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Ⅰ》诗意化表达方式探究
2021-06-10龚蓓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Ⅰ》是一部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优秀电视纪录片,其用精致的画面、巧妙的构图展现人们日常饮食生活,散文式的解说词表达诗意的人生哲理,把中国特有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的诸多民族元素融合起来讲述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展现中国人的多彩生活,具有深远的意境与浓浓的乡愁情结。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Ⅰ》 诗意表达 意境
纪录片的创作一般是选取真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素材,对其进行艺术性加工与展现,并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舌尖上的中国Ⅰ》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优秀电视纪录片,由陈晓卿任总导演,通过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来融汇中华文化以及人生百态。一共七大主题,每个主题自成一集,包括《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和《我们的田野》。在50分钟一集的纪录片中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态,把中国特有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的诸多民族元素融合来讲述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展现中国人的多彩生活。可以说,此部纪录片诗意化地记录中华饮食的方方面面,近观饮食之美,远眺中华文化之魂魄。
一、画面构图的精致与日常生活的诗意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Ⅰ》画面唯美且精致,镜头运用独具匠心,艺术化地呈现美食加工过程,富有诗意地阐释日常生活。它用纪录片常用的拍摄手法真实再现人与美食的故事。松茸、云吞面、黄馍馍、豆腐、藕、竹笋以及各式面食等各类食材变得有灵气且有质感,画面充满着动感。此片没有明星代言,没有品牌宣传,靠着唯美的食材,叩击人心的场景,富有诗意的故事,加上欢快的配乐,一幅独具中国味道的美食画卷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留给观众一个个无尽的畅想。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采用摆拍和补拍的纪实手法展现女孩单珍卓玛辛勤采摘松茸的情景。镜头拍摄卓玛采摘到她满意的松茸的整个过程,记录了她从发现到小心翼翼地摘起,然后把菌坑用松针掩盖好,以使菌丝得以保护,明年可以再生长。观众在看纪录片时,有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仿佛进入茂密的山林,与当地人一起保护自然,延续自然的回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得以彰显,形成了自然景物与人的感情十分微妙含蓄的诗意关系。镜头呈现松茸制作过程,隔着屏幕似乎就能感受大自然赋予松茸的珍贵与鲜美。美的表达与艺术的形式美不可分割,片中用自然景物营构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种别有韵味的情调,表达出自然景物与人的感情十分微妙含蓄的诗意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Ⅰ》画面精致唯美的原因之一是采用了航拍镜头增强画面的气势美,特写镜头展现细节美,小景深镜头表现明净美。影像艺术性的增强通过均衡色彩的运用,动态美的构图方式,律动美的光影造型来实现。此纪录片无时无刻不生发意境,或声音旁白、或画面留白、或空气透视等,讲求影像的鲜明含蓄和情景交融。表面讲述的是美食,实际描述的是人与美食的关系,聚焦美食来展开故事,观众情不自禁地感受到来自故乡美好记忆这一“美的内容”。形式上的均衡、对称,节奏服务于画面内容,使之更具亲和力,成就大量“经典构图”。如在《主食的故事》中老黄的黄馍馍片段,冬天树叶落尽,光秃秃的树干后是老黄的窑洞。老黄的儿女已经不再和土地打交道了,而老黄不愿离开,住在自己的窑洞吃自己种的粮食。在这个空镜头体现出年轻人与老人的思想异化,是传统文化纽带断裂的一层表现,更是城市化速度加快的今天,传统面临的危机。同样,在另一边,太湖流域的嘉兴,以天下粮仓著称。这里的肉粽子,更闻名于世界各地。在一个空镜头中,黑瓦白墙的水乡,薄雾缭绕,更给小镇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又如在表现秋天麦子收获季节的丰收场景,屏幕尽收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同样带来丰收的喜悦;如有关竹笋的篇章中,用航拍镜头来展现食材来源地的壮观景色,娓娓道出雷笋生长速度之快,暗喻中华饮食文化的精深与讲究,这世间,唯有“变”才是最长存的。
二、散文式的解说词与人生哲理的诗意表达
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曾说:“由于情节正在变得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只有语言才能把无声片从越来越多的故事性累赘的字幕和为说明情节纠葛而必不可少的解释性画面中解救出来。”[1]解说词的作用不仅可以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还有利于情节的发展,增添纪录片的魅力。《舌尖上的中国Ⅰ》用散文般的解说词助推此部纪录片的成功。片中解说词形散神不散,每集故事中解说词均围绕各集的主题而展开,不仅说中国人对于美食的历史传承和变化,而且蕴含人生哲理。片中解说词内容大于画面内容,揭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哲理,抒发人文关怀,不再限于美食的表象,生活的表象。
《五味的调和》一集结束时的解说词是这样的:“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让中国人在品味他们各自的人生况味时,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语境,在中国人的厨房里,某种单一的味道很难独自呈现,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2]人生哲理借助此片的解说词传达给人们,描绘出美食与人生的微妙关系,描述出五味调和的秘密,展现出中国平常老百姓在普通生活中由美食所引发的审美和思考。观众不仅享受着美食带来的视觉和味觉快感,而且也沉浸于如诗如画般唯美的解说词中。片中的每一集、每一句、每一个词用较强节奏感、跳跃性诗的语言纪录中华美食,纪录中国人的生活、情感。观众无时不刻感受到创作者充沛的情感气息,成就情感共鸣。每个分集的解说词均唯美且充满哲理。如在《时间的味道》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3]带给我们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式的韵味,使人深感悠长的意蕴,不禁感受到“故乡”的情感流入人的内心。该集结尾处,画外音款款说道:“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4]画外音意味深长,超出画面本身带给观众的无限韵味。如今节奏飞速的时代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初心,不要忘了家与故乡美食留存心底的那份记忆。提醒我们在这世界上该如何有意义地存在。片中富有哲理的解说词还有很多,点到却不说破,说出少许,却让人妙悟,散发诗般的魅力。
三、深远的意境与乡愁情结的诗意表达
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意境,即情与景、意与境的辩证统一,是一种情景交融和审美理想的境界。地域辽阔的中国,每个地方有着其独有的美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舌尖上的中国Ⅰ》经过艺术的加工,呈现给观众每一种让人着迷的食物,每一种让人怀恋的味道。画面把观众心中地大物博的中国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承载民族文化的内涵得以凸显,人生百态得以展现。人类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通过饮食而显现出来。《舌尖上的中国Ⅰ》中的食材具有亲切感,都是老百姓日常普通的食材,通过食物的制作过程,人与食物的故事展现出中国老百姓返璞归真、清新脱俗的审美情趣。
意境是一种抽象概念,常常用经过艺术加工的事物来予以表现。《舌尖上的中国Ⅰ》片头用筷子和腊肉巧妙地组合成一幅水墨画成为最典型的例子。光这一片头,采用了瓷碗、竹子、扁舟等中国元素,把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大巧若拙、自然脱俗的审美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意境这种微妙的东西,让观众产生共鸣。因为国人眼中的美与人心中的感触密切相连。从这烟雾缭绕的抽象山水画中,可见万物的美好源于心灵的映射。在《厨房的秘密》一集中,谈到“文思豆腐”這一扬州特色美食时,片中的内酯豆腐在师傅手、眼、刀极致的配合下瞬间切好,放入深色水碗,勺子轻轻推动,变成了毛发般细的豆腐丝,散开的过程像一幅烟雾中的山水画。豆腐作为寻常百姓物美价廉的食材,忽然间充满灵动,神奇,美感十足。特写镜头和解说词视听双重作用下的豆腐丝在精心准备的碗的映衬下,更凸显精美,散发着一种意境。这更加印证了一句话,美食即意境,但只有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人才能感悟,才能心领神会。
《舌尖上的中国Ⅰ》各种有关食物的故事中,融入了不少民俗元素,使得作品意境中的物象呈现多样化的形态,不再简单单一,起到了丰富素材的效果。如片中广西防城港京族男子踩高跷捕鱼,吉林查干湖的渔民祭湖醒网活动,山西丁村人早面午席的习俗,顺德均安镇特色蒸猪村宴会的盛大场面,渔民开渔出海祭拜妈祖娘娘的与自然相处懂得平衡取舍,壮族聚居的下尧村为稻谷丰收设置的新米节等,都是民俗文化在此纪录片里的体现。《舌尖上的中国Ⅰ》拍的虽然是美食,但是讲述的却是美食背后的人文和历史故事。离家的游子太多了,《舌尖上的中国Ⅰ》与其说是一档美食节目,不如说是一档思乡栏目,背井离乡的游子在电视中看到自己家乡的美食,不由会想起故乡的父母和儿时的伙伴。在本土的和民俗的乡土文化中,升华了审美意境。以空气透视生发意境,以画面留白创造意境,以声音表达渲染意境,让观众可以在食物与文化的交相辉映中,领悟到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体会到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5]
《舌尖上的中国Ⅰ》是部良心之作,剪辑如此精巧,解说词如此深情且富有哲理,后期处理又如此完美,用诗性的叙事手法营造意境,画面与声音双重作用下,给观众呈现出一部具有影响力、受欢迎的有关美食文化传承的纪录片,让观众留下难以忘怀的人与美食的故事,弘扬着工匠精神,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30.
[2][3][4]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EB/OL]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819996/.
[5]张怀兵.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国纪录片的诗意化表达研究”(项目编号:2020KY27016)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龚蓓,女,硕士研究生,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文化学)
(责任编辑 徐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