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设计思维与方法》示范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06-11杨小庆
摘要: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本文以《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思政示范课为对象,通过对于《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内容进行重构,注重在课程中植入“思政”元素,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工匠意识以及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意识,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设计思维;混合式教学;讯飞爱课堂;
一、《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思政示范课概述
《设计思维与方法》是艺术设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各大院校改革的重点课程,共48课时。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将思考的方式、方法论的养成,双管齐下,以设计哲学、研究型设计与跨界设计为宏观视点,有逻辑的逐步带领学生掌握展开实践能力的技巧,让学生不再只靠突发的灵感,而是用对方法找灵感,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方案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开发的课程思政示范课采用PPT理论讲解与课题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课题设置让学生发散思维,强化理论内容的延展,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在每节课中,每段视频控制在45分钟以内,按知识点形成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1]
二、《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目标
知识探索:比较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思维与方法论,知识量大信息量大的视野拓展。
能力建设: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更加主动的面对设计命题,培养其应变反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考能力、研究转化创造等能力。
人格养成:通过同伴学习、技能实操等,感受创新之美、之趣,养成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刻苦务实、积极乐观、坚韧不屈的人格。
价值引领:立足学科及行业领域,培养学生的哲匠精神,合理转化中国文化,形成优质的设计作品,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厚植行业情怀和家国情怀。
三、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设计思维与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考虑到课程特点,本课程将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讯飞爱课堂平台),将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并融入思政育人的元素,采用不同的教学流程、过程组织和评价方式。
(一)课前教学活动设计
网络学习平台构成学习共享空间。本项目将大多数新知识获取设计为课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根据知识内容加入思政育人的内容。[2]
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由教师课前完成对课程内容设计,并上传高清音频、视频课件及相关学习资料,同时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单等;学生在课前根据学习任务,采用手机、PAD、电脑等设备进入网络平台,完成自主学习。要求根据课程进度,掌握相关内容,并完成教师布置课题与讨论,根据系统评价结果,确定转入下一单元学习或是退回重新学习本单元内容;学生通过平台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平台回答学生对课程的疑问。
(二)课中教学活动设计
课中的教学是进行知识与思政育人内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化身为导师;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讨论、答疑等方式理解消化课程内容,理解课程中包含的思政育人理念。
教师事先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具体问题项目,以项目任务或活动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合作完成。教师在课上作为项目学习的指导者,通过研讨和答疑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进行评价和反馈,并对项目和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3]
学生作为项目的实施者,以小组协作等方式完成项目或任务,并以问题设计作品的形式提交成果,在此过程中深刻领会并掌握课程理论与方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课程结束前由各组学生汇报课题成果,其他同学可提问,同时对各组学习效果、思政育人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
(三)课后教学活动设计
课后的教学活动是对项目思政育人效果的巩固,是拓展和深化阶段。
教师于课后在网络平台上对学习资料、思政元素示例进行补充,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出课后主题活动及素质拓展任务,提高思政育人效果。通过远程答疑及面对面沟通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拓展任务,对学生的完成情况進行评价,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4]
学生在课后通过在线的交流平台对问题进行深化学习,完成拓展任务,达到巩固和提高。
(四)评价体系设计
根据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特点,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
1.课前学习考核
针对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与想达到的思政育人的目的,在网络平台上设计若干作业题。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作业后,经教师评判给出成绩。期末将网络平台上各单元成绩汇总,按比例计入平时成绩;
2.课中学习考核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各占30%,教师评价占40%。教师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以小组课题训练报告考核为主,参考该生课堂参与讨论情况,对学生课中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课后学习评价
针对学生的素质拓展活动完成情况以及课后主题活动参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程度,以及思政育人的效果检测。
4.课程总成绩
学生课程总成绩按平时成绩(含课前课后学习)30%,课中学习考核30%,期末考核40%比例构成。
四、结语
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力求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不仅给出问题的解决的方法步骤,还给出解决问题的心得体会,注重学生运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对于传统哲学中设计思维的选择与运用给与学生启发,帮学生厘清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颠覆传统教学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进课程中,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感悟出传统的文化精髓,并将之转化为具体的设计作品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王宪青,邹安妮,冯世德.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79-81.
[2]黄茜,刘旭光.音乐艺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73-74.
[3]万力.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四维综述[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4):49-53+108.
[4]李岚,曹宇佳,杜佳.新工科背景下三维建模基础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4(01):116-119+128.
基金项目:2020年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设计思维与方法》(编号:2020szsfkc0490)
作者简介:杨小庆(1987—),女,安徽芜湖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