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临城:强力打造产业生态化绿色引擎

2021-06-14霍笑楠

中国食品工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薄皮核桃生态

文/霍笑楠 王 玺

临城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属于山区县,地势西高东低,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万亩,山地、丘陵面积76万亩。临城县核桃种植面积达31.8万亩,其中薄皮核桃面积26万亩,以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等公司为中心,辐射全县8个乡镇130多个行政村。临城县拥有中国薄皮核桃之乡等七大“国字号”品牌,核桃产业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临城县始终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核桃产业与生态环境的系统发展,坚定不移地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守住了青山绿水,优化革新了产业,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协同发展之路。

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引擎”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提出了从全产业链角度支持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形成了《关于支持木本油料树种——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临城核桃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经过专家研究分析,核桃适应性强,且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适合在临城干旱丘陵岗地开展大面积种植。在临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承包了临城县李家韩村、西洞村3000亩荒岗,请来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对核桃不同品种生长、结果、果实品质、抗逆性等特性与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进行关联性分析,构建核桃主要栽培品种评价体系,筛选出适宜高效轻简化栽培的加工、鲜食以及兼用型的核桃主栽品种。

围绕丘陵岗地的特殊立地条件和早实薄皮核桃的特点,李保国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通过对荒岗进行高标准整地,使土壤满足核桃生长需求。1999年,绿岭公司种植出了第一批早实薄皮核桃,2000年规模化推广,2003年绿岭第一批核桃上市,同年就卖出35元/kg的价格。2004年,“绿岭”核桃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同时,临城县意识到,在食品市场上,品牌和品质对食品经营活动可起到关键作用。

随后,在临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绿岭专注培优育苗做强品牌品质,推出了更加优质的新品种早实薄皮核桃,并迅速规模化种植。如今,临城县的核桃种植面积约31.8万亩,其中薄皮核桃面积已经达到了26万亩。

薄皮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临城县的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2%,增长到了如今的43.2%。临城通过加快推动布局生态产业,造就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目前,临城县已经发展成为以薄皮核桃为特色的“中国薄皮核桃之乡”、“中国优质薄皮核桃产业龙头县”、“国家太行山星火产业带薄皮核桃示范基地”,形成了以核桃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大发展的绿色产业模式,为太行山区综合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持续、高效的产业化生态发展之路。

“生态+”赋能生态产业大发展

临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近20年来,临城县四任县委书记、六任县长,坚持将早实薄皮核桃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早实优质薄皮核桃栽培范围扩展到了全县8个乡镇130多个村。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集约化生产基地,产业化经营率达60%以上。

临城薄皮核桃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获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称号。“绿岭”薄皮核桃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国家有机食品、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名果”,其中绿蕾“智品”薄皮核桃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这些品牌使临城核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产品销售方面,普遍开展了线上、线下并举的销售模式,其中绿岭公司线下以专卖店、超市销售为主,通过拓展电商营销渠道,连续两年“双十一”单日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临城县立足生态优势,发挥市场作用,持续把“生态+”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因地制宜选准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多措并举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不断上升,为解决核桃种植户的销售及后续核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链延伸问题,临城县决定发展以核桃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龙头企业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建设核桃深加工厂,工厂2010年开始建设,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3.2亿元,建设了核桃系列产品生产线,大力支持产业链条延伸。如今,临城县建立了从事核桃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农业企业、合作社80余家,全县建有初级加工点36家,核桃深加工企业4家,建成核桃乳、多味核桃、核桃油、核桃胶囊、核桃肽乳、核桃蛋白片等8条深加工生产线,年核桃原果加工能力5万吨,产品加工率85%以上。

同时,临城加大支持力度,组织专业营销团队,制定营销策略,助推拓展核桃油、核桃酱油、核桃酱、核桃乳市场。同时,积极搭建核桃销售平台,建设集加工、交易、仓储、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核桃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吸引全国经销商到临城交易,搞活市场流通,形成核桃合理价格,赢取最大效益,解决产需不对等问题。

临城还开发了质量溯源系统,形成从种到收,从生产到销售,从果园到产品的完备的信息化溯源数据,让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产品的全部信息,享受高质量放心产品,同时通过溯源系统增加产品的回购率。整合现代物联网、网络平台、通讯系统、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建立一个集全产业链组织协调、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市场营销于一体的数字平台,实现产业的智慧化运营。

临城县又将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立足薄皮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和康体养生等业态,特别是做好核桃“一树生多金”文章,即“树上有果、林中有游、林下有种养、园中有氧吧”,全力建设打造凤栖乡村振兴示范区,坚持“农业围绕旅游转、生态引领百业干”,依托全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示范县(产业园为示范点)、省级整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康体养生等新业态。形成了以红色教育为主,集拓展训练、研学、消费者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亿元。小小核桃,在临城点绿成金,振兴乡村,带来产业经济大发展。

协同发展 建设美好乡村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临城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的绿色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县域经济。围绕核桃提质增效,继续研发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以产业生态化推动绿色发展。

展望未来,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已成趋势。建设美好乡村,要遵循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以自然系统承载能力为准绳,对区域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统筹优化。临城通过改进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等途径,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恪守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按照产业化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资源实现其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产业与环境两相宜,让乡村更美好。

猜你喜欢

薄皮核桃生态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薄皮甜瓜育种的方法分析
薄皮甜瓜育种的方法分析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薄皮甜瓜新品种垦甜1号的选育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