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针扣眼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
2021-06-11刘妙如
刘妙如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血透室 广东 中山 528425)
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动静脉内瘘属于重要环节,保证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有效清除,以维持酸碱平衡,确保肾功能衰竭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然而,患者穿刺过程动静脉内瘘极易引发并发症,选择正确穿刺方式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因此,为了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需要科学选择穿刺方法,同时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预防患者穿刺过程发生不良现象。本文抽取60例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钝针扣眼法与护理方法,意在提升患者穿刺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0年3月—12月收治60例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患者与家属知晓调查内容,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无法配合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8.5±0.5)岁,2例多囊肾患者,11例高血压肾病患者,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6例痛风性肾病患者,3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实验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0.0±0.2)岁,3例多囊肾患者,1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4例痛风性肾病患者,3例梗阻性肾病患者。比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选择钝针扣眼法穿刺,首选固定1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方向,每次穿刺前去除覆盖在穿刺点上的痂,针尖朝上,针体与皮肤成25°~40°进针,进人血管后放低角度,平行轻轻地推入血管。此后每次都以同一穿刺点、同一穿刺角度、同一穿刺深度进行穿刺,这是隧道形成的关键。一般6~9次穿刺(2~3周)即可形成隧道,糖尿病患者所需时间较长,一般12次(约1个月)。隧道形成后换成钝针穿刺,使用“轻柔”的穿刺方法,进针时钝针要和之前锐针穿刺同一角度和深度,见到回血后降低角度后滑进隧道进入血管,针眼处选择创可贴覆盖,加强内瘘针固定处理[2]。对照组患者选择区域法穿刺,评估穿刺皮肤是否破损,维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选择0.2%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与吻合口5 cm内瘘作动脉端穿刺点,对于静脉端选择外周浅静脉穿刺,固定方法和实验组相同。
护理方法:(1)穿刺前护理,强化护理人员技术培训,指导护理人员积极学习钝针扣眼理论知识内容,掌握不良反应与应急处理方法等。科学创建护理小组,保证钝针穿刺操作流程的程序化,详细记录钝针穿刺效果,实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由于病情影响患者极易出现恐惧与焦虑等负面情绪,加上患者需要长时间治疗,部分患者会承受较大心理与经济压力,尤其是老年患者等,加强和患者交流,告知扣眼穿刺原理和优势,认真回答患者提出问题,可以提升患者自信心,加快患者治疗和康复速度[3]。提前准备钝针与必需品,告知患者穿刺位置和穿刺感觉,严禁抓挠痂皮与内瘘皮肤等。为了保证穿刺效果,穿刺前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内瘘功能,判断是否满足穿刺标准,常见评估方式为听诊与触诊、视诊,其中听诊是利用内瘘杂音强弱予以判断,对于内瘘狭窄会产生尖啸音;触诊以是否存在硬结与血管走向、内瘘震颤等观察为主;视诊,需要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皮下淤血与破溃等症状。(2)穿刺中护理,因为钝针扣眼法是在相同穿刺点反复操作,通常会形成结痂,所以再次穿刺前需要去除结痂,选择碘伏棉球进行10min湿敷,选择无菌针头剔除,避免损伤皮肤;穿刺后选择胶布固定,用创口贴进行针眼覆盖。(3)穿刺后护理,完成穿刺后仔细观察患者穿刺点情况,评估是否出现渗血等,主要和扣眼、切割等相关,若渗血少需要更换敷料,固定后用手指按压穿刺点,若渗血不止需要拔除穿刺点;去除结痂后应该进行穿刺点碘伏消毒,若患者出现高热与寒战等情况,需要加强穿刺点检查,如果出现感染需要进行对症治疗。拔针后血液会快速流出,为了预防过多流血可以选择压迫止血方法进行,选择创口贴粘贴穿刺点,由食指、中指压迫进针点,时间为5~10 min,选择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处理[4]。
1.3 评估标准
选择VAS评估患者疼痛症状,按照0~10分评分,评分高代表疼痛严重;选择MAHA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症状,按照0~4分评分,评分高代表焦虑情绪严重;选择GQOLI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选择百分制,评分高代表生活质量好。同时对患者并发症与满意度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均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指标
对照组患者VAS评分、MAHA评分高于实验组,GQOLI评分低于实验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分)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VAS评分 MAHA评分 GQOLI评分实验组 30 1.75±0.16 2.01±0.24 94.35±9.82对照组 30 3.86±1.38 4.65±1.25 80.04±9.84 t 8.3189 11.3604 5.6381 P 0.0000 0.0000 0.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高于实验组发生率3.33%,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满意度
对照组满意度76.66%,低于实验组满意度9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时,动静脉内瘘属于维持血液透析重要保障,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动静脉内瘘穿刺治疗时,操作者需要熟练操作,科学选择穿刺点,以保护患者内瘘,降低穿刺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为了提升穿刺成功几率,需要加强患者内瘘保护,保证血液透析效果得到提高。在患者穿刺治疗时,传统是以扣眼法与绳梯法、区域法为主,但选择此种穿刺方法会增加患者疼痛感,极易引发不同并发症[5]。选择钝针扣眼穿刺方法时,其成功关键点为相同皮肤穿刺点可以多次穿刺,创建皮下隧道;隧道形成可以促进钝针穿刺,更好进至血管腔内[6]。对此,保证皮下隧道的成功创建,是将钝针科学刺入血管腔的关键,同时可以降低血管瘤与血肿。结合临床实践发现,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和许多因素影响,如果未选择有效护理方法,极易引发不同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除了可以提升穿刺成功率之外,还能缓解患者疼痛感,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选择60例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为对象,对照组选择常规区域法穿刺,实验组选择钝针扣眼法穿刺,观察发现实验组VAS评分、MAHA评分明显降低,GQOLI评分明显提升,并发症发生率3.33%,满意度96.66%,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钝针扣眼法穿刺效果理想,可以提升穿刺隧道形成,缓解穿刺治疗疼痛感,确保患者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发生感染。与此同时,在患者穿刺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穿刺前做好穿刺皮肤消毒与去痂处理,针对糖尿病和血管差患者,需要适当延长穿刺次数,提升穿刺效果,在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动静脉内瘘穿刺时选择钝针扣眼穿刺法,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穿刺成功率,在疏导患者焦虑情绪同时,降低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发生并发症,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