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06-13付瑞欣蒋玉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负性冠心病满意度

付瑞欣 蒋玉敏

(阳谷县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300)

老年群体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冠心病,它会使动脉血管出现硬化的现象,还会引发脑血管的血液滞留[1]。冠心病有几大特征: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病程长、治疗时间长,还特别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现象发生[2],患者发病时常会感到胸部疼痛和不适,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3]。有研究表明,引起冠心病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心律失常,它是常见的一种合并症[4]。除此以外,患此病的群体多是老年群体,依从性差,为了使治疗效果有一定保证[5],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效果理想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使预后及治疗的效果得到一定改善[6]。基于此,为了找到效果高效的护理方案,本研究将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20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分为100例对照组和100例试验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探讨及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具体研究情况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20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100例试验组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在61~77岁,平均年龄为(64.97±6.7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8±1.07)年。10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62~78岁,平均年龄为(65.02±7.0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9±1.08)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本研究的200例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课题的检查,患者及其家属清楚课题的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病房管理,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7]。

给予试验组综合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3个方面:①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护理工作人员需以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予以接待,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及病房环境和治疗期间需注意的一些事项,旨在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8]。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性格、年龄,选择患者能够明白的通俗语言,告知他们引发冠心病的原因、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方法[9]。②为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免疫力,减少护患纠纷的现象发生,护理工作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心理疏导[10]。密切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11]。③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喜好来为他们制订个体化饮食计划,饮食时,注意禁辛辣、油腻的食物,多食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12]。与此同时,定期按摩患者腹部,鼓励他们适当锻炼[13]。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 分别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来分析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越焦虑、抑郁[14]。

1.3.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选择简明生活质量简表来评判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分为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3个方面。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15]。

1.3.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3种。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100×100%[16]。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所设计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皮尔森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P<0.05视为相关显著。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 护理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3.12±8.31)分、(45.92±7.32)分,对照组分别为(49.08±8.42)分、(53.01±8.51)分,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分,)

表1 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分,)

2.2 比较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情况分别为(83.15±7.28)分、(80.12±5.39)分、(73.92±6.08)分、(82.46±6.79)分,对照组分别为(73.08±4.92)分、(71.51±4.54)分、(64.19±5.77)分、(74.56±4.98)分,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χ2=8.3026)。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心肌缺血和缺氧的情况下,冠心病患者特别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17-18],如心律失常,此并发症会使升高患者的血糖,紊乱其脂肪的代谢功能,严重者,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心悸、无力、气喘和胸口疼痛沉闷,使自身病死的风险加大[19-20]。临床中,许多老年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该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然而,随着治疗时间不断延长,许多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如担忧、焦虑和恐慌,不但使依从性受到影响,还会干扰其自身的生活质量[21-22]。所以,临床上,在治疗因冠心病引发的心律失常患者中,不但要进行一系列基础治疗,还需对其进行高效安全的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23-24]。因此,对于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综合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的综合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需求[25-26],通过3个方面的护理,能提高患者对心律失常的正确认识,同时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通过提升护理质量来使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的目的[27-28]。

因此,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除规范化的基础治疗外,还需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缓解负性心理,促进整体疗效的提升。在传统的常规护理中,其护理服务通常处于相对被动且机械化的状态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并不利于患者整体疗效的改善[21]。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如下:①护理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②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③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χ2=8.3026),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这与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致[29-31]。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效果理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负性冠心病满意度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警惕冠心病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