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勇闯新路的方法论

2021-06-10姚成二

决策 2021年4期
关键词:虹桥长三角安徽

姚成二

“老办法、老路子”

《决策》:从各地实践来看,一些地方贯彻新发展理念,用的却是老办法、老路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刘志彪:一个地方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不是走老路,要看在这个阶段中,符不符合当地的实际,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比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方,发展优势可能还是靠要素资源驱动。这种情况下,过去工业化的路子还是要走,发展的产业也许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可能还要注重出口,但不能说这不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根据所处阶段来判断。

老路,并不是说过去的路就是老路,这是两码事。比如一个地方工业化到了一定程度,现在还不升级,这是老路。还有一些地方对自己的缺陷认识不足,强行往前冒进,这也是老路。过去经常犯的错误,现在还犯,那还是老路。

《决策》:老办法、老路子中,一个典型便是很多地方不善于“弹钢琴”,没有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以安徽为例,区域发展呈现一定的不平衡现象。您是如何看待的?

倪鹏飞:从国家次区域的角度看,正在形成由扩散规律所支配的“东中一体”新格局,同时还出现了南北分化,这种分化不仅程度在加深,而且范围也在扩大。

从安徽来说,合肥还没有发展到一城独大,首位度在30%以下,这是正常现象,但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安徽要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南方芜湖、北方阜阳为中心的一体两翼都市圈格局。

陆铭:新发展理念是长期的、全局的和多维的发展,全局是指不能某个领域发展,其他领域没有发展。

安徽要重点做好调整空间格局,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更为紧密地融入。如果用点轴概念来定义安徽,点就是以合肥为中心的都市圈,轴就是皖江城市带,合肥发展高科技产业,皖江城市带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一点一轴”的发展格局。

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排在第一位,“十四五”规划中,创新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合肥都市圈和皖江城市带,充分享受规模经济效益,皖北是资源型,皖南是文旅型,要减少人口,提高人均,形成高质量发展态势。随着人口大开大合的流动,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破解之道

《决策》:地方应该如何破解“老办法、老路子”现象?

王德忠:新发展理念不是指导一个方面,而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几点需要重点把握。

一是发展动力要调整。过去一些地方发展有个特点,靠大规模资源投入,这难以持续,现在必须要转到创新驱动上来。

二是区域发展要调整。区域发展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满园春色,当然在具体实施上,考虑效率和成本,可以分步走,有针对性。

三是发展内涵要调整。过去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现在绿色发展要摒弃这种路径。

四是发展举措要调整。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要突破原来很多老框框,靠什么来突破?要靠改革开放。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方面要通过开放来倒逼改革。开放,首先理念上要有开放的胸怀和意识。

五是共享发展要调整。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决策》:长三角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涌现出哪些新办法、新路子?

叶南客:江苏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走出了一些新路。2019年,江苏在南京市江宁区、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市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市江阴市、常州市溧阳市六个地方,围绕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人的现代化六大方面,进行开创性、示范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去年10月,六个点都交出了圆满答卷,给出了一套江苏走新路的模式。

近些年来,围绕南京都市圈建设,南京也探索出一些新办法,在都市圈建设上,出台关于推进南京都市圈城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地方性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另外,南京已连续三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每个月开企业家早餐会,解决了很多难题。

王德忠:上海在政府改革上持续下了很大功夫,尤其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把上海作为我国的两个样本城市后,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做了很多具体的改革。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近年来,上海站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发展大局的高度,率先实施了上海自贸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国家重大战略。这些都是上海大胆闯、大胆试出来的。

用市场逻辑干事,用创新推动价值转换

《决策》: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排在第一位,“十四五”规划中,创新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如何看待这一突出变化?

刘亭:新发展理念较之过往最大的突破,在于确立创新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固然重要,但仅限于此也有偏差。新发展理念所指的创新,应该是全面创新,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核心战略,或者叫首位战略,否则是撑不起“大台面”的。

概括起来说,全面创新有三个方面:一是与生产力的变革和发展相关联的“科技创新”;二是与生产关系(体制机制)变革和进步相关联的“制度创新”;三是“人文创新”。生产力生产关系都离不开人,科技成果和制度安排都是人的作为的产物,而人又是有思想、有价值观追求的,所以人文创新是最根本、最深厚的创新。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

上海虹桥商务区夜光璀璨。

《决策》:安徽作为创新大省,如何进一步依靠创新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

王德忠:安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快速甚至是高速发展的阶段,要分析一下这几年高速增长靠的是什么,能否持续,是否在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实现创新驱动,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尽早谋划布局、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安徽要更多关注那些能够引领发展、提升功能、实现价值转换的创新。

《决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要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地方政府应该怎样更好发挥市场“无形的手”与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

王德忠:实际上,有的地方政府还是管得多,市场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上海市场意识比较强,这与它的历史和区位有一定关系,政府管的相对较少。有人说,上海政府是强政府。不是说强政府就不好,关键是什么强,强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强在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公共保障等方面。

刘亭:现在相当普遍的一个问题是,明明市场可以大有作为的,有的地方政府却不按市场的逻辑去办,结果事倍功半。如果对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只用三个字概括,我的答案就是“市场化”。

浙江快速发展的奥秘,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浙江中小企业被人形容为“一群小狗”,还说浙江人人都想当个老板,都想发点小财,所以国家一放松管制,允许民营经济发展,浙江就“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泥腿子上岸”办厂开店,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所谓“发挥政府作用”的“更好”体现在哪里?首先是要敬畏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然后才能顺势而为。如果离开这个前提和基础,弄不好“政府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用一体化思维参与虹桥枢纽建设

《决策》:国务院已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虹桥将闯出一条怎样的新路?

王德忠:虹桥枢纽的作用不仅仅是带动上海发展,应该向长三角辐射,甚至辐射更多的地方,成为国内优质资本和国际资本集聚的重要平台。

刘志彪: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虹桥枢纽将发挥一个8字型作用,8字的下部是国内市场,上部是国外市场,中间交汇点是能量交换的地方,在长三角,这个核心就是虹桥。新发展格局下,需要長三角的共同努力,才能在虹桥形成更大的能量。

《决策》:作为长三角新晋成员,安徽如何深度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

倪鹏飞:目前,安徽处在一个加速起飞阶段,面临东部向中部扩散的一个重大机遇,特别是长三角中心区的高端外溢效应,虹桥枢纽是一个很大的平台。

安徽在承接江浙沪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应主动担当长三角发展要素向中部城市外溢的桥梁,带动中部地区发展,致力于发展成为“少数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全国共同富裕”的样本。

王德忠:对安徽来说,这也是一个机遇。为什么这么说?苏州就是一个例子。苏州主动谋划对接上海张江药谷,承接了一批“研发在张江、生产在苏州”的生物医药企业,其中就有皖籍企业家前去投资。安徽同样也可以这么做,“总部在虹桥,分部在安徽”,是可以探索尝试的。

陆铭:安徽至少有两个事情可以做。一是未来虹桥会有越来越多的总部集聚,如果总部在虹桥,从上海往西的高铁沿线城市,不要跟上海抢总部,而是充分去享受它的溢出效应。二是虹桥将成为人流中心,安徽要将合肥等一些大城市变成在虹桥枢纽的航站楼,相当于在合肥高铁站办完check以后,直接可以到虹桥登机。

安徽一定要摆脱过去的传统思维,产业发展不是一定就得把产业落在本地,如果虹桥建个大学,在安徽落个学院或者研究院行不行?企业总部在虹桥,生产基地也可以在安徽,一定要有一体化思维。

刘志彪:安徽可以做的很多,国际会展、金融功能可以参与,交通可以与虹桥代码共享,在交通一体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产业一体化,加速资源流动,从而打造利用国内市场集聚全球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这就是走新路。

虹桥未来需要大量硬件服务器和软件产业,安徽在长三角有很多优势,可以对其进行配套,联动发展。另外,安徽要主动到虹桥设置办事处,一些大企业要去成立办公区,吸收国际国内生产要素。

叶南客:虹桥枢纽是一项巨大的试点改革,未来将是亚洲最大枢纽,不仅带动长三角,也带动长江经济带,这就离不开合肥等城市一级一级传导。安徽是长三角、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重点和承接点,无论是虹桥枢纽,还是上海都市圈,在向中西部传导能量和辐射带动中,安徽具有自身独特的区位和优势,要主动打造能量传导平台。

    对话嘉宾: (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德忠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叶南客 

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

江苏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

刘志彪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刘亭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

学术委副主任、首席专家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倪鹏飞 

中国社科院

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虹桥长三角安徽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虹桥碧波太平湖
喜茶虹桥新天地店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