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科素养路径

2021-06-11孔宪嘉孟宇

考试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构建路径学科素养高中英语

孔宪嘉 孟宇

摘 要:伴随世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并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并由注重知识教育向能力素养教育转变。高中英语作为中国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课程目标也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综合语言能力培养逐渐转变为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这些变化在反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同时,也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方向,有助于推动高中英语课程创新发展以及高素质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在对英语学科素养及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重要性阐述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中国高中英语教学学科素养培养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路径促进学科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以推动中国人才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学科素养;构建路径

一、 引言

在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原来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多地重视教师对知识经验的讲授,强调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从而忽视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以及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中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论述,然而面对现阶段中国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现状以及学科素养培养情况,如何构建有效路径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成为目前高中英语教学探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 英语学科素养概念阐述

随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英语教学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在中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就明确指出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必备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育中学科素养培养意识增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逐渐得到创新发展。那么,何为学科素养,何为英语学科素养呢?所谓的学科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专业素质往往需要通过相当长的专业训练才能形成一定的专业思维,并通过这些专业思维实现学科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专业技能和专业基本经验的增加,以更好地实现本学科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其中这些基本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以及基本态度等。

英语学科素养则主要强调英语这门学科学生所应当具备的学科素养。尤其是新课程标准在重视受教育发展的同时,对于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素质、专业技能也提出新要求。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中首次将文化意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以及学习策略列为五大课程目标。这对英语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指明方向,同时也更加明确学生所应当具备的基本学科素养。另外这种学科基本素养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哑巴英语”现象以及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运用的情况。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能够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三、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伴随世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要求。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学已不能只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应当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重点,以培养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从这一层面来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学科素养培养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高中英语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课程,其目标不应仅仅关注英语单词语法知识的讲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能力。加强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够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提高核心竞争力。

通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能够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有效改善现阶段中国高中英语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其教学不能简单地视为一种应付考试的工具,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能够正确恰当地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然而在长期的应试观念下,教师英语教学以及学生英语学习仅仅将英语考试作为注重目的,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长期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過于单一,很难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甚至在部分学生内部形成一种错误学习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整个英语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在当前立德树人教育培养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常常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高中英语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和作用,这些都不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科素养培养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主观能动作用,对于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实现创新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较大提高。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地区受教育资源的欠缺,在开展实施学科素养培养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这些不足都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现实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部分学生虽然对基础英语知识有所掌握,但在英语语言应用表达上很难做到连贯准确得体的运用,并且对于英语中出现的单词重音、语法节奏等很难把握。这些都影响学生运用英语词汇进行准确的意义态度表达,而上述情况大多是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大多数学生都处于教师教、自己听的状态,很难主动地了解和把握英语词汇的内在含义,因而不能在不同的交际场所以及交往对象中选择恰当的语言词汇和表达形式,甚至会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等问题。除此之外,长期受语言表达环境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忽视对语言环境的营造以及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欠缺。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透过一个国家的语言往往可以认识和了解国家文化发展特点。然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采用较为单一的方式传授英语知识,这使得高中英语课堂较为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尤其是涉及西方国家地形风貌、民俗礼仪以及饮食习惯等民族文化时,教师没有将英语知识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这使得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往往忽视英语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差异以及对文化的不了解,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误解和偏差,这对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经验缺探究的教学方式很能培养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进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构建路径学科素养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