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困窘与战略抉择

2021-06-11商译彤杨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藩篱突破创新创业教育

商译彤 杨勇

摘  要: 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下高职高水平建设的核心议题,新时代向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提质升级,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共享,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学以成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三个新要求。但目前面临社会狭隘的价值取向,阻滞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高职广普式的育人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单一主体滞后的顶层设计,导致了人才链与产业链脱节;导师队伍的结构性缺陷,离散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等现实困窘。高职院校应建立文化自信,以文化引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铸魂育人;升级育人模式,以高质量为导向开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阶段;强化多元育人,以产教共同体服务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建设;优化导师结构,以优质的导师队伍夯实创新创业教育根基,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升级。

关键词: 新时代;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 藩篱; 突破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1)02-0022-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工作都要有新气象,各方面工作都要有新作为。”[1]新时代下“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矛盾随之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质量职业教育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高职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2]。伴随矛盾的转变,高职教育提质升级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议题,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是驱动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渠道。所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突破当前发展藩篱,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转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3]。高职积极探究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新时代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伴随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的转变,经济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剧,人才需求质量升级,新时代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提质升级、开放共享、学以成人的新要求。

(一)提质升级: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在市场经济体制引领下,经历了无数次跨越式发展,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代,经济增长方式将由规模扩张转入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高职教育作为直接服务经济发展的教育类型,是教育体系中的关键部分,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所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升级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抉择。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战略启动,其首要任务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适配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加速器,通过搭建创新载体、拓宽创业渠道、培育“拔尖人才”、平衡供需矛盾,强化高职内涵建设,有效提升办学实力与水平,从而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开放共享: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高职教育从跟随产业方向,到并跑产业发展,新时代应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角色嬗变,开放共享、多元主体、产教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向传统产业渗透加剧,新思维、新工艺与新技术不断涌现,一元管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阻碍了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与政府、行业、产业、企业等主体应聚焦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根据各自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权责共担。只有产教深度融合,多元主体达成愿景共识、制定责任义务、建立利益驱动,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使人才输出标准与产业实际需求相适配。工业4.0时代现代化工业、智能化服务业、新农业等新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校企协同提供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产品等作为发展驱动,离不开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根基。

(三)学以成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改革思路,要求“把創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4]。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高职近年来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全方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逻辑主线,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德技兼修与成才成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储备优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新时代下培养与时俱进、信念坚定、不负使命、勇于担当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

二、新时代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困窘

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不断改进与完善,高职院校仍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面临社会狭隘的价值取向,阻滞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高职广普式的育人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单一主体滞后的顶层设计,导致了人才链与产业链脱节;导师队伍的结构性缺陷,离散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等现实困窘。

(一)社会狭隘的价值取向,阻滞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高职从一种教育层次到一种类型教育,突破了“追赶普教,模仿高教”的困境,但社会对高职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呈现出一种偏狭的解读范式,认为高职是生产能手、职业人才、应用技工等机械化劳动者的输出地,忽视了高职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性。社会的价值取向较为狭隘,将创新创业人才冠以高学历、高水平、高层次的少数精英与优质青年的标签,固化了创新创业人才阶层认定,能力定位偏高,阻滞了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陈旧固化的认知导致高职学生对自己是否具备创新的人格、能力与潜质产生怀疑,扼杀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压制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与潜能。

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认知应从根本转向,高职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定义也需要重新界定,培养主体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去精英化是当前高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与素质,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人在各个领域中都能展现出独特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角度,在学习与工作中可展现出想象力、创造力与判断力。高职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养成首创精神、批判精神与工匠精神,整体提升高职人才的创新意愿与就业率。

(二)高职广普式的育人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针对性强的特色育人模式,教育理念落后,课程设置简单,文化自信缺失,支持保障体系缺乏,进阶式层次化的育人体系未建立,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高职院校始终以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侧重点,创新创业育人模式未突破“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藩篱。传统单一的选修课与必修课程组成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全部内容且“千人一面”,课程设置缺乏计划性、创新性与合理性,课程内容滞后,授课方式生硬,教学环境单一,且以理论讲授为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自信根基未建立,未形成核心价值引领,文化体系亟需建构,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嵌入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贯穿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支持保障方面,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学生帮扶力度较低,缺乏系统性、时效性、层次性的实践指导,导致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率较低。不同层次、能力、水平与创业意愿的学生未及时分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未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兴趣激发不充分,应根据学生创新创业具体情况,根据个体学习资质开展个性化创新创业教学活动。

(三)单一主体滞后的顶层设计,导致了人才链与产业链脱节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在未来的5-10年将完成从政府主导到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转变,创新创业教育在新使命下,也应由多主体合力育人。但目前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嬗变的过程中,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创新平台搭建、项目孵化等各方面还存在顶层设计滞后等相关问题,导致创新创业人才输出与产业要求结构性不对称,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伴随“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提出,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引擎,与此同时,数字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新业态逐步取代传统机械化、简单化、单一化的传统产业,智慧时代随之到来,智慧社会也向高职创新创业人才提出新的标准与要求。“智慧社会”首次提出于十九大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人类正步入智慧社会,进入智慧时代”[1]。而当前高职院校与产业“有和无融”的合作现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仍从传统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削弱了学生适应智慧社会与数字环境的能力。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需要具备数字素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建构产教共同体才能培养出可适应智慧学习与工作环境的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满足新时代、新业态、新产业对创新型、数字型、复合型的人才需求。

(四)导师队伍的结构性缺陷,离散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挥

高职目前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制度不完善,导师的组成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都有待优化,导师队伍无法满足当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帮扶与服务需求,离散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挥,只有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才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提供保障。

目前高職创新创业导师数量较少,且队伍组成结构单一,大部分仍由任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与辅导员等担任,导师队伍对产业需求了解甚微,缺乏实际经验与战略性视野,掌握的知识内容浅显,缺乏深度与高度。指导与教学能力有限,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帮扶仅停留在理论传授与政策宣导层面,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际落地。部分导师创新创业指导观念落后,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仅适合少数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离,与专业教育分割,与实践活动剥离,未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降低了创新创业教育育人的时效性。导师管理认证体系不健全,缺乏创新创业导师激励制度与成长平台,也是导致结构缺陷的重要原因。创新创业导师是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根基,只有强化育人之基,才能整体提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三、新时代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抉择

高职院校应建立文化自信,以文化引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铸魂育人;升级育人模式,以高质量为导向开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阶段;强化多元育人,以产教共同体服务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建设;优化导师结构,以优质的导师队伍夯实创新创业教育根基,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升级。

(一)建立文化自信,以文化引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铸魂育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建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自信,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铸魂育人的内生动力,文化教育是弥散性浸润高职师生理想信念、职业导向、价值取向的重要存在,所以要树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新理念、打造文化新载体、塑造文化新功能,以文化铸魂育人,开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阶段。

文化是提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养成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取向重要的精神内核,所以首先要树立文化育人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5]高职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理念的过程中也应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双向耦合,以提升新时代青年担当意识为逻辑主线,结合行企多元文化、校园特色文化与区域传统文化,以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为导向,制定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文化理念。其次,要搭建高职创新创业文化传播新的载体,搭建创新创业文化育人体系,借助课程、实践、网络与服务等渠道,将创新创业元素有机嵌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潜移默化地厚植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与全方位。最后,要铸造创新创业文化的新功能,以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学习发展为创新创业文化的风向标,树立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自觉,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以文化引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升级。

(二)升级育人模式,以高质量为导向开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阶段

新时代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深化改革,探索以更高质量为导向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创新创业育人模式,从智慧化育人、国际化发展、人本化办学三个着力点推动育人模式提质升级。

智慧化育人是指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升级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管理模式与学习模式。在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借助新的教育载体,开发动态教材,并时时收集学生学习数据,提供数字化、精准化、高效化的学习服务。在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中,建立创新创业项目数据库,提供师生线上答疑交互平台,为全链条创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个体化需求,精准匹配导师、线上课程等资源,向现代化、信息化、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嬗变。国际化发展是高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国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新性、系统性、前瞻性地设置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为学生传递国际科技、经济、市场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国际视野。人本化办学是指高职以学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不过度关注项目比赛成绩、强调注册企业数量与企业吸纳就业数量等功利性量化指标,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创业意愿的养成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充分结合学生学习意愿、水平与能力因材施教。

(三)强化多元育人,以产教共同体服务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建设

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6]。产教共同体协同开展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四链条”有机衔接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建设。多元育人主体形成产教共同体,开放视野、提高站位、协同育人、提质赋能,持“四大原则”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即愿景驱动,合作共赢原则;覆盖全体,进阶培养原则;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原则;四位一体,服务全程原则。

愿景驱动,合作共赢原则是指多元主体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命运共同体,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愿景,制定权责义务,达成深度共识,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导师资源库、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造创新服务高地。覆盖全体,进阶培养原则是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教育过程中应引入行企先进的理念、前沿的创新项目、国际化创业发展导向,打破传统单一教育模式束缚,进阶培养是指要根据学生年级、水平、意愿与特质开展递进式分层分类教学。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原则是指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内容,应突破书本至上理论主导的桎梏,校企协同打造“众创空间”、创新工作室、实验室等实践环境,充分给予学生实践体验的软硬件支持。四位一体,服务全程原则是指多元主体提供集“教研创服”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服务,并在项目的种子期、创建期、生存期与扩展期全过程提供创新创业帮扶。

(四)优化导师结构,以优质的导师队伍夯实创新创业教育根基

提升创新创业导师队伍质量,为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完善导师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导师的组成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首先,制定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将创新创业导师发展建设纳入高职战略规划中,在创新创业实践、科研与教学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制定嚴格的筛选标准,坚持多元引入与内部培养结合,专业导师与兼职导师混编,完善认证、聘任与激励制度,聘请企业家、青年创业者、大国工匠等担任校外兼职导师,专业教师、行政教师、心理教师担任校内专职导师,在制度层面提供保障。其次,向导师传达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导师传统片面的价值观念,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面向精英学生的,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最后,建立多形式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模式,强化创新创业导师多方面能力,加大校企双元协同培育力度,拓展创新创业导师国际化视野,传递创业前沿咨训,宣导产业发展导向,定期组织培训、研讨与交流活动,提升创新创业导师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9-06-20]. http://www. 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 秦琼,江欢,金维才. 从“示范性”到“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政策变迁的多源流考察[J]. 教育与职业,2020(10):5-12.

[3] 刘译阳,边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 现代教育管理,2019(09):32-37.

[4] 林秀丽.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J]. 教育与职业,2019(16):57-61(57).

[5] 张烁.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1).

[6]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9-25].http://zfxxgk.ndrc.gov.cn/web/iteminfo.jsp?id=16431

[7] 缪昌武. 双创教育驱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逻辑、策略及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6):18-23.

[8] 杨勇,商译彤.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构建的意义、取向与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20(08):68-73.

[9] 徐维莉,葛鑫伟.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构建路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1):83-86.

The Dilemma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SHANG Yitong, YANG Yo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Higher qual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he core issue of high-level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new era puts forward some new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hich are to improve quality and upgrade, to serv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o open and share, to lea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o learn to be human,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But at present, facing the narrow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society, the students' self-efficacy is blocked, the general educ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glect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dividuality, and the lagging top-level design of single subject leads to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alent chain and industry chain. The structural defects of the mentor team make it difficult for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guid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 culture and cultivate people, upgrade the mode of education and open a new stag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 high quality as the guidance. We shoul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instructors and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high-quality instructors, and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new er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rriers; breakthroughs

(責任编辑:程勇)

收稿日期: 2020-09-17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天津市教育工作重点调研课题“基于学生视角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路径改进研究”(JYDY-20201033)

作者简介: 商译彤(1993—),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藩篱突破创新创业教育
美丽的藩篱
美丽的藩篱
公开公信 筑牢法治“藩篱”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