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民对客运交通方式选择的内在机理研究

2021-06-10陈骁

粘接 2021年2期

陈骁

摘要:基于对城市居民对客运交通方式选择进行分析,采用AHP分析法从安全性,经济性,迅速性,环保性方面出发,建立AHP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对4种交通方式:小汽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步行的选择偏好。通过计算结果可得,城市居民对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选择偏好依次为:小汽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車、步行。较好地解释了目前城市居民对客运交通方式选择的内在机理。对城市交通规划,改善客运现状提供参考。

关键词:AHP;城市客运;交通方式;偏好分析;内在机理

中图分类号:U49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1)02-0184-03

1研究内容概述

1.1研究背景

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愈加成熟,城市客运交通的完善程度与城市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城市客运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居民出行需求的增加,交通工具数量也在近10年呈上升趋势,在2018年年末,全国城镇共拥有公共汽电车67.34万辆、轨道交通车站3412个、运营车辆34012辆和138.89万辆巡游出租车,以满足城市的客运交通活动需求。然而,如何在宏观下分析交通方式需求,合理配置和优化交通设施条件,在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客运需求下,还要从节能环保和资源合理分配使用方面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研究城市居民对客运交通方式选择机理与偏好,可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数据。

1.2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v Process,简称AHP)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层次化划分,对各层次的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果,为最终的决策制定提供理论数据,该方法的应用比较简单。由于本文构建城市居民对交通工具的选择模型时,涉及到多个指标因素,涉及多个层次和准则,其决策过程也较为复杂。基于此,运用AHP法可以很好地解释城市居民在出行时对客运交通方式的偏好选择决策。研究对象选择小汽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和步行四种城市客运交通方式为代表,结合其安全性、经济性、迅速性、环保性四方面进行AHP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为改善城市居民出行结构、交通资源配置、交通政策制定、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效率和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方面等提供数据参考。

2城市居民客运交通方式及对其选择机理分析

2.1客运交通方式分类

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呈现多样化状态,大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分类如图1所示。

1)步行。作为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影响步行这一出行方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出行距离;其次还包括气候条件、身体条件和心理因素等。

2)自行车。通常在出行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拥护的情况,且出行的距离较短,一般会选择步行出行方式,由此可知,出行距离是居民选择自行车出行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自行车出行还具有以下优势:成本低、灵活性强、体积水上、无噪音无洗染。

3)汽车。汽车是目前大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具有速度快、容载量大和可达性强的特点,但同时,也有投资成本高、体积大、消耗大且污染性强的缺点;

4)公交车。公交车是最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这一。大多人出于对其方便性、短距离和经济性考虑,会选择公交车。尤其是近些年电力公交车,具有污染少、人均资源消耗低等优势。

5)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为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城市交通出行工具,包括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磁悬浮等,这种交通方式比较适合长距离出行,具有不占用地面空间、准时性强、速度快、运量大和舒适度强等。缺点是建设运营成本较高,且轨道固定,不够灵活。

2.2大城市居民客运方式选择机理分析

对于大城市居民客运方式选择机理进行分析,影响其客运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交通政策。城市中交通管制政策和运输政策会根据城市规划,鼓励或限制某些交通出行,例如通过公交免费、私车限号政策来减少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情况。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越高越会增加居民出行次数和目的。并能通过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影响出行者对客运方式的选择。

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内的停车场、车站、道路等,基础设施影响着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及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居民对交通客运方式的选择。

4)个体属性。出行者的年龄、职业、收入及拥有出行工具隋况。

5)出行属性。包括出行距离、出行费用、出行时间段、出行目的等。

6)接驳属性。包括到站时间、到站费用、离站时间、离站费用等。

7)方式属性。包括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准时性等。

3基于AHP分析的交通方式选择

3.1城市居民对客运交通方式偏好的层次结构模型

作为措施层的评价对象,本文从众多城市客运交通方式中选择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小汽车以及步行4种,在模型中分别以编号B1、B2、B3和B4表示;在准则层方面包括安全性、经济性、迅速性和环保性作,在模型中分别以编号A1、A2、A3、A4表示;目标层即城市居民对各种交通方式的选择决策,以编号O表示。结构图如图2所示。

安全性要求交通方式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以及事故发生后的伤害程度较小;经济性要求在完成客流量运载的同时尽量支付最少的费用;迅速性要求在满足便捷性的前提下满足乘客的乘车意愿,以最短时间送达至最准确的目的地;环保性要求交通方式在完成运送乘客任务的同时,消耗较少的资源,尽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的目的,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2判断矩阵的确定

通过专家经验分析,比对客运交通方式的安全性、经济性、迅速性和环保性四项标度中的重要性结果:安全性依次比经济性较重要、比迅速性略重要、比环保性的重要性居于中间。

基于上述比对结果,得出O-A层判断矩阵X。

根据相关文献中对4种交通方式的安全性,经济性,迅速性,环保性比较,得出表1结果。其中,a、b、c、d分别表示优、良、一般和差。

对表2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包括A1-B、A2 B、A3-B、A4-B 4个判断矩阵,分别表示为y1、y2、y3、y4,如下所示:

3.3权重计算

根据公式(3)计算出判断矩阵每行元素的几何平均值,并用公式(4)将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归一化的判断矩阵几何平均值,如表2所示。

通过矩阵理论和IA-ueI=0得出上述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并使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x、Y1、Y2、Y3和Y4的特征最大值分别为:4.10、4.00、5.09、5.09和5.17。再采用公式(5)对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公式(6)计算出O-B权重矩阵V=(0.3356,0.1724/0.3474,0.1459)t对权重值大小排序:B3>B1>B2>B4。也就是说城市居民对各客运交通方式的选择偏好依次是:小汽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步行。

4结语

文章对城市居民客运交通方式分类及对其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AHP模型研究了城市居民对各客运交通方式的选择偏好,解释了目前城市居民对客运交通方式选择的内在机理,通过结果可知,小汽车是目前城市居民选用最多的客运交通方式,然后依次是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和步行。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也可总结出,在城市交通状况优化或制定城市交通策略时,要着重考虑提高轨道交通的迅速性、公共汽车的安全性与迅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