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13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优质病情常规

王 飞

(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脑卒中,是指脑部供血、供氧发生障碍,导致脑细胞死亡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1]。CI多见于45~70岁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以猝然晕倒、半身不遂、言语智力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大多存在焦虑、烦躁等消极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CI的概率明显增加,病死率也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老年人是CI的高发人群,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2]。鉴于CI患者的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其饮食以清淡、蛋白质等含量较高的食物为主,并且尽可能少摄入油盐,同时还应注意患者心理等多个方面的护理。近年来,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需要配合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方法,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以缓解病情进一步恶化,关注患者身心发展,提高护理质量[3]。本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内科68例老年性CI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性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脑部CT检查确诊为CI;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存在抵触,无法配合者;既往有脑手术病史;意识严重障碍者;肿瘤疾病者。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n=34)和优质干预组(n=34),优质干预组中男女性患者比例为20∶14,年龄在62~85岁,平均年龄为(73.56±5.2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4.22±0.73)年。常规干预组中男女性患者比例为21∶13,年龄在61~83岁,平均年龄为(73.91±5.57)岁,病程4~6年,平均病程(4.56±0.6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干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①遵医师建议给患者服药,做好健康教育,解释患者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注意健康饮食,嘱患者适当的锻炼有助于病情的改善。优质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为新入院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和规章制度,多与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信任和理解,使治疗过程更顺利,全面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查,发现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②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的改善,还会加重病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影响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并鼓励家属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向家属和患者解释进行治疗的原因和保持一个良好心情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发现患者有负面情绪时及时进行疏泄,指导患者如何放松自身的情绪。③康复护理:优质的康复护理是帮助患者改善病情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耐受体质制订早期康复治疗计划,如果患者暂时无运动能力,护理人员应每2 h为患者进行一次翻身,保持床单的干净整洁,预防压疮的形成。同家属合作,一起完成漱口、吃饭等基本生活事务。若患者能配合做康复训练,协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预防偏瘫肢体发生痉挛和萎缩,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睡姿。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用简单的单音节进行训练。④病房管理:在优质服务的理念中有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也有利于患者的病情。保持病房内光线充足,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的病室环境。老年患者行动不便,注意防滑、防摔措施,科学布置病房,保证病房地面干燥,并且安装扶手,努力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⑤饮食护理:给予患者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为患者留置胃管,以免误吸导致肺炎的发生。指导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免发生便秘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患者不可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⑥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积极预防感冒、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过度劳累等,条件允许时可到病房外进行适当的锻炼,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需要。通知出院患者定期随访,以防复发,如有不适应及时入院检查。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4个维度(躯体功能、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好越好。②不良预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包括感染、压疮、跌倒。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 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状况评分对比 优质干预组躯体功能、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对比 优质干预组不良预后发生率(2.94%)低于常规干预组(20.5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CI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局部脑组织区域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病损坏死而引起临床相应神经功能障碍表现[4-5]。根据发病机制,CI可分为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和腔隙性CI,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常见,占所有CI类型的60%。

造成CI的因素有血管壁本身因素和血液成分的改变,其中血管壁本身因素又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壁炎症、先天性血管畸形和血管壁发育不良。临床上常用脑部CT影像检查法,大多数患者在发病24 h后CT可显示均匀片状的低密度梗死灶[6]。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的临床特点,所以治疗CI的治疗原则为争取超早期治疗,在发病的4 h内尽可能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的致病因素、病情严重程度等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具体治疗措施包括戒烟限酒、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高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以及积极预防不良预后[7]。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在整体上提升护理服务水平[8],以患者为中心是指护理人员在思想观念和医疗措施上要处处为患者着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高效、放心的服务[9]。加强优质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仅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改善护理服务水平进而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结果显示,优质干预组生活状况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优质干预组不良预后发生率(2.94%)低于常规干预组(20.58%)(P<0.05)。表明高品质的护理可全方位地给予患者有效的帮助,在心理上,给患者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能以多种方式宣泄不良情绪,同时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消极情绪的影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从生理上讲,维持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并协助患者保持自身卫生清洁,给予患者饮食指导,注意天气变化,提醒患者增减衣物。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还要进行预见性的观察,进而防止不良预后的出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有:取得患者、家属和社会的支持,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基本需求,保证护理质量,帮助患者调适心理,保持稳定的情绪。用最合适的护理方式取得患者的高满意评价,同时也是整体护理内涵的进一步改善和深化[10]。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对老年性CI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

猜你喜欢

优质病情常规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常规之外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