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舞蹈与传统舞蹈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对比
2021-06-10梁金晶
摘要:舞蹈是一种表达人们思想感情且具有目的性的综合行为艺术,它聚集了时间、空间等多种形态。舞蹈来源于生活,随着时代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舞蹈也加入越来越多的现代因素,其表现手法更是多种多样。本文就新媒体舞蹈与传统舞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 时代 思想情感
一、引言
舞蹈是表现人内心思想,展现人类情感的一种行为艺术。在上古时期,舞蹈一般有社交、求偶、祭祀、祈福等用途,其性质更为实用,带有强烈的目的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如今不仅仅作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心情时的一种方式,更是作为培养孩子气质、礼仪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课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为舞蹈艺术带来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与表现形式。尤其在疫情期间,网络以接力形式表现出的励志舞蹈对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传统舞蹈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借自然之物来模拟人物形象,展现内心美好的追求
在上古时期,舞蹈作为人们劳动、社交、求偶、祭祀、祈祷等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其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目的性极强:求子嗣、求丰收、求战役胜利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提高,舞蹈不再只局限于表面的交流与表演,反而更多地表现人们的内心与精神世界。逐渐由外在到内在、生活到精神、群体性到个体性过渡。在舞蹈的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舞蹈编创手法与表现形式便是模仿和道具的运用。通过舞蹈中心思想的构建,舞蹈的编排会将动植物的形象、壁画古物中的形态,通过舞蹈采用的编创手法、中心思想的确立、舞者的自我表现、服装设计、舞台背景、音乐等等,赋予其舞蹈艺术实体化,借此用来表现人们内心关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例如舞蹈《爱莲说》《空谷幽兰》等都是运用依托拟物法,将舞蹈动作与古诗词相结合,既展现诗词中诗人的清雅淡逸,与世无争的向往与追求,也赋予舞蹈与众不同的精神意义,支撑了舞蹈主题里的中心思想。
(二)通過动作对比来表达中心思想
通过表演者舞蹈动作中的呼吸、舞姿的变换、方位的转变、呼吸时身体的高低起伏、动作快慢来进行对比。从而突出舞蹈的表现力、加强作品的感染力,使得整个舞蹈作品框架严谨、内容丰实、连接紧密、引人入胜,突显舞蹈的中心思想与构建的舞蹈形象。作品前期可以通过缓慢优雅的舞蹈动作,温和舒适的背景音乐来呈现故事前奏,烘托气氛;中期通过背景音乐的渲染与动作的结合,将作品推向高潮;高潮中,通过快速的旋转,跳跃等舞蹈动作以及快节奏的背景音乐,将整个作品的矛盾与发展渲染到顶点,给观众带来更深的视觉与听觉冲击;结局再辗转回温和缓慢,与之前高潮部分产生强烈对比,同时也为作品画上完整的句号。舞蹈中动作的发展进程与节奏、段落的强烈对比可以有效地向观众传达编导与舞剧的中心思想,同时可以使舞蹈的故事脉络更加清晰,观众的视觉冲击与体验感也更加强烈。
(三)利用舞台的调动来展现情感内容
舞蹈作品除了有舞者的肢体语言之外,还需要背景音乐与灯光舞美的配合,合理地利用舞台空间组织舞蹈画面,是每一位舞蹈编创者与舞蹈演员的必备能力。随着舞者的移动,舞台背景的切换,舞蹈道具的使用,来展现舞蹈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以及中心思想。以大型舞台剧《天鹅湖》为例,通过故事的发展、交响乐的配合、舞者的情绪转换、舞台背景与灯光舞美的切换,将整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形象、思想、情感完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依靠舞蹈表演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使得舞蹈的整体思想显得更加形象立体,人们可以通过舞者的动作与情绪甚至服装道具的设计来展开想象,为作品情感的爆发拓宽渠道。
三、新媒体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人类文明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出现为舞蹈艺术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与色彩。想要了解新媒体舞蹈,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新媒体,一般来说,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将舞蹈艺术与类似于影像技术、声光舞美等多媒体技术互相结合,利用光影的变化,配合舞蹈演员的动作,营造更为立体、生动的故事背景与人物形象。它的出现,意味着单纯的舞蹈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人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科技的提升带动了人们更高的艺术品位。以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为例,运用各种高科技机械技术、媒体技术来展现该地区的地域自然、风景文化、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内容。通过光影、背景与舞者的配合,真实完整地还原出了云南的风土人情,依托自然,体现自然。新媒体舞蹈不仅将传统舞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更满足了观众对艺术的品质追求,新媒体可以使舞蹈更加的立体、更加的具象化。新媒体的出现还弥补了传统舞蹈的不足,加强了舞蹈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更深一步从精神层面立足于舞蹈的发展与创新。
(一)视听美学与舞蹈艺术相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将舞蹈艺术更好更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通过影视视角的特殊角度,将舞蹈动作的特写镜头重复组接,以及交代环境的运用,使得舞蹈不再像传统舞蹈一样呈现单一的表达形式,着重突出了舞蹈的视觉形象,配合背景音乐,将视觉美感与听觉美感相互结合一同带给观众。
(二)影像技术与舞蹈动作的完美结合
近些年随着全息影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跨领域与科技相互结合,舞蹈也不例外。在近些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影像舞蹈越来越科技化、形象化。在2016年辽宁卫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金猴闹春》的节目中,六小龄童在美猴王的角色扮演中,利用全息影像技术,与虚拟出来的金箍棒、小猴子、筋斗云等虚拟影像进行了深度的互动,使得六小龄童饰演的美猴王的形象更加突出,更加真实,突显了新媒体舞蹈的整体性、交互性。但如此的影像舞蹈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新媒体舞蹈过于依赖科技等电子产品,通过网络观看效果事半功倍,但是现场观看的效果却会略显枯燥。
四、新媒体舞蹈与传统舞蹈艺术的对比
(一)表达方式的差异
虽然新媒体舞蹈是以传统舞蹈为依托,通过现代技术带给观众更好的视听享受与视觉冲击。但是新媒体舞蹈依然更多依靠现代科技,通过技术合成、背景转化、光影变幻,配合舞者的肢体语言来呈现舞台效果,弥补传统舞蹈所带给观众视觉上的扁平感。传统舞蹈更多地通过舞者的肢体形态来表现传达中心思想。通过舞蹈技巧与舞者情感的表现、一颦一笑来反映作品内涵的情感,或喜或悲、是善是恶、人生的大起大落等等。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表达舞蹈的张力、展现自我、追求更加真实完美的方面有着跨时代的贡献。但有时又过于依赖现代科技,从而忽略了舞蹈本身所带有的传统美感与技巧性,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而传统舞蹈艺术的核心在于中心思想的表达,依靠舞者的肢体来传达无声的语言,来呈现不同的情感思想。在舞蹈作品中,舞蹈技巧是一部作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物情感的基础表达,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新媒体技术与舞蹈的结合,可以使人们不再局限于舞台,填补传统舞蹈的视觉空白,利用现代科技更加完整地表达舞蹈作品的背景、情感、思想等等。
(二)寄托情感的差异
人们借由舞蹈,通过网络的传播,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一些正能量的思想、情怀。例如新冠疫情期间,大家在网上跟随专业舞者一起学习舞蹈知识、开阔眼界;观看优秀网络舞蹈节目,传播中国优秀艺术文化;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带领患者一起跳舞;由网络发起的抗疫舞蹈《我不怕》,为工作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加油打气。
新媒体舞蹈的特质更多在于视觉与听觉的冲击,通过特殊的科技手段,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场景,使人一目了然,可更容易将人带入作品之中,更加直观地反映舞蹈作品的内涵。而传统舞蹈更多的在于情感的表达,通过舞蹈动作以及舞者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反映不同的情绪,或喜或悲、或善或恶。新媒体舞蹈与传统舞蹈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空白。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虽然无声,却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舞蹈与新媒体的跨行业合作是成功的。如今,新媒体舞蹈越来越被广大观众所熟知,这不仅仅是舞蹈艺术创作中的里程碑,更是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相融合的一种交互性领域。新媒体舞蹈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舞蹈对于一些抽象化的事物无法表现的难题,通过科技手段将以往无法完美呈现的背景环境、人物特点更加形象更加实体化地带到观众眼前。它使得舞者的动作不再受到局限,利用空间与背景、光影的结合,用新的艺术形式去诠释舞蹈背后所营造的意境,使得舞蹈不再枯燥,增添了更多的视觉效果。舞蹈与新媒体都是一个作品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整部作品的失败,这也体现出了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之间的互补性与关联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飞速发展,网络遍布全球的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其效果广受好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媒体舞蹈作为一类新兴的视听艺术,除了舞蹈类电视节目还在很多大型音乐歌舞剧中被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的跨行业结合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舞台表现的形式之一,新媒体与舞蹈都为对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从整体来看,有了新媒体技术的加持,舞蹈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人物情感、风土人情都得到了更好更清晰的呈现,观众在欣赏节目的时候仿佛身临其境,对优秀舞蹈的传播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而新媒体技术有了舞蹈艺术的支撑,会带给人们更加深刻的视觉冲击,也更加驱使人们开发其他领域之间的合作关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科技领域都对彼此做出了更有意义的贡献。
新媒体舞蹈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科技发展、艺术发展、舞蹈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舞蹈艺术的发展方向。新媒体舞蹈的发展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好,在继承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舞蹈作品的创新性,完成同其他领域的结合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锦峰.新媒体舞蹈艺术源流与特质探析[J].黄河之声,2017(03):23-27.
[2]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徐先玲,李相状.主编.舞蹈艺术百科[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4]万春.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认知和解读[J].舞蹈,2017(01):10-14.
(作者簡介:梁金晶,女,硕士研究生,郑州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