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对外技术合作的历史考察*
——以景德镇陶研所为中心

2021-06-10李胜疆

关键词:景德镇援助陶瓷

李胜疆,薛 冰

(景德镇陶瓷大学 古陶瓷研究中心,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面临着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以及战后重建的背景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援助,帮助新中国走出技术发展困境。然而此时的“中苏”“中捷”“中德”等对外技术合作在一段时期内常被误解为中方只是“受援国”的身份,忽略了其在轻工业等领域也曾以“援助国”的身份对包括苏联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技术援助。笔者试以景德镇陶瓷技术的对外交流史为例,以景德镇市陶瓷实验研究所①景德镇市陶瓷实验研究所几经易名,1955年6月改名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1972年7月将“文革”中被组建为“景德镇市向阳瓷厂”的陶研所恢复为“江西省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6月改名为“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10月又更名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以下简称陶研所)为考察中心,以期为“技术转移论”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 新中国成立后的技术发展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的技术发展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外有恶劣的国际环境,内处百废待兴的战后秩序重建阶段。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一是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而采取的“对华技术封锁”战略;二是50年代至60年代间的中苏关系波澜起伏,更宏观的看,这段时期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也存在着矛盾,这就给技术援助及自身的技术发展都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三是百余年的战争历程极大地消耗了国家技术力量,因此新中国不得不面临“白手起家”的无奈局面。

1.1 西方国家对华的“技术封锁”

“1949年11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美国秘密纠集17个国家,成立‘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因其总部在巴黎,又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该组织成立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对社会主义阵营实施高技术封锁,在组织内部有专门的中国委员会,单独给中国定制了500项禁止项目,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战略产品。”[1]9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联合国迫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压力,又对中朝两国追加了关于军事禁运的“额外措施”。尽管此后以陈云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积极开展了“反封锁、反禁运”斗争,但中国此时的技术发展还是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在“美苏争霸”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如此待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力量弱小,要想在被国际社会技术封锁的处境下实现自力更生,无疑需要一段漫长的发展期。当时台海局势不稳定,国际形势也是风云变幻,因此新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就为整个50年代的中苏技术交流提供了历史条件。

1.2 苏联对华的技术援助

苏联对华的技术援助受国际形势及两党关系的影响也是一波三折,在20世纪50年代可分为“蜜月期”与“争论期”两部分。总的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中苏关系在大方向上是合作大于争论的,但在1960年以后的中苏关系里,那些冰面之下的“裂缝”受“联合舰队(长波电台)”等一系列导火索的影响得到了集中爆发,甚至走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之所以谈及1960年后的中苏外交状态,就是要借以说明在研究50年代的中苏技术合作史时,不要忽略了那些会导致破裂却被大环境所暂时掩盖了的因素。不可否认的是苏联的对华技术援助的确帮助新中国迅速地成长了起来,为全面过渡到工业化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种技术援助并不是无偿的,所谓的经济上接近“无偿”的援助,只不过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对中方有着更高的政治期待而已。其次,苏联的援助来得及时,走得也干脆,新中国在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偿还债务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当时的技术交流并非单向度的,只是中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技术援助并没有发生在重工业、军事等一些看起来与国家力量直接相关的领域。另外这种技术援助并没有直接对口苏联,而是与其“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对口援助,因此研究者们往往容易忽略这种技术援助也是中苏合作大背景的一部分。

1.3 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政策保持着“延安时期”的科技政策惯性。在延安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主要以吸引知识分子,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者为主,同时欢迎教师、艺术家、文学家等前往延安工作。此时的主要纲领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提倡“科学大众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科学研究上也全面学习苏联经验,以科学院为研究中心,高校、科研机构围绕科学院形成科研集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一种社会主义的科研方针,即“人民科学”。在毛泽东同志看来,科学技术能否“为人民服务、由人民掌握”是社会主义科研活动与资本主义科学活动的本质区别。因此,当今世界上的欧美国家虽然有先进的技术,但科技最终是为资本家服务的,要学就学苏联的经验,走社会主义的科研路线。1953年夏天,毛泽东同志在全国政协会议第四次会议中强调:“我们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无论共产党内、共产党外、老干部、新干部、技术人员、知识分子以及工人群众和农民群众,都必须诚心诚意地向苏联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而且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2]45-46尽管之后,中央针对当时在技术学习上也要“一边倒”的口号发文纠正,但总的来说,新中国的科技政策以及科研活动都极大地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这让众多研究者认为在科技交流上,最为重要的科研道路、模式都是从苏联那里借鉴过来的,中国对苏联的影响却可忽略不计。其实中国在看似全盘接受苏联经验的同时,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某些科研活动并不能直接借鉴,因为苏联经验并不全都符合中国国情。例如,后来中国的科研不再照搬苏联的以科学院为中心的模式,而是以科学院和高等院校为科研活动的双中心。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苏联的科技内容在输入中国的过程中,其实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中国化”的进程。

2 景德镇陶研所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合作

陶瓷技术是中国的传统优势技术,也是中国在轻工业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前夕,景德镇依靠自身深厚的技术底蕴迅速开启了战后重建工作,重点是对瓷业的恢复和重建。一方面是对当时瓷业生产情况进行摸查,对受战争破坏的窑厂及生产力进行恢复。另一方面是对传统瓷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国营瓷厂以及陶瓷科研教育机构。景德镇陶研所就是在此背景下成立起来的。

2.1 陶研所的成立

陶研所的成立对于景德镇瓷业的技术发展来说是历史的必然。回看一千年来景德镇作为“瓷业中心”的历史,每次技术的进步都是一次技术集中的历史。宏观的看,景德镇的制瓷技术从来都不是最早、最先进的,但景德镇有一种天然的技术包容力。他从被动地吸收北方的逃难匠人,到主动吸引全国各地最优秀的瓷业人才,无不展现了景德镇的开放与包容。也正是这种开放与包容才进一步使景德镇成为中国对外陶瓷文化交流的中心。从区域技术发展史来看,自元代设立“浮梁磁局”开始,明清更是将景德镇作为皇家用瓷的中心,均在此设立“御窑厂”。技术与技术人才在景德镇本地又被进一步集中起来,因此景德镇本身就有集中技术优势满足最高用瓷的历史传统。陶研所就是这种历史传统的当代产物。具体来看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建国瓷”的催生。建国初期为满足国宴、外交以及国礼等重大场合的用瓷需要,由周恩来总理牵头,轻工部出面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师生成立了“建国瓷设计委员会”,“由郑振铎任主任委员,江丰、张仃任副主任委员,成员包括沈从文、梁思成、林徽因、祝大年、高庄、梅健鹰等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与工艺美术家。”[3]15“建国瓷”的具体试制任务自然是由景德镇地方承担,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到达景德镇后,活跃在当地各个瓷厂之间,将本地经验与自身的艺术素养结合,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建国瓷”的试制任务。对此,“1953年10月1日的英文期刊《人民中国》(People"s China)宣称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得到了复兴。”[4]68这种短暂的技术集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促使景德镇市政府开始思考建立一种长期的技术集中机构,专门用于陶瓷技术的研究以及陶瓷技术人才的教育。

二是中德技术合作协议的历史机遇。1950年4月19日,中苏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中国于1954年与民主德国(东德)也签订了《中德技术合作协议》,德方明确提出希望中方提供日用陶瓷生产技术。有了“建国瓷”的经验,这次中央直接将此项任务交付给景德镇。不同的是,研制“建国瓷”可以依靠历史经验,但是对于技术的主动转让,景德镇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尤为困难的是,景德镇的技术传播方式是以“师徒传承”为主,尽管已经完成了三大改造,但技术资料随着这种传统传播路径早已散落各地,要重新收集、总结、整理这些资料就必须要有一个特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因为这种技术资料的整理还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成立一个专门的科研机构去完成此项任务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了。1954年8月1日①一说为8月5日。,“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所址在莲花塘)成立。”[5]44“陶瓷研究所一成立,首先就承担了与民主国家的技术合作任务,这对景德镇陶瓷技术和陶瓷美术开始做了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在满足国外兄弟国对我们制瓷技术了解的要求下,有了第一个制瓷技术资料,改变了完全无知的状态。在总结资料的同时也发挥了老艺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6]389由此证实了陶研所的诞生与对外提供技术转让有着直接的关系。

2.2 陶研所对外技术援助历程

陶研所成立后致力于在全行业选调优秀人才,与各艺术院校、研究所展开合作,目的就是为陶研所的科学研究储备人才。同时,“同国内各产瓷区和国际主要产瓷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和人员培训等业务关系。陶研所首派专家支援朝鲜建厂,为阿尔巴尼亚培训陶瓷科技与艺术人员,毫无保留地提供了我们的生产经验和科技成果,为发展全国各兄弟地区和各友好国家的陶瓷生产,加强兄弟地区和国际友谊奉献了我们的一片诚心。”[7]234根据“部所大事记”(2014年)、“景德镇陶瓷科技大事记”[8](1993年)、景德镇市志(1991年)以及景德镇陶瓷史稿(1959年)等主要史料的整理总结,按照时间、派出机构(国家)、援助国家、援助形式、技术内容、人员、成果、其他八个方面梳理了景德镇陶研所对外技术合作的主要工作(表1)。

由表1可知,在陶研所建所后的七八年间,每年都有对外援助任务,援助方式以直接提供技术资料或是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指导为主,以接受技术考察、交流为辅。为了给上述国家提供技术援助,景德镇专门设立了“中德技术合作委员会”负责对接此事,又成立了以陶研所为代表的官方科研机构收集民间技术资料,整理成文字、设计出样品直接提供给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并形成技术资料14种,180余份技术文件,200余件陶瓷样品。对比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中国的援助形式,除了国力限制无法直接提供物质援助外,其技术交流合作的全过程至少在道义上是对等的。受援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朝鲜、蒙古等均是苏联的同盟国或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其中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又相继与苏联自1949年1月起组成“经济互助委员会”,同属“莫洛托夫计划”的一部分,彼此之间相当于一个整体。

表1 以陶研所为中心的对外技术合作一览表(1954-1960)

换言之,景德镇接受对外援助的任务,其实是在完成中苏两国之间的合作协议,这一点可以从中苏交恶后就停止对外援助上得到证实。因此,中苏之间的合作绝不是单方面的技术受援或技术转移关系,而是蕴含着双方发挥所长帮助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进行生产建设的政治理想。

2.3 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景德镇的技术援助

与景德镇陶研所对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形式不同。由于陶瓷技术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优势技术领域,因此中国的援助形式是以技术资料、技术经验为主。而上述国家,尤其是中东欧国家受二战洗礼有着相当完备的工业基础,因此上述国家对景德镇的技术援助主要以“技术设备”及其附带的“管理经验”为主,又以捷克斯洛伐克、苏联对景德镇的技术援助成果最为丰硕。中捷两国的技术合作自1954年开始不断深入,并签订了《中捷经济合作协定》。根据该协定,“1958年捷克派出陶瓷专家潘道夫·里斯契克等4人到景德镇市帮助设计并筹建第一个机械化瓷厂——景德镇瓷厂。捷克布拉格英威斯特公司生产并有偿提供了部分陶瓷机械设备。”[5]540而后景德镇又派出了曾朴、方综等7名技术人员赴捷克斯洛伐克学习机械使用方法以及管理经验。景德镇瓷厂是当时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全能瓷厂,“从1955年开始筹建,到1967年停止生产,不仅仅是引进了捷克先进的工艺技术,还通过各项工序的联合化生产推动景德镇陶瓷工业由手工业孤立生产向机械联动生产、自动化生产转变,对之后景德镇的陶瓷工厂建设有明显影响。”[9]11此外苏联专家也提供了瓷石开采、原料分析、注浆成型等当时较为先进的陶瓷技术。这些瓷厂的建立及技术的援助,不仅为景德镇瓷业开拓了机械化视野,还带来了现代化的生产管理经验,而后来也一直影响着景德镇瓷业的技术发展思路。

3 对外技术合作的历史意义

景德镇在20世纪中叶对外技术交流的历史意义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景德镇的对外技术交流对于整个中苏、中外(社会主义阵营)的技术交流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代表了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技术交流模式并不只是单向的技术转移,而是互有技术往来的。以“中国-景德镇-陶研所”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中方将自己的传统优势技术领域对兄弟国家开放,助力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从景德镇的对外技术交流,尤其是对苏联、捷克的技术合作来看,中方在这种技术交流中的确是获利更大的一方。上述国家对景德镇的技术援助帮助景德镇瓷业走上了机械化道路,逐渐掌握了现代化的陶瓷制作工艺,让景德镇瓷业在短短十余年间就完成了战后经济恢复与产业重建,并实现了瓷业生产的历史性跨越。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历史意义。

一是为“中苏技术合作论”提供了一个绝佳案例。谈及20世纪50年代的中外技术合作,科技史界的传统观点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中国提供了绝大部分技术内容,此时的技术合作更偏向于是单方面的“技术援助”,而中国通常是“受援国”的角色,这种观点被概括为苏联时期对中国的“技术转移”。该观点主要建立在苏联在这一时期对华的大量军事、重工业、农业等技术援助的历史史实上,主要以《中苏科技合作协定》①1954年10月11日晚,两国政府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从该协定的签订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双方参与合作的科研机构达80多个,合作内容几乎涉及所有重要的科技领域。[10]、“156项工程”②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主要为中国急需的国防、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加工等大型重工业项目。共157项,第157项为秦城监狱,故未对外公布。[11]和“122项协定”③1958年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议定书》在莫斯科签订,因其包括122项科技合作合同项目,所以通常简称为“122项协定”。[12]等援助计划为代表。但该观点忽略了此时期中苏关系是一种整体性的关系,该对象并不仅仅指代苏联,还有其一手构建起来的同盟体系,包括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等中东欧国家,以及朝鲜、越南、蒙古等亚洲国家。因此不必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援助关系割裂在中苏合作体系之外。其次是该观点鲜有提及中国其他的传统优势领域,特别是轻工业、手工业的对外技术交流情况,以上也正是称此时期的技术交流为“合作”而非“转移”的原因所在。

二是陶研所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技术传播方式。陶研所因中德技术合作而建,最初目的就是通过一个专门的机构收集分散于各处的景德镇制瓷技术资料,整理成文件资料作为援助方式提供给德方。这次搜集任务因有官方性质,得到了全行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诸多老艺人们主动公开了一批原本被“师徒传承”制所隔离起来的保密资料。这意味着陶研所打破了景德镇传统的“师徒传承”的技术传播形式,技术内容不仅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还将以书籍的形式在行业里进行知识传播。《景德镇制瓷技术总结》《景德镇陶瓷史稿》《景德镇瓷业资料》都是此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书籍。原先“口口相传”“一脉相承”“师门传承”等传统技术传播形式被打破,极大地增加了技术的传播效率,改变了以往“内外之别”和“男女之别”的技术传承心态,并且将以往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了“理论研究”,这些都为之后景德镇的陶瓷技术革新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景德镇也摒弃了明清时期防止外国传教士对景德镇制瓷工艺的“技术窃取”的封闭思想,开始以一种自信开放的心态对世界公开传统的制瓷技术。并在随后的20世纪下半叶进一步向日本、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提供景德镇本地制瓷技术,同时也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工艺。自此,景德镇千年以来的技术传播方式在20世纪50年代被陶研所以对外技术合作的方式而彻底转变。

4 结语

20世纪50年代的景德镇曾以“陶研所”为中心,向十余个国家提供了包括精细瓷制作、颜色釉、色釉配方、一次烧成、窑炉建造等传统优势技术,与上述国家建立了深厚友谊。作为景德镇50年代至60年代对外交往最密切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驻华参赞在80年代仍旧不忘捷克与景德镇的友谊,并在《来自欧洲中心的一个国家的祝愿》中说到:“在贵国建国初期,捷中两国就有各种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对此,两国人民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在机械和制陶等工业部门中两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一直保持着友谊,我相信在上海、北京、景德镇、布拉格、布尔诺和其他城市中也存在着这种友谊……”[13]23可见景德镇的对外技术合作所留下的历史记忆于人于己都是十分深刻的,而这正是景德镇千年瓷都的魅力所在,即“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自信与包容。

猜你喜欢

景德镇援助陶瓷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