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2021-06-10向华碧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自信心留守儿童农村小学

向华碧

摘 要: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自信心,需要引起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多方力量参与进来,更利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产生,探究积极性的提高,身心的健康成长,期待他们有效学习基础知识,也做好综合实践的充足准备,进而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很难一蹴而就,进行可行性策略的总结分析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特意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自信心;培养策略;总结分析

引言: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数量较多,各位教师在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教学引导上下足功夫,强化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助力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随之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让他们的后续发展变得异常顺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成效显著,留守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实施个性化的授课手段势在必行。笔者就此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细节,制定方案

对于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来说,细节问题更容易反映出他们的内心想法、真实情感。教师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从细节入手,妥善解决细节问题,不断加强细节管理,从而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细节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明确目标,细化流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自信心的培养工作即可走向新的成功[1]。比如,明明是比较调皮的孩子,在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教师制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在经过仔细的寻找后发现明明实际上很孤单、很不自信,当他看见别的同学在一起玩耍时,他也很想参加,但却没有勇气,上课时,也常常用欲言又止的动作表示自己也想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常常将字写得非常漂亮,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和爷爷奶奶的赞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许多细节都反应出了明明其实是个上进心非常强的孩子,但却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其更多的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均应高度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细节。通过孩子的眉眼、肢体动作等细节去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够发现问题,从而根据孩子的需求制定详细的方案,帮助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并能够及时寻找到自信,为进一步的成长打下基础。

二、营造环境,创建氛围

除了教师自身要对留守儿童充满关爱外,如何让留守儿童融入其他学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农村小学老师,应为留守儿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2]。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期之始或者节日的时候,与学生一起对教室进行布置,将写有每个学生格言的便利贴在教师后面的黑板上贴好,并且和学生一起对板报进行制作等等。除此之外,可以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可以是演讲的形式,比如让学生对自己关系较好的朋友进行描述,或者与好朋友一起做过的有意义的事,等等,给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的平台;也可以是表演的形式,在班级内部开展才艺表演等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留守儿童更好地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其他同学的关爱,打开自己的心扉,和同学一起为了梦想而努力。

三、正确指导,家庭关爱

留守儿童的心理十分脆弱,自信心也很容易受挫。仅靠教师的关心,他们的自信心是很难茁壮成长的。为此,教师必须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的纽带。教师可以利用班会、主题队会的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各个行业人员工作时的情景资料,特别是建筑工人、清洁工、送水工等底层劳动人民的工作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外出工作的辛苦、感受到爷爷奶奶养育自己的不易。但他们从不喊苦喊累,都是源于对自己孩子的爱,只不过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的繁忙而忽略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经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其实自己并不孤单,而是一直处于家人爱的呵护之中。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回报爱。每当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及中秋节这样特殊的节日,教师要提醒孩子们给远方的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道一声辛苦,帮年迈的爷爷奶奶做一次家务、洗一次脚并真诚地说一声谢谢。组织这种活动的目的在于缩短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学生的自信心在师爱、父爱、母爱的共同呵护下茁壮成长。

四、克服自卑,提升自信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自我评价普遍过低,自卑感特别强。他们往往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总认为自己千不了,或是千不好,于是微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3],这样的学生依赖性特别强。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必须要帮助學生克服自卑感,让学生相信自己,有勇气、有信心克服困难,排除干扰,有所作为。同时,教师应该从学生身上找长处,鼓励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发扬优点,争取进步。比如,我们班里有一名学生名叫乐乐,学生们给他起外号“弱智”,长期戏弄使他感到自卑,他时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玩自己的手指。有一次,一个学生当着全班的面说:“弱智,你是不是真的弱智?”其他学生当时都笑开了,乐乐默默地哭了起来。当时,我刚好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个篮子。我把篮子放在讲台上,然后走到他的旁边,说:“男子汉大丈夫,有泪不轻弹。”他马上就不哭了。我走到讲台上,拿出他的手工作品。全班学生纷纷问:“好漂亮,是谁做的?”我回答说:“这是乐乐同学做的!”这时,所有学生纷纷投来了羡慕的、佩服的目光,从那以后,乐乐的外号被遗忘了,好多同学经常围着他说说笑笑,班级一片和谐,乐乐成功克服自卑,自信心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做到恒心教育,坚持育人,不懈努力,学会用爱浇灌留守儿童,使他们克服自卑,提高自信,快乐成长,最终成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冬冬,邱泽.如何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J].教书育人,2019(08)160-161.

[2]徐晓慧,吴明迪.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01)224-225.

[3]李超莲,王红,姜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学策略的总结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300-300.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自信心留守儿童农村小学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