和灵魂。
把作业与家庭教育指导结合起来。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应对名目繁多的各类作业:写完课堂作业写家庭作业,写完家庭作业又写家长额外布置的作业;写完双休作业写节假日作业,还要写校外辅导作业,此外还有兼具惩罚性的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写作业的同时,还要担心作业的对与错,担心分数的高与低,提心吊胆地等待家长和老师的审判和裁决……作业把学生生命成长的空间占得满满当当。繁重的作业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奇思妙想,捆绑了学生的手脚,堵住了学生的嘴巴,还泯灭了学生内心天真的幻想和梦想。
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有很多,但家庭教育的缺位、错位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是最重要的原因。家长不懂孩子,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名校,把孩子的未来更多定位在物质条件好、收入高等狭隘层面,把自己未竟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而孩子真正的梦想却不能被激发。孩子感受不到被尊重,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与美好,又何谈幸福与未来呢?
学校和教师应成为家长的最佳引路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自己成为深谙家庭教育规律的“导师”,引导家长不做教育错位的“学科师”,不做居高临下的“指挥师”,不做伤害自尊的“评判师”,不做忽略感受的“说教师”。只有这样,家长才可能形成正确的作业观,与教师、学校拧成一股绳,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地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得以仰望头顶蓝蓝的天空……
把作业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來。作业管理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教师备课、授课、评课等教学各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破解作业难题,向高质量作业管理奋进,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零碎碎地今天搞作业减量,明天搞作业原创,后天搞作业花样。这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支离破碎的做法严重违背教育规律,不仅不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反而增加了师生的共同负担。
为破解作业难题,学校作业管理在具体执行中要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设计,按照“摸—清—删—改—保—创”的步骤在全学科教师中分步推进。“摸”,即扎扎实实在学生、教师、家长中做摸底调查,获得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和信息;“清”,即通过“摸”来厘清作业问题背后的根源;“删”,即教师对照“摸”的情况及时删掉重复、机械性的作业;“改”,即教师对作业做进一步深入思考,改掉不合理的作业设计布置;“保”,即一定要确保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的质量;“创”,即在落实“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与作业研究,自主创编科学有效的作业或开展分层作业设计。
要确保教师“摸—清—删—改—保—创”每一环节走实、有效果,学校就要正确使用好评价这个“指挥棒”。学校管理层应将评价贯穿融入每一步研究之中。比如,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业质量,有的教师仅在作业本上用一颗星做标记,有的教师仅用“ABCD”这样的等级标记,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教师这样的标记很麻木,没有形成认知与感受。这说明教师对作业的评价仅停留于形式,既没有告诉学生这些标记的意思,也没有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再比如,有的教师在备课中没有或很少体现作业设计这一环节,说明作业和教学完全是“两张皮”。
如此种种,都需要学校管理者对作业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直面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现状,不断地探索、实践,引领教师以破解作业难题为契机,站在“五育并举”的高度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破解作业难题,是教育综合治理的最佳入口。“破解作业难题,向高质量作业管理奋进”,为作业赋予灵魂,让作业伴随生命的成长。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