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10莫容钦
莫容钦
(东莞市桥头镇规划管理所,广东 东莞 523000)
0 引 言
在城乡规划管理当中,通过运用生态景观能够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给予良好支撑条件。在有效调节城乡结构的同时,满足人们在城乡建设领域中多方面的需要[1]。在城乡规划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当在保障人们规划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城乡的视觉容量进行合理调控,不仅可以使城乡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更符合当前绿色建设的要求[2]。基于此,本文开展生态景观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1 生态景观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生态景观对于城乡规划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为保证更好的城乡规划质量,应当在应用生态景观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景观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首先,在城乡规划过程中,不能对城乡与周围整体构成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应当充分满足景观生态学的规划原则,因此在具体实施城乡规划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在原始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从而确保城乡原本面貌更好的发展;其次,在进行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还应当以生态景观的基地以及廊道理论等对城乡中开放式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建设,从而确保城市、乡村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的互联互通,使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体[3];再次,在应用生态景观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城乡周围环境的生态经济性增加重视。从生态景观系统的角度出发,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机制和能力,因此城乡规划应当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对低保护性城乡本地种植品种进行合理选择,以此 确保种植资源的高效利用[4];最后,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自主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在秉承城乡发展与周围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生态景观的应用,更好地实现对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
2 生态景观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2.1 形成完整城乡绿地网络布局
在应用生态景观对城乡绿地网络布局进行规划时,保证城市绿地、公园建筑、乡村自然生态区以及乡村农田形成统一的网络结构。在网络布局中应当包含两种主要功能,一种为管道功能,用于方便各类物种通过廊道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另一种为屏障功能,即阻挡物种的流动,以此达到降低地表被侵蚀程度的目的。通过合理连接,使横向绿地系统相互贯通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不仅可以使城市中心的绿化体系与周围生态环境中的森林体系、乡村农业体系相互衔接,还能够将周围环境中的森林生态群落和乡村农业园形成良好的生物“气场”,保证对城市进行不断地渗透,达到城乡融合的效果。
在布局过程中,可选择水平布局、垂直布局和立体布局三种,或相互结合的布局方法。将城市与乡村看作一个整体,在充分明确景观特点和实际要求下,将三种不同布局方式充分融入生态景观建设当中,从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突显生态景观的特色,达到景观与城乡结构关系协调一致的效果(表1)。
表1 不同城乡绿地网络布局形式及对应优势
2.2 构建城乡生态源地
通过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构建生态源地,不仅可以对城乡周围绿地及水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作用效果不仅只限于边界范围内。当前城乡生态源地的几何形态差异较大,例如圆形、相对舒展几何形态等。图2为多种不同城乡生态源地及其周围影响范围示意图。
图2 多种不同城乡生态源地及其周围影响范围示意图
由图2可以看出,在绝对面积的相同条件下,生态源地的空间分布形态不同,其为周围环境带来的绿化作用也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生态源地的周长及面积不断增加,源地对于周围环境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源地实际影响范围由其实际展布形态决定。通常情况下,源地整体形成的几何形态越复杂,对于周围城乡环境的贡献程度越大。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应当种植符合生态源地的布局与形态条件的植物。在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整个区域内尽可能采用分散形式的布局方式,尽可能形成较为舒展的城乡生态源地。生态源地不仅可以采用平面布局方式,还可以采用垂直方式。在绿化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为保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源地的生态作用,应当尽可能保证源地在垂直方向上发展。
2.3 明确城乡规划生态效益目标
针对城乡规划过程中,对其生态功能定位和生态系统现状问题,从环境系统质量、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等方面实施生态景观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明确城乡规划生态效益目标,并以提升其作为标准开展。表2为城乡规划生态效益目标。
表2 城乡规划生态效益目标
在确定城乡规划生态效益目标及相关绩效指标时,应当基于当前城乡规划的现状以及规划建设过程中具体的投资量确定,从区域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物种组成、体制机制细化,以此达到建立的目标满足规划建设发展需求的目的。
3 结束语
生态景观具备的特征及优势使得其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通过开展生态景观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得出,当前在城乡空间结构确立及城乡绿色建设上,应用生态景观可以更高的价值和作用,能够更好地推动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并保证城乡实现共同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