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2021-06-10李凯晶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良好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

李凯晶

摘 要: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众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发现学生学习效率决定教师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其学习能力产生了更大兴趣。本文将着重分析学生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的指导方法,为培养学生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良好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培养

对于培养学生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是由于语文学科在众多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其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奠基作用。针对此方面的探究是基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环节,对小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干涉,纠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模式中适应高效学习模式,从而让学生在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对于自身学习语文的重要推动作用基础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因此笔者结合自身认知和实践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从鼓励学生自主预习促进学生归纳错题以及助力学生提升学习体验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一、鼓励学生自主预习

学生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首先要优化其自身的学习体验,而课前预习能有效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所以预习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所谓预习就是提前知晓学习内容,思考具体问题,发现重点、难点,以扫除课堂上的学习障碍。教师要鼓励学生预习,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预习资料,让学生不用再茫然的求索。教师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是为激活学生思维,扫除学生预习障碍,让学生提前思考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主动预习和收获正向结果过程中形成自动回馈与正向反应。通过让学生体验预习的益处,让学生爱上预习,主动预习,从而助力学生实现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古诗二首》内容期间,为了让学生提前对《望庐山瀑布》诗文的文本内容进行有效预习,减轻学生学课堂学习压力,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微课资料供学生预习。在微课内容中,教师结合《望庐山瀑布》引入了古诗儿歌,促进了学生对《望庐山瀑布》诗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同时有感情的短暂的朗读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全文诗句的美轮美奂的意境。在微课资料的最后,教师为学生提取出了庐山瀑布、香炉飞流等词语,让学生对预习中的基础知识内容进行了精确把握。让学生有具体的预习方向,同时也减轻了学生预习的压力,避免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茫然感觉的局面。让学生爱上预习,习惯于预习。

二、促进学生归纳错题

要培养学生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就要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一方面来自课堂上对于较快教学节奏的感知,另一方面就是对于自己不会的地方并不清楚。因此如何让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短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建立错题集,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规律的记笔记的行为习惯,从长期看来,这有利于学生减轻复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速度,让学生在主动归纳错题和提升学习体验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回馈循环。促进学生归纳错题,也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完善自学技能发展体系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思考模式,更能够促进学生纠正自身错误的学习心态,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让学生在体验到归纳错题带来的益处同时,促成学生快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登鹳雀楼》诗文期间,为了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教授本课诗文期间,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将自己每天习题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提取和整理。在初步实践期间,这无疑给有错题的学生增加了负担,尤其怕做作业怕出问题的学生偏偏错题多。但是教师的鼓励和学生的坚持,使学生表面上增加了麻烦的同时,从实质上促使自己开始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不做错题,而且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能够利用错题集归类、简化、举一反三,甚至将教师不知道的错题都整理分析、归纳好。随着错题集整理的实践经验增多,学生的思维条理性更为明显,克服了学生思维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学生实际学习负担,提升了学生长期学习效果,同时促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助力学生提升体验

以上两方面都是从学生的学习环节入手,而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引导。据调查,小学生喜欢学科教师就会对这一学科的学习非常上心。而教师则可以通过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才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专注度,促进学生学习行为朝着良好的方向变化。教师可通过多样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左右脑,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期间,教师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提升了学生学习体验,以达到培养学生课堂上实现学习行为转好、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目的。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工具为学生展示了杨梅的圖片,让学生从上面观察杨梅确实同于文章中所说的形状。此外再结合课时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展开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直观化的情景资料,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如针对翠鸟的美,可以从翠鸟的艳丽羽毛色彩和敏捷的身手方面入手进行描写,而针对草地的色彩变化可以从季节的变化、各类小草的叶子变化和开花状态进行描写。这种情境创设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体验到了语文魅力,爱上语文,并促进学生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对培养学生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探究,就是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和归纳错题,以及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体验三个方面的探究,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习惯自主预习以及主动归纳错题,并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期间学生会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认识到归纳错题的益处,以及在感受语文魅力的同时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态度,通过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构成,促进学生快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程莉. 注重策略,让小学语文自学之花绽放[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2):52.

[2]秦小牛.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及培养策略[J]. 赤子(上中旬),2015(12):193.

(吉林省洮南市胡力吐蒙古族乡学校)

猜你喜欢

良好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