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

2021-06-10成伟海

工程与建设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绿色建筑

成伟海

(东营恒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 257500)

0 引 言

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在建筑施工领域当中,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其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建筑项目在是施工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引发了众多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施绿色施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开展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

1 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意义及现存问题分析

1.1 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意义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水污染问题、噪声污染问题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项目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并且对于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限制其行业整体的前进[1]。建筑项目中的绿色施工是指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以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以及质量的前提条件下,通过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材料,结合现代化节能减排的施工手段,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施工周围环境的污染,并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的资源节约和环保目的。当前,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更好地开展绿色施工,逐步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从建筑项目的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具体实施以及后续完善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把控。将绿色施工引入到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当中,以绿色环保作为管理的核心理念,转变传统管理方法中的相知,有助于对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并进一步提升建筑项目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1.2 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现阶段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建筑市场仍然处于集约程度普遍较低的地位,在大部分施工企业仍然处于传统施工模式的条件下,由于缺少对绿色施工管理有效的带动及宣传手段,因此大部分施工企业当中,对绿色施工环保意识缺失。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员工素质低下的问题,因此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相关思想仍然较为落后,绿色施工管理在初步开展阶段便存在支撑条件不充分的问题。

现行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虽然能够在后期对周围环境起到更加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在施工过程中却存在操作环节更加复杂的问题,产生的部分用于绿色管理的资金投入也与建筑施工企业原本最大利益追求相违背,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难度较大的问题[2]。同时,绿色施工管理的引入使得建筑材料的施工成本增加,施工周期延长,往往会造成建筑项目的整体投入成本增加,收益变得更加缓慢。例如在对施工中常用的整体爬升式脚手架与绿色施工管理中提倡的钢制模板相比,后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但在前期投入上会消耗大量的资金成本,因此大多数建筑企业会选择前者。正是由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才使得当前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存在积极响应号召但实际实施企业少的现象存在。

2 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设计

2.1 绿色施工各参数提取

由于建筑项目中的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会涉及更多的信息数据量,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首先需要加工各参数数据进行提取,并通过云平台计算,利用云端平台将获取的有关施工信息传递给乙方。在接收到相应的参数数据后,通过提取数据集中有效值的方式,建立信息分析函数,按照公式(1),计算绿色施工的目标价值,并完成对各参数全方位分析与处理。

(1)

式中:τ表示为各参数分析目标;λ为与绿色施工水平相关参数;σ为绿色施工参数标准差;T为绿色施工参数抽样分析次数。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知,绿色施工参数信息抽样分析次数与施工数据标准差呈反比例关系。信息分析次数越多,出现的标准差值越低。

根据上述计算的分析信息结果,按照分析信息随机模拟理论,划分绿色建筑施工的具体类型及施工对象结构,区分绿色施工参数信息管理中的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此外,在划分数据来源依据时,采用施工供应链与分析信息多点交换的方式。在施工现场划分单元网格,以(1,1)单位施工面积内抽样,计算抽样点在单位施工区域的分布规律,并预制多种分析信息函数,控制绿色施工数据的交换频率,通过多次数据交换判断绿色施工数据是否满足模拟分析次数。假定绿色施工参数属于管理内/外部数据管理范畴,计算绿色施工数据的均方差,输出数据分析结果。若结果不满足数据管理范畴,跳过此部分施工数据直接获取下一段施工数据,直到完成此建筑施工工程的数据来源分析。

2.2 绿色施工成本质量管控

在满足绿色施工项目三线标准化调控的基础上,采用监测施工质量成本的方法,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三维可视化模型。并根据造价信息、建筑施工材料库存、原材料供应链可持续能力,明确划分在施工不同阶段的成本管控方向,以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计算多个管理阶段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范围。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Wt为绿色施工管理范围;λ为影响绿色施工管理的多种外界影响因素;t为成本质量控制目标;W为施工管理周期。将计算的控制范围作为绿色施工管理的主要依据[3]。通过对施工设计图纸与施工计划方案的分析,搭建施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型,使用CAD、3D等绘制工具快速掌握建筑外部施工环境。为此提供施工信息管理更加直接的数据,实现对建筑施工的有效管理。

2.3 绿色施工风险识别

在进行绿色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在外部还是内部均存在着大量难以确定的干扰因素,而绿色施工风险识别是要在绿色施工成本质量管控的基础上,列举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通过分析其发生的概率,确定可能造成的后果。结合绿色施工特点,利用现场实际调查、专家调查、列表检查等方法,列举出在进行绿色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级风险和二级风险,见表1。

表1 绿色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级风险和二级风险

结合表1中的内容,针对实际绿色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参数变化,结合建筑项目需要,对参数的可变化范围进行合理规划,当各参数存在超出过不足规定范围时,则根据表1中的内容对其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并明确具体的风险类别。同时,在实际施工之前,还需要根据一级风险和二级风险划分给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措施,以此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从而避免更多的资源浪费或建筑成本支出。这样既能够保障绿色施工的质量,也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绿色施工管理。

3 对比实验

为验证本文提出的绿色施工管理方法的可行性,选择某建筑企业当中正在进行的建筑施工项目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实际施工环境作为实验环境。分别利用本文提出的施工管理方法与传统施工管理方法,对相同建筑项目中的相同环节进行管理,在同样完成一样的建筑内容后,对比两种施工管理方法的资源消耗总量。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绘制出实验结果对比表,见表2。

表2 两种施工管理方法实验结果对比表

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文管理方法可实现更少的资源消耗总量,而传统管理方法与本文管理方法相比增加了近1倍的额外支出,资源消耗总量增加,相应的成本支出也随之增加。因此本文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在完成相同施工环节时,本文的成本更低,并且达到了对资源节约的效果,真正做到绿色施工管理。因此,说明本文提出的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更适用于当前绿色化的建筑施工理念,具有更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4 结束语

当前正处于工业化的时代,建设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其施工量和施工速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本文通过对建筑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当前面向绿色化的施工及管理,不仅仅是将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及效益作为目标,更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绿色建筑不止停留在口号和观念上,而是应用在具体建设的过程当中,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