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NL与M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1-06-11王海涛
王海涛,王 娟
(泗水县人民医院 山东 泗水 273200)
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类型,约占所有上尿路结石的35%。肾结石本身对机体无明显损伤,但易造成尿路狭窄、堵塞,导致明显的下腹疼痛、血尿、尿液排出不畅、肾积水等症状,长期发展还可损伤肾功能,甚至造成肾衰竭、肾肿瘤,严重损害患者健康[1]。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临床治疗肾结石的金标准,通过建立经皮标准通道,置入肾镜,用钬激光碎石、取石,达到清除结石的目的[2]。但PCNL存在肾损伤出血和感染等潜在风险。近年来,泌尿外科手术技术及设备快速发展,临床对于直径<3 cm的肾结石提倡使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该术式将标准肾通道的24F降低至16F,明显减少了手术创伤,但其结石清除疗效仍存在争议[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PCNL与M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90例肾结石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39.2±10.5)岁,结石直径1~3 cm,平均(2.0±0.5)cm,单纯性肾结石32例、多发性肾结石13例;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39.5±10.8)岁,结石直径1~3 cm,平均(1.9±0.4)cm,单纯性肾结石31例、多发性肾结石14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IVU+KUB等检查确诊为肾结石,结石直径≤3 cm;排除既往有输尿管手术史、伴随严重肾结石并发症、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等患者。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结石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完善各项检查,评估手术可行性,手术行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为,经输尿管逆行插入膀胱镜留置5F输尿管导管至患侧肾盂,注入生理盐水,充盈集合系统,形成人工肾积水,将患者体位改为俯卧位,B超下定位结石,将穿刺针刺入结石肾盏,当尿液从穿刺针鞘内流出后置入导丝,退出针鞘。对照组行PCNL,沿导丝置入筋膜扩张器,将穿刺通道从8F扩张至24F,置入24F Peelaway鞘,插入F20.8肾镜,观察结石,进行钬激光碎石取石,顺行放置F6 D-J管,留置F20肾造瘘管,结束手术[4]。观察组行MPCNL,沿导丝置入筋膜扩张器,从F8逐层扩张至F16,留置白鞘,插入F95硬输尿管短镜,观察目标肾盏及结石情况,抽出导丝,用气压弹道碎石,之后再次进镜检查,冲出或夹出残余结石,顺行放置F6 D-J管,留置14F或16F肾造瘘管结束手术[5]。两组术后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1周后复查KUB平片,若残留结石直径>2 cm,需行二次手术,一般在4~6周拔除D-J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Hb下降值、术后第1天肌酐下降值;统计一期手术率、二期手术率、结石清除率;观察有无发热、血尿、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各项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第1天Hb下降值、术后第1天肌酐下降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各项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术后24hVAS疼痛评分/分观察组 45 114.54±13.2554.21±14.67 2.43±0.56对照组 45 90.13±15.36 93.12±26.78 4.51±1.04 t 4.972 5.427 4.011 P<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第1天肌酐下降值/(mmol·L-1)组别 例数 术后第1天Hb下降值/(g·L-1)住院时间/d观察组 45 9.15±3.24 3.64±0.76 4.16±0.97对照组 45 10.05±3.32 4.19±1.02 7.23±1.48 t 0.783 0.705 4.103 P>0.05 >0.05 <0.05
2.2 两组手术及结石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一期手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及结石清除率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观察组发热、血尿、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肾结石是一种泌尿系统高发的结石类型,以往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术后结石残留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逐渐被临床淘汰。PCNL是目前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特别是肾结石的主流腔镜技术。对于直径>3 cm的肾结石,PCNL疗效确切,结石清除率高,是肾结石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6]。但PCNL的镜体摆动不灵活,对机体的创伤明显,且存在感染、出血、损伤邻近组织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这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7]。MPCNL在PCNL基础上发展而来,总体的手术方法类似,但在制作经皮通道时,选择了较小的通道口径,应用细长的镜体,操作灵活,能在更小的创伤小进行碎石取石,并提高了对复杂结石的清除率,降低了出血风险,整体疗效更好,安全性更好[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第1天Hb下降值、术后第1天肌酐下降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一期手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结石清除率相当(P>0.05);观察组发热、血尿、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MPCNL在肾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优越性明显,除了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延长了手术时间外,在创伤、并发症发生率上更小,且保障了较高的结石清除率,整体效果更好[9-10]。
综上所述,M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佳,符合临床微创、高效的手术趋势,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