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多参数测量在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1-06-14申珊珊范耀华
申珊珊,范耀华
(嘉兴市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浙江 嘉兴 314000)
结直肠癌是一种源于大肠腺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便血、腹痛、体重下降、贫血、肠梗阻等症状,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且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1]。肿瘤沉积多数主要源于血管淋巴管浸润,其与结直肠癌的转移与复发密切相关,故早诊断、早鉴别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尤为重要[2]。目前主要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结直肠癌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辅助判断,其可通过多项参数的变化趋势鉴别肿瘤沉积与淋巴结转移的类型,进而可准确识别并规避结直肠癌患者的患病风险,指导其尽早接受治疗,避免加重病情[3]。本研究旨在探讨螺旋CT多参数测量在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中的诊断价值,现将此次研究所得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28例;年龄33~87岁,平均年龄(65.89±6.44)岁;发病部位:结肠肝曲5例,结肠脾曲7例,升结肠5例,降结肠4例,横结肠6例,乙状结肠8例,直乙状结肠12例,直肠癌13例。所有患者均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并将其分为癌旁肿瘤沉积组(29例)与淋巴结转移组(31例)。诊断标准:参照《肿瘤诊治指南》[4]中关于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检查与上述诊断标准基本一致者;所提供的临床资料及数据均完整准确者;无相关检查禁忌证者等。排除标准:患精神疾病或语言功能障碍者;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经常规CT检查无法正常显示结节病灶者等。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本研究(伦理编号:LWSC00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西门子128排(型号SOMATOM Definition Flash)螺旋CT检查:使用300 mg/mL的碘海醇作为造影剂进行CT平扫,并将其按2.0 mL/s的注射速率经由高压注射器进行静脉注射,于平扫过后的20 s及50 s进行动静脉期的扫描,管电压为120 kV,准直器宽度保持在0.5 mm×64。将所得数据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后续的图像处理,观察CT所得图像的肿瘤部位、分期、转移淋巴结数目、形态、大小等特征。
1.3 观察指标
①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形态学表现。②比较CT各项参数的测量结果。测量并比较两组CT长、短、最大径、平扫CT值、动脉期与静脉期的强化CT值。分别测量3次两组的平扫CT值、动脉期与静脉期的CT值,取其平均值。强化值=强化后CT值-平扫CT值。③比较CT各项参数的的诊断效能。主要包括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计算,P<0.05,提示其数据差异在统计学研究中,有意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依据ROC曲线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
2 结果
2.1 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形态学表现
60例结直肠癌患者经由病理学检查显示为70个病灶,癌旁肿瘤沉积组与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36个、34个。癌旁肿瘤沉积组中:30个密度不均匀,14个病灶部位边缘模糊,12个可见分叶与毛刺征,10个坏死。淋巴结转移组中:20个密度均匀,24个边缘光滑清晰,23个呈圆形或椭圆形。
2.2 CT各项参数的测量结果
经比较,癌旁肿瘤沉积组的长、短、最大径数值均大于淋巴结转移组,平扫CT值、动脉期与静脉期的强化CT值均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5),见表1。
表1 CT各项参数的测量结果比较( ± s)
表1 CT各项参数的测量结果比较( ± s)
组别 例数 短径/cm 长径/cm 最大径/cm长短径比值癌旁肿瘤沉积组 29 1.14±0.411.30±0.441.25±0.421.15±0.06淋巴结转移组 31 0.76±0.321.00±0.220.87±0.311.36±0.17 t 4.016 3.373 4.005 6.293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平扫CT 动脉期强化CT 静脉期强化CT癌旁肿瘤沉积组 29 29.36±6.74 34.26±7.89 53.63±8.59淋巴结转移组 31 16.02±2.55 18.02±4.56 40.02±6.98 t 10.267 9.841 6.755 P<0.05 <0.05 <0.05
2.3 诊断效能
经比较,平扫CT值、动脉期的强化CT值及长短径比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P<0.05),见表2。
表2 CT各项参数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其病因主要与生活方式、环境及饮食结构有关,某些特殊类型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发病率及致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5]。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病情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可通过显示出的图像清晰直观地观察肿瘤的范围及部位,对病变侵犯肠壁的深度及向远处转移的范围进行判断,进而可进行不同的肿瘤分期[6]。
临床上通过螺旋CT检查可显示出肿瘤沉积的不同形态学表现,同时可发现其与淋巴结形态较为相似,可导致部分误诊的情况,进而可对患者后续的治疗及预后产生一定影响[7]。螺旋CT扫描可对结直肠癌的位置、肿瘤浸润深度、肿瘤与周围器官结构的关系、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的显示进行判断,进而在进行肿瘤分期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肿瘤细胞在发生迁移增殖过程中,可出现多方向不均衡生长的情况,进而可显示出不规则、不均匀等多种形态表现。不同的参数测量值在肿瘤沉积与淋巴结转移中均有不同的显示值。通过对本研究结果分析可发现,癌旁肿瘤沉积组的长、短、最大径数值均大于淋巴结转移组,平扫CT值、动脉期与静脉期的强化CT值均高于淋巴结转移组,提示临床上可通过不同参数的测量对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作出鉴别判断,与刘移忠等的研究结果相符。通过动静脉的强化CT值可显示出丰富的血供情况。不同的长短直径比值可用于对淋巴结转移的辅助鉴别。通过对本研究结果分析可发现,平扫CT值、动脉期的强化CT值及长短径比值测量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其他参数,提示临床上可通过平扫CT值、动脉期的强化CT值及长短径比值的参数测量对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患者的病情进行鉴别诊断,与罗锦文等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在临床诊断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中,螺旋CT多参数测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平扫CT值、动脉期的强化CT值及长短径比值诊断下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对癌旁肿瘤沉积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和使用,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可增加样本量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