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科学消毒的主要方法和注意事项

2021-06-10田原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2期
关键词:猪场

田原

摘  要: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死病原体等有害微生物,以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防止疾病发生和蔓延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就猪场主要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展开论述,以供业内人士借鉴。

关键词:猪场;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1)02-0062-03

1  猪场消毒的重要性

近几年,养猪业发展迅速,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但同时面临多种疾病困扰,猪群一旦发病,猪场将损失惨重。一些猪场管理、生产人员只注重每年春秋两季的药物防疫,而忽视猪场消毒,致使一些生产环境脏、乱、差,为疫病发生埋下隐患。猪场定期消毒是防疫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杀死多种病原体,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减少疾病的发生,确保生猪生产正常进行。

2  消毒的常用方法

2.1 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是指通过日晒、火烧、煮沸、机械消毒、辐射、生物消毒的方式达到杀灭病原体的一种消毒方法。(1)日晒消毒法,主要用于夏天,饲养工具和工人工作服可通过暴晒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达到消毒的目的。(2)火烧消毒法,主要针对残存饲料、粪便、垫料及病猪的尸体,此外猪舍的地面、砖墙、金属栏也可以用喷灯火焰进行消毒。(3)煮沸消毒法,多用于金属、玻璃器械和工作服的消毒,尤其是接触过病猪的用具。(4)机械消毒法,是指通过彻底清扫、冲洗、通风、过滤等方法达到清除和减少病原体的目的。实践证明清洗可清除大部分病原体,其实用性比化学消毒更好。(5)辐射消毒法是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病原体,可用于工作服、鞋、帽和出入人员的消毒。物品紫外线消毒的时间每次应在1 h以上。紫外线灯要保持24 h不间断亮灯,及时更换坏灯管。(6)生物消毒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长繁殖,通过持续产酸、产热的作用杀死不耐酸、怕热的病原体的一种消毒方法,主要用于猪的粪便、垫料和污水的消毒。

2.2 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品,对消毒对象进行擦拭、喷雾、干撒、熏蒸、浸泡等杀灭病原体的一种消毒方法。此方法在猪场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多数消毒对象。目前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应根据不同消毒对象选择高效、毒副作用小的消毒剂。(1)季铵盐类消毒剂,如新洁儿灭,具有广谱杀菌抑菌作用,毒副作用小,常用于皮肤、猪舍场地的消毒。(2)醇类消毒剂,如酒精,常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3)酸类消毒剂,如草酸、醋酸等,其毒性低、杀菌力弱,常以蒸汽形式用于猪舍空气的消毒。(4)碱类消毒剂,如氢氧化钠、草木灰、生木灰等,对细菌、病毒等有强大的杀灭作用,适用于猪舍场地、用具、鞋底的消毒。(5)复合型消毒剂,如卫康,其刺激性小、作用时间长,低温时仍有效,对病毒、细菌、芽孢均有效,常用于母猪乳房和子宫、饮水设施和出入车辆的消毒。此外农福消毒剂的刺激性和毒性较强,常用于空舍和场地的消毒。

3  消毒程序

3.1 进入猪场消毒

进入猪场的所有人员都需及时更换场区工作服和胶靴,经过场区专用消毒通道,踩消毒池,用消毒剂洗手,经超声雾化系统喷雾消毒后进入场区。车辆也要整体喷雾消毒后进入,带入的物品可通过紫外线照射,消毒液喷雾、擦拭、浸泡等方式消毒处理。

3.2 进入生产区消毒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需在外更衣室更换衣物,条件好的猪场可配备淋浴室,在内更衣室更换生产区工作服和胶靴,经专用通道进入生产区。

3.3 猪舍入口处消毒

猪舍入口处应设洗手盆和消毒池,工作人员,特别是兽医,进出时要自觉进行手脚消毒。消毒池药液的深度至少要超过脚踝部位,在踏入消毒池前,尽量把胶靴清理干净。

3.4 猪舍带猪消毒

多采用喷雾方式消毒,消毒之前先要对猪舍和猪体进行清洁,一般每周1~2次。母猪产前、产后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乳房和外阴擦洗消毒。仔猪断脐用浓度为5%的碘酒消毒。

3.5 空舍消毒

猪群从猪舍转出后,及时清理所有垫料和饲槽内的残料,排空粪尿沟里的粪污,整理猪舍内的各种用具。清理完毕后,用水对空舍内所有物体表面进行冲洗,如有必要可连续冲洗,包括地面、墙面、猪栏、产床、饲槽、水管等。饲槽要装满水,浸泡时间不少于0.5 h。可用高压水枪冲洗,尤其是卫生死角,尽可能做到干净清洁。冲洗完毕后用配好的消毒剂对猪舍所有表面和设备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后,对一些死角,最好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可将烟熏机放在空舍地面,关闭门窗,舍内温度保持在15 ℃~18 ℃,湿度控制在70%,熏蒸10 h左右。熏蒸完毕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时间控制在5 d~7 d,期间可检查和维修猪舍内的设备,并做好灭鼠工作。进猪前1 d~2 d再次对空舍进行全面喷雾消毒,为进猪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6 場内环境消毒

在防疫期间,至少每周一次清理周边的垃圾、杂草等。全场的大消毒,最好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

3.7 兽医器械的消毒

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式,至少煮沸     30 min。针头、注射器等消毒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2~3次,以消除残留药液和污物。如有必要可用化学药品浸泡消毒,如消毒灵等。

3.8 饲料消毒

首先要明确饲料的来源,防止其在加工、运输、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建设料塔和专用饲料库房。饲料循环使用时需彻底消毒。对于饲料库房要做到无垃圾污染,无老鼠和鸟类栖居。

3.9 饮水消毒

定期监测水质,如果病原体超标可选用对猪无毒害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次氯酸钠等。猪场的供水系统也需定期清洗消毒,及时排放积存在管道中的水。

3.10 粪便和污水消毒

粪便消毒采用生物消毒法,即堆肥处理。高温发酵既能杀死绝大多数病原体,又不会丧失粪便的利用价值。将污水排入建好的沉淀池中发酵,达到消毒的目的,如发生疾病,可在沉淀池中加入生石灰、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

3.11 紧急处理消毒

如猪场发生疾病,每天对发病猪舍喷雾消毒一次,猪舍中的各种器具和兽医诊断治疗器具禁止外流,不得在健康猪舍中使用,防止交叉感染,并嚴格消毒。应焚毁猪舍中的废弃物。要及时隔离治疗发病猪,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及时清空发病猪舍,严格按照空舍消毒程序进行。

4  消毒注意事项

4.1 化学消毒

首先,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小浓度。其次,消毒剂要定期更换,使用类型不同但消毒效果相当的消毒剂,现配现用,混合均匀,避免边加水边消毒的现象,尽量一次性用完。最后,注意季节变化,冬季和早春配制消毒剂时水温保持在16 ℃~25 ℃,消毒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冬春季节,保育舍和分娩舍最好用干粉消毒剂消毒,以降低猪舍湿度,避免疾病发生。

4.2 喷雾消毒

要随时调试喷雾器,以保证喷雾时雾滴达到要求,使雾滴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自上而下充分降落,以充分接触猪体、地面、料槽等所需消毒表面。消毒剂的用量必须保证能彻底湿润被消毒物体的表面,这样才能保证消毒剂和病原体长时间接触,达到消毒目的。

4.3 消毒人员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要穿防护服,佩戴口罩和医用手套,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消毒剂刺激,给眼、鼻、手、口、皮肤带来伤害。此外还要注意消毒剂的合理使用,不可滥用,以免对猪群和物品造成伤害。

4.4 效果检验

要定期检验消毒效果,如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5 做好消毒记录

详细记录消毒时间、消毒对象、消毒所用药品及其配制浓度、具体消毒操作人员等,以便今后查阅。

5  结束语

在养猪生产中,猪场的消毒是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猪场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在平时的实践中摸索并掌握一些适用于本场的消毒方法,并建立长效制度,与春秋两季药物防疫充分结合,从而做好疫病防治工作,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场
如何利用胸部超声检查确诊猪场的地方流行性肺炎
南昌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督促865家规模猪场提升改造
规模猪场发生非洲猪瘟原因探讨
规模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选址、规划与布局
规模化猪场防控猪疫病的综合技术措施
中小型猪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严格规范养殖可抵御病原生物
猪场环境中细菌数量的调查分析
防止鼠类进入猪场的技巧
用保鲜膜保护超声扫描仪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