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对急诊科护士心理素质和急救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1-06-11刘竹青
刘竹青
(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9800)
在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中,急诊科作为医院救治的第一道关卡,是急危重症的救治阵地。面对各种危急重症患者在进入到急诊科后,其考验的不仅是医院对整个急诊科的重视程度,还包括组织应变能力、信息系统、人才队伍、设备设施是否能够快速识别反应[1]。只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急诊科人才队伍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急诊环境以及低概率的公卫事件[2]。这就需要医院关注急诊科的建设,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对设备设施和信息系统设定不同的投入力度[3]。本文重点分析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管理的效果,重点探究人性化管理的有效性,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急诊科的符合纳入标准并予以排除标准剔除的护士,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拟纳入护士共21例。以2019年12月这个时间段作为分组节点,该时间段前为A组(n=10),该时间段后为B组(n=11)。A组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8.95±2.03)岁,学历:中专1例,大专4例,本科5例。观察组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39.01±1.99)岁,学历:中专2例,大专3例,本科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为我院急诊科护士;学历等资料完整;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知情同意。
1.2 方法
A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B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1)全面评估急诊科护理工作现状、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以业务培训、岗位大练兵、应急能力培训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员培训,将培训工作贯穿于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全面提升集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让护理人员进一步明确急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并促使护理人员转变其服务意识与态度。(2)根据急诊科工作量,以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级别比例、床位使用率为依据,统筹安排护士的人力配置,实行合理动态人力资源调配。(3)护士长要注意管理方式,不要简单粗暴地一味地训斥与批评。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护士长可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恰当的语气,与护士认真沟通与交流。针对年轻护士身上存在的问题,要注意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4)实现灵活排班:以病人需要为中心,合理安排人力,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结构来排班,实现职能匹配。酌情考虑让护理人员参与排班,尽量给护理人员安排喜欢的班次,从而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安排私人事宜。掌握急诊科护理工作实际,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护理人力与护理工作量相一致。尽量避免护理人员的长期连续的工作。(5)注重从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给予护士人文关怀,让护士能够在医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对护士进行管理时,还需要摒弃以罚代管的管理模式,在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士心理素质,采用护理人员心理素质量表(MQIN)[4]进行评估。(2)对两组护士进行急救能力考核评估,采用急救理论知识考核和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每门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表示,采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士护理管理前后MQIN评分比较
管理后,两组MQIN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护理管理前后MQIN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护理管理前后MQIN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护理管理前 护理管理后 t P A组 10 15.99±1.04 15.43±0.52 0.394 >0.05 B组 11 16.03±1.09 11.03±0.22 6.442 <0.05 t 0.682 4.002 - -P>0.05 <0.05 --
2.2 两组护士急救能力比较
护理管理后,两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均高于护理管理前,且B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得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急救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士急救能力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急救理论知识 急救技能操作护理管理前 护理管理后 护理管理前 护理管理后A组 10 80.05±2.04 86.25±1.98 75.37±1.94 82.67±2.01 B组 11 79.97±1.89 92.56±2.12 74.99±2.02 88.35±1.03 t 0.586 7.452 0.932 5.002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急诊是对一个医院综合能力的考验,尤其是急救和有效处理急症的能力。急诊科护士要具有快速反应能力、比较全面的综合判断能力和迅速的处置能力[5]。急诊急救体系是应急体系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把人才利用好、留住,最为根本的是要改变管理方式[6]。通过对急诊科护士开展人性化管理,通过构建良好的急诊科环境以及良好的人文氛围,从而有利于急诊科护士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来,其中通过注重对急诊科护士的培训与考核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急救能力。在本次研究中,护理管理后,两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均高于护理管理前,且B组急救理论知识(92.56±2.12)分、急救技能操作(88.35±1.03)分均高于A组急救理论知识(86.25±1.98)分、急救技能操作(82.67±2.01)分(P<0.05)。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急诊科护士的急救能力,而这对于保证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也有重要价值。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有“急、危、重、忙、杂”的特点[7]。在急诊科工作,不仅要求护士有过硬的技术,而且还要有恰当的沟通技巧[8]。然而急诊科每天接诊的患者众多,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医护人员每天都要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9]。在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有效降低护士出现不良情绪的可能,通过实现人文环境和实际工作环境的改善,让护士能够在这种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这对于缓解急诊科护士面对繁杂的工作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有重要价值。通过在对急诊科护士开展人性化的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还能够让每一位护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锻炼,这种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让护士感受到来自管理者的关爱,有利于减轻其自身的思想压力,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来。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急诊科护士专业知识技能,提升急诊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0]。经护理管理,两组MQIN评分均低于护理管理前,但B组(11.03±0.22)分低于A组(15.43±0.52)分(P<0.05)。人性化的管理使得管理者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始终以换位思考的角度了解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这对于帮助护士解决工作难题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科护士而言,开展人性化管理可提升其心理素质和急救能力,对于进一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理工作效果有重要价值,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