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州区类风湿关节炎现患率调查

2021-06-11杨咏嘉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年龄

摘要:目的:了解甘州区明永镇居民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病情况,为开展RA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抽取甘州区明永镇各村40-79岁居民,通过所设计《类风湿关节炎现患率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其中男性有6381人,女性有5539人,RA现患人数为34例,患病率为0.285%,男性患病率为0.141%,女性患病率为0.451%,男女之比约为1:3,发现可疑病人15例,占0.13%。结论:甘州区明永镇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40~59岁人群为高发人群。通过制定三级预防措施或可有效降低RA致残率。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性别;年龄;患病率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迁延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滑膜病变,最终会导致关节强直畸形[1],失去原有的功能,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滑膜血管翳的形成是RA软骨破坏的直接原因,也是临床采取积极治疗的重要标志,尽早检出并处理有助于改善类风湿患者的预后[2],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免疫紊乱是RA主要的发病机制,即活化的CD4+T细胞和MHC-II型阳性的抗原提呈细胞浸润关节滑膜。

一、背景及调查现状

RA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多为慢性起病,以对称性双手、腕、足等多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典型病人以晨僵、关节痛与压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并伴有乏力、低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有些病人会累积到颈椎关节、肩、髋关节、颞颌关节等特殊关节,其基本表现多为局部关节的肿胀疼痛以及活动受限。

RA病人还有关节外表现,最常出现的为皮肤类风湿结节,心包炎、肺间质纤维化、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继发干燥综合征引起的干眼症都是类风湿关节炎累积其他脏器所引发的疾病。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女性病人2~3倍于男性。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2%~0.36%[3]。

二、实验对象和方法

1.实验对象:本实验以居住在甘州区明永镇40岁以上户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2.方法:

2.1抽样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收集近两年(2018-2020年)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统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患者的患病率。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暴露因素。

2.2诊断标准

注:受累关节指关节肿胀疼痛,小关节包括: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第2~5跖趾关节、腕关节,不包括第一腕掌关节、第一跖趾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大关节包括肩、肘、髋、膝和踝关节。[4]

2.3调查方法

首先,我们到明永镇各个村卫生所联系医生,询问该村子人口学资料,随后调出近两年的居民健康档案资料,联系确诊或疑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逐一填写问卷,由指导老师筛查出可疑病例,并指导已确诊和症状典型患者规范、合理用药。

对符合RA可疑病例进入下一阶段的诊断及检查,由风湿免疫科及中医科医师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3.影像学检查

对疑似RA病例拍摄手部正斜位X线片,双手、腕关节以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片。X线片早期可见到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骨质疏松(Ⅰ期);进而关节间隙变窄(Ⅱ期);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Ⅲ期);晚期可见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壞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Ⅳ期),疑难RA病例进行关节MRI检查。[5]

4.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等自身抗体,以及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与血沉(ESR),ESR和CRP可反映病情的活动度,病情缓解时可为正常。[6]

5.排除疾病

(1) 骨关节炎:创伤、感染、先天畸形、遗传缺陷、全身免疫代谢内分泌异常造成的退行性病变(2) 颈椎病(3)腰椎间盘突出(4)肩关节周围炎

6.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对象分别以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做一统计。

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多组构成比比较采用行×列表(多组率)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三、结果

1.40~岁患者7人,50~岁患者11人,60~岁患者15人,70~岁患者1人。

2.本次调查的11920名居民中男性有6381人,女性有5539人,RA现患人数为34例,患病率为0.285%,其中男性患病率为0.141%,女性患病率为0.451%,男女之比为0.31,发现可疑病人15例,占0.13%。

P值<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病率:女性患病率约等于1:3。

四、讨论分析

1.调查结果显示,甘州区明永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285%,略低于北京郊区(0.34%)、山东地区(0.36%),但与上海五角场地区(0.28%)、汕头地区(0.20%~0.26%)相似[7],原因可能有:

①气候较其他地区较为干燥,气温较低,气候的差异可能导致患病率的差异。

②就医条件相比其他大城市差,确诊人数可能低于实际患病人数。

③大多年轻人外出打工,造成现有人口偏老龄化,患病率也有所影响。

2.调查结果分析

2.1从第一组数据中可以观察到我们收集的患者的资料显示,40~59岁的患者数量比其他年龄段患者要大,这与国内外的报道相一致[10],但其原因目前尚无定论。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RA的发病率还会明显升高。

2.2从第二组数值中显示我们收集的患者的资料中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人数要明显大于男性,数值接近于3:1,与文献和教科书上相一致,查阅文献资料可知:可能是因为女性在潮湿的环境中从事的劳动较多、机体易感性增强、生理原因导致内分泌紊乱,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也可能与雌激素等性激素水平有关。

3.对RA暴露因素的讨论:

3.1遗传因素:经查阅资料可得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者的直系亲属的RA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

3.2环境因素:资料显示寒冷与潮湿的环境较易诱发RA;此项目所调查地点气候较干燥,天气寒冷,易导致人群抵抗力低下,从而致病。

3.3性别:根据查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女性患RA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3倍。可能是激素会影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特征,而高水平的雌激素或导致RA的患病率升高[8]。此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男性调查人数多于女性调查人数,但是男性RA患病率:女性RA患病率约为1:3,进一步说明了性别对RA患病率的影响。

3.4年龄:RA的患病年龄或较为广泛,但尤其好发于35-50岁人群;此次调查结果统计得40岁至59岁调查人群中RA患病率为0.36%,60岁至79岁调查人群中RA患病率为0.24%,说明本次调查结果中年龄因素具有一定影响。

3.5吸烟:吸烟或会改变身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在易有RA遗传性的人群中,吸烟会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并会增加身体炎症反应的频率[9]。因此吸烟已被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展和严重程度的最重要的外在风险因素之一。在本组调查人群中的男性多存在吸烟史,且持续时间较长,故对本组调查结果有一定影响。

4.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乡村医生因为检查手段的有限或对该病认识不足,常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混淆,所以为了使患者尽早发现疾病、尽早诊疗疾病,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进一步加强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宣教工作、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

5.三级预防及预后

5.1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无病防病,指未发生类风湿关节炎时采取措施预防,包括营养均衡保持肌肉协调、加强锻炼、避免受风、受潮、受寒。

二级预防:即有病早治,建议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患者及时就诊,以获得有效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关注心理健康。

三级预防:即预防畸形。根据疾病程度、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最恰当有效的治疗措施,延长致畸的时间,影响生活质量。

5.2预后:大量循证医学实验表明,类风湿关节炎虽无法治愈,但规范的治疗可以将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症状缓解,防止关节畸形和残疾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兰州市城关区类风湿关节炎的现况研究      慕婷婷,杜小正,亢永良,牛菊红,陈雪莲- 《甘肃科学学报期刊》 -2018

[2] ELSHABRAWY H A,CHEN Z,VOLIN M V,et al.The path-ogenie role of angiogenesis in rheumatoid arthrit[J].Angio-genesis,2015,18(4):433-448.

[3]栗占國, 张奉春, 鲍春德.类风湿关节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

[4]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04):265-270.

[5]耿研,张卓莉.影像学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11):13-18.

[6]任妹,黄永建,李凤中,王小明.抗CCP抗体和RF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05):903-905+908.

[7]叶伟胜,张铁良.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03):144-147.

[8] Van Breukelen-Vender SDF, Van ZD, Klop B, et al.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low disease activity compared to controls:a cross-sectional study[J]. Plos One, 2015, 10 (10) :844-848.

[9]鲁邦华. 吸烟对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及疾病活动的影响[D].湖北民族大学,2020.

[10]张乃峥, 曾庆馀, 张凤山, 等.中国风湿性疾病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1997, (1) :34-38.

作者简介:杨咏嘉,1999--,男,汉族,籍贯:甘肃张掖,学历:本科在读,单位:河西学院,研究方向:社学科学类,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甘肃省张掖市,734000

(河西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年龄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年龄歧视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算年龄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年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