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首部日本眼科学著作《眼科锦囊》的传入与流布*

2021-06-10赵思琦

关键词:锦囊眼科病症

赵思琦

(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

日本文政十二年(1829)刊刻的《眼科锦囊》四卷,由日本医生本庄俊笃撰写,详细地介绍了眼目解剖、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眼科疾病、所用药剂以及眼症和中医病名、西医译名等内容,是日本明治维新前流传较广的一部眼科学专著。传入中国后,于1885年刊行,随即引起中国医学界的重视。然而,学术界对该著作尚未有专文进行深入研究。文章拟对该书的内容、特点、术语、流传等内容进行详细考察,探讨日本眼科学知识传入中国的历程及其与晚清社会的关系。

1 《眼科锦囊》基本情况

1.1 《眼科锦囊》写作背景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德川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1684—1752)承袭将军位,他非常重视实用科学与技术,允许洋书进入日本,其中便包含大量西洋医书。尤其是1774年杉田玄白将《解体新书》翻译出版以后,“兰学”开始在日本盛行,西洋医学中也以荷兰医学影响最广,时间最为长久。[1]225-230

在眼科方面,随着西医解剖学和病理知识的传入,系统研习西洋医学的日本医家逐渐增多。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成果及时介绍到本国,因其具有中医学背景,所以能够辩证地看待西洋医学和汉方医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医结合是此时期众多文献的主要特点,《眼科锦囊》一书便是其中之一。

1.2 《眼科锦囊》作者简介

本庄俊笃,字普一,又字士雅,遂又名本庄普一、本庄士雅,亦有称其为俊笃士雅。他是日本文政时代崎阳较有名望的眼科医生。本庄俊笃曾罹患焮热眼,用药甚多却未能好转,几近失明,后亲阅大量医书,经自我调治逐渐治愈,愤然感叹世上的盲瞎,多半是因庸医所致,于是专心研究眼科。[2]序经多年历游海内各地,遍访名家,倾尽所学辅以所见所闻,著成《眼科锦囊》四卷及《续眼科锦囊》二卷。

1.3 《眼科锦囊》刊刻情况

日本文政十二年(1829),《眼科锦囊》以汉文本刊刻发行。其初版本,日本和中国均已不存。从天保二年芳润堂刊本所载卷首序言可知,文政十二年初刻本也可能为江都书林须原屋源助芳润堂刊本。天保二年(1831),江都书林须原屋源助刊行芳润堂本,今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有藏本,卷首扉页题“普一本庄先生著,眼科锦囊,江都芳润堂发兑”字样,正文前题“本庄俊篤著,小山玄敬、梶井元鴻校”。卷首有文政己丑年(1829)清人朱柳桥撰《序》、陈文黼撰《序》,文政庚寅年(1830)日本人波山家士撰《序》,文政十二年本庄俊笃撰《例言》,卷未有梶井元鴻《跋》等。参见图1。

图1 《眼科锦囊》天宝二年芳润堂本首页和尾页图版

《眼科锦囊》传入中国后,有多种刊本流传:(1)清光绪十一年(1885)浙湖许恒远堂刊本,共6册;(2)淯光绪十一年(1885)上海福瀛书局据浙湖许恒远堂藏版发行重刊本,末附《续眼科锦囊》2卷;(3)1936年,陈存仁刊《皇汉医学丛书》本,第10册收载《眼科锦囊》4卷及《续眼科锦囊》2卷。

2 《眼科锦囊》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1 《眼科锦囊》主要内容

《眼科锦囊》共有四卷,分别介绍了眼目解剖、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眼科疾病、所用药剂和西医译名等内容。其中卷一为眼目解剖及概括性内容;卷二为眼病外障篇,共计89症;卷三为眼病内障篇,共计44症;卷四包含各种方剂及制剂,共计133方。

2.1.1 介绍眼睛结构及视物原理

本书前三个篇目——《总论》《内景》与《眼睛略图》详细介绍了眼睛的内外部结构。在《总论》中记载:

盖眼目之为质也,以膜与液而成。位于鼻侧骨腔内,以上下胞睑为藩篱,而庇护之,以泪液为沟池而滋润之。六筋主其运转瞬动之机,造化之用意,概略如此矣。[3]2

作者从宏观角度阐释了眼睛的位置、构成及转动的机理,进而分述了眼睛具体的结构名称并附图,如图2所示。

图2 眼珠的内部结构图

眼珠的外部包含5个部位,分别为眉毛、睫毛、胞睑、泪空及泪阜;眼窠骨包含7个结构,分别为前头骨、冲骨、上颚骨、泪骨、揳骨、筛骨及头颚骨。运转眼珠的筋包含6条,分别为拿上筋、拿下筋、旋回筋、转运筋、上斜筋与下斜筋;胞睑之筋有3条,睑匝筋2条与奉睑筋1条。泪道由4个结构组成,分别为泪孔、泪管、泪囊与鼻管。属于眼珠的膜共包含10种,分别为白膜、刚膜、角膜、脉络膜、葡萄膜、网膜、外被膜、睫膜、蜘蛛细膜与硝子膜;属于葡萄膜之膜有3种,分别为虹彩、瞳孔及毛状膜。眼珠内含有4种液体,分别为水样液、水晶液、硝子液与黑稠液;眼睛内部的神经分为5种,分别为视神经、动眼神经、运转神经、分布神经与牵引神经。

作者详述了眼睛内部结构之后,进而在《鉴视之说》中解释看见物体的原理,如图3所示。

作者在文中表示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经过层层反射最终在网膜上成像。物体经过光的反射,先在角膜的位置交叉成为一个颠倒之像,继而通过稀薄的水样液,缩入葡萄膜中间的小孔中,经过呈凝固态、椭圆形的水晶液,再次交叉颠倒而成正像,而后进入软阔的硝子液,直接将物体的像呈现于网膜之上,且不失物体原本之样貌。在此基础上,作者在第五目《近视眼远视眼》中分析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写道:

盖近视眼者,眼面之中央,比较寻常之眼,稍为隆起,是以物象光辉尖达于网膜也,不能如常度……远视眼者,与前证相反,而眼面比扁平之所致也,故光辉聚映,亦在角膜后部,以为交叉。[3]13-14

对上述原理并配图以示之,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近视眼是因为眼珠较为隆起,导致物体成像于网膜之前,所以相比正常之眼较为模糊,远视眼则相反。

图3 外影交叉映为眼底原理图

图4 远视眼与近视眼视物原理图

2.1.2 详述眼科疾病及诊疗方法

关于眼科疾病及其诊疗方法,本庄俊笃在《总论》中指出:

人身之至宝,岂他之所能及哉,故一失其度,则独明镜减光辉,清水混污泥。赫赫世界,变成夜国。要之或根遗毒,或本传染,或因摄生失道,与感触时气而萌生无虑患害。其证虽有千态万状,约之则唯是内外二障耳。何谓外障,曰刚膜以外,及于眼睑泪堂。其所患如焮热赤肿弩肉星翳膜疮燥烂等是也。何谓内障,曰刚膜以内,及于三液瞳神经。其所患如瞳孔收小开大不真雀目,及青白黑之内翳等是也。[3]2-3

作者认为眼目之病,虽有形态之别、轻重之分,但总体而言,无非内障与外障两类。外障类包含睫毛之症、胞睑之症、内眦之症、白膜之症、角膜之症、眼珠之症及无定处之症7个类别,共计89种病症;内障类包含葡萄膜之症、水样液之症、水晶液之症、硝子液之症、网膜之症及无定处之症6个类别,共计44种病症。

在论述睫毛内刺(卷二·第1目)一症中,作者首先简述病因,认为部分人为天生,另一部分则因罹患眼病之后,上眼睑萎缩,或者年老之人气血衰弱,睑皮变长而低垂。继而论述病症,该症表现为睫毛反生倒逆,内刺眼珠,苦不堪言。凡患此症之人,羞明怕日,且眼珠会生翳起膜,轻者遮明,重者失明。最后述及诊疗方法,一则为拔去睫毛后用火烤或腐药处理,但无法根治,另一则为剪断或切断睑皮,待7日后再减掉赘皮,期间不可沾湿,如此可以根治。

在论述眼睑闭著(卷二·第3目)一症中,作者认为该病病因有如下三种:其一为误治眼睑,使之外部溃疡;其二为被汤、火误伤之后,由于不堪疼痛而终日闭眼,致使上下眼睑愈加黏着;其三为生来如此,即先天患有此病。其次,作者对眼睑闭著的病情进行了仔细辨析,认为若是眼睑已经黏着眼珠,则不予以治疗;若是未黏着眼珠,则可以手术治疗。最后,对于眼睑闭著手术的具体实施方法,作者认为手术时应看准眼睑黏着之处,用快刀将其切断并将棉花浸湿药水塞在两睑之间,术后用绷带缚于眼外,不久便可痊愈。

在论述血眼(卷三·第7目)一症中,作者首先辨明此症汉名为“血灌瞳人”,出自宋代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血眼”一词是俗医所称。致病原因大多为头脑损伤、积日呕吐、久咳或者妇女在生产时过于用力而导致角膜的毛细血络破裂,从而灌入水样液之中。患此病之人,眼睛疼痛,流泪,满眼红光。该症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用一把锋利的小尖刀,在角膜的下部穿开一个小孔,除去其中的血液及浊液,而后点涂一元丹,用绷带缚眼三日,同时内服二和汤或三黄汤之类药剂即可。

在论述青盲(卷三·第9目)一症中,作者认为该病为:“硝子液失明亮之质,作云暗浓浊者,而其初起时全无疼痛,空中见花,渐渐昏朦,久久瞳孔散大,而带青色,竟盲发,至不可救焉。”[4]24由此可知,青盲一症起于硝子液逐渐浑浊,发病初期全然无感,日久不治则恐有大患。针对致病原因,作者认为或因剧烈头痛引起,或因过度悲伤,或因行血不通畅,或因大量饮水及房事过度。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服用药物为主,内服清凉解火之药,同时调理情绪,宽心畅气,切忌劳心费神。此外,作者还强调若是初觉昏花之时便加以治疗,则治愈的可能性尚有十之一二,时间越久越难以治愈抑或致盲。

2.1.3 对病名、药物加以辨伪、考证

作者在《眼科锦囊》的《药物略谱》中,对珍珠、丹砂等多种药物的药性、药名及制炼方法加以辨析,同时在卷二《外障篇》及卷三《内障篇》中,对同病异名、同名异病以及错误病名予以纠正或统一。

对于炉甘石(卷一·第7目)一药的论述,作者认为该药是“去翳除膜,收烂治湿”的良药,为医家常用之配药。然而,针对中国医家认为炉甘石是金银之苗的看法,本庄俊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该药出自冶炼金银的坑中,由倭铅之气凝结于地,再经天然之气熏陶而成。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炉甘石都可以用药,其本身亦有优劣之分,将其煅炼后若为黄色则质地最优,白色次之,若为灰色则是含砂石,不能将之配药。

对于冰片和麝香(卷一·第7目)两种药物,作者认为此两种药可开闭塞、补身体、除去顽翳和经年膜障,是治疗内障的上等药品。但是世人往往只知其利,不知其害,导致误用成患。为此,他特别提醒:

夫此二物者,其味辛苦,其性温热,是以令触于上冲眼焮肿眼。其他属热之眼疾,则忽而增进焮热疼痛,至其太甚,则眼珠破裂,或是乃以热投热之弊,犹抱薪救火。[3]23-24

可以得知,冰片及麝香并非寒凉之药,不可用于治疗由内热引起的眼疾,否则将积热入目,渐生昏暗翳障,愈发严重。

在论述弩肉攀睛(卷二·第30目)一症中,作者指出此病症状为“大眥生出带赤或黄之肉赘渐长,侵犯角膜也。”[5]47对于荷兰医书将之称为“翅翳”并列入角膜症一类中,本庄俊笃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此病应为白膜病变,且症状为息肉而非“翳”,“翳”应为薄薄的白色膜障。另一方面,弩肉的致病原因为血络膨胀,焮热之眼往往患有此症。然而近世之说“或云弩则土也,其症刺痛如投入砂土也”,将“弩”与“土”混淆,甚为荒谬。

在论述白内翳(卷三·第8目)一症中,作者写道:“此症便是世人所谓的‘白内障’,缘于水晶液及水晶囊白浊而变稠厚凝固之状,显现于瞳孔之中,其形状各异,或如浮云、或如寒冰、或如珍珠、或如乳汁、或如黄脓等,所以中国医家根据形状对其命以数名,所谓‘横 开 枣 花’‘偃 月’‘大 云’‘小 云’‘白 翳’‘黄 心’等均为白内翳。”西医书中对于此症亦有数名,称“灰白”“绿黄”“铁黑”。书中认为黄、白的确存在,然绿色及铁黑不足以令人信服。

2.1.4 分论方剂、制剂的配比细则

作者在《眼科锦囊》卷四中专论各种药剂的配制,提出了“旧方新方兼取之,药剂方法类聚之”[6]1的观点。其中包含汤液类39种、丸剂类21种、散药类9种、喷鼻剂6种、吐剂4种、熏剂5种、发疱剂3种、糊剂2种、涂抹剂6种、洗蒸剂10种、水剂10种、点眼剂18种,共计133种。对于每种方剂,作者先简述其功用,其次给出配料、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

如“如圣散”(卷四·第3目),可治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睛疼痛,制作方法为将茯苓一钱、桂枝一钱、防风一钱、羌活一钱、香附子一钱、栀子三分、甘草三分、川芎七分、紫苏七分、薄荷七分、升麻七分、陈皮七分研磨成粉末,每日一钱用清水服下,煎制服用亦可。

“丹霞条”(卷四·第6目),可治多种内障,及诸毒上攻之眼。取水银二钱、乌铅二钱、银朱一钱、芥叶五分、沈香一钱、桐炭适量,磨为细末,分为七炷,每日一炷,用冷水熏三遍,七日而止。

2.1.5 提出饮食、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在《摄生禁食》(卷一·第15目)中写道:“夫人奉父母之遗体,折是生有涯之福者,皆因失摄养之道也。故摄生,保护天寿之要术也。”[3]38可知,作者认为身体发肤是受之父母,注意饮食、生活方式才是保养身体的关键所在。对此,作者提出以下三点注意事项:一是在饮食方面,应少食盐藏之肉、辛辣之物、坚硬粗糙之物、黏稠之物,摒弃膏腴之品,以清淡易消化之食为主。二是在生活中,切忌夜里读书、过度劳累、直视阳光、贪图酒色,居住的房间应保持干净整洁。三是在情绪方面,应宽心静气,调整心态,切忌发怒及悲伤烦忧,若是心情如此,便可避免罹患诸多眼疾,即便患之,治愈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此外,作者在《温泉害目》(卷一·第14目)中认为温泉虽有多处、多种,但其作用大体相同,均有舒畅筋骨、活血化瘀的功效。但若是病毒正值剧烈之时,未经诊治便泡之,会使体内的毒逆攻,轻者致残,重则致亡。尤其眼疾,若是因烦忧、郁热而内陷疮疡,泡温泉后毒气熏腾入眼,全然不可救治。

2.2 《眼科锦囊》的主要特点

2.2.1 辩证吸收西洋医学与汉方医学的优点

西洋医学与汉方医学相结合是《眼科锦囊》的一大亮点,作者在书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医书,但没有照搬照抄,而是辩证地去看待和吸收。

前文所述视物原理及近视眼、远视眼的相关知识,作者已有交代均来源于西洋书籍且不曾擅自改动。但在论述《水样液混浊》(卷三·第6目)一症时,作者也指出荷兰医生的错误之处:“水样液混浊之患者,水样液呈黏着状,色泽月白,形似乳汁但非乳汁”,[4]13认为荷兰医生论述此症是生产之后的妇人乳汁上冲入眼的看法,乃谬论,难以令人信服。

《鸡冠蚬肉》一篇的论述中,作者虽参考了汉籍中此病症的名称,但对其病因提出质疑。汉籍中认为该病源于心热酒毒之气,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患此病之人有饮酒极少之人、三尺小孩、深闺处女及吃斋念佛的和尚,因此认为汉医的观点不可取信。

2.2.2 列举众多实例,汇集经验成书

本庄俊笃游学四方,亲见多种眼病怪病、疑难杂症,并将其写入书中,使得本书内容有理有据,成为一本诸多经验汇集的眼科专书。

在论述《眼珠突出》(卷二·第42目)一症中,作者指出此病有多种病症,如螺旋凸起、肝胀眼、白睛突起等,发病原因也各不相同,或因额头受创过重,或因眼珠内部焮热肿胀,或因体内淤毒所发。除上述病症之外,作者还记载了一则疑难眼病病案:

予曾游于江都,偶见一丐,其眼珠与常人无异,而以指头压上胞,则眼珠卒然突出,而低垂约一寸许,自为上下运转,真堪可怪,而后依然收入腔内,如儿戏然矣……彼其素禀六筋与神经固为迟缓者欤,至今不会其理。[5]66

以上,作者虽不能尽然解释该乞丐眼珠之理,但将此怪症如实记述于书中,供后世学者参考、研究。

在论述《强过眼》(卷三·第14目)一症中,作者论述患该症之人视力超强,能识别非常精细的文字,能在百步以外看见毫毛,或者在暗处能清楚地辨明物体,这是患青盲、黑障的前兆,不容忽视。但是该症也有部分是天赋使然,作者写道:

予友泷口某,有一儿子,在黑暗中能辨物景,见其眼珠不异于常人也。户塚有言云,往年游于艺州,偶见一农夫,在冥暗裹捆织席,绝不用灯火。又予乡里有梵瑞和尚,年过七旬,书写摩柯般若六百轴,不敢带眼镜,字字微细如蝇头,非用显微镜,则难辨焉。[4]31-32

以上三个事例,均出自寻常百姓之中,作者后续交代若是诸如这般天禀使然,则无需医治,但若突然视力超群,方需就医。

2.2.3 摒弃五轮八廓之说,重视解剖

本书中,本庄俊笃多次强调西医解剖的重要性,认为要想深入研究眼睛及眼疾,欲穷其理,则需摒弃“五轮八廓”之说,用更加科学的角度去审视病症。

在《总论》(卷一·第1目)中,作者写道:

龙水论以后之诸书,徒因形状以设其病名,或本五行配当之说,而架空阁虚主张,无益之赘论,亦何足辨乎。呜呼。阴阳家惑乱吾道,其害岂浅浅耶。志斯道者,开一双之活眼,不看破五轮八廓之妄说,则入其门户,搜其蕴奥,亦难哉。故予欲辟草莱,剪荆棘,使后人无迷路之忧。学者宜注意而剔除旧染陋弊,实心从事焉。冀使天下苍生,永享无穷之洪福矣。[3]3

“五轮八廓”是中国古代医家阐述眼与脏腑相互关系,并指导诊治眼病的两种学说。[7]167本庄俊笃认为自《龙水论》以后的书目,或因病状而命名,或解释以五行之说,皆为谬论。欲在眼科有所建树者,必须要抛弃这些旧论,亲自解剖一双活眼才可获得其中之奥义。

《内景》(卷一·第2目)一篇中,作者亦有相关论述:“今欲知其官能之理者,不就西洋究理之实测,则难穷极其蕴奥之妙。予从西说述物景映为之理,而示同臭之士。与夫后世眼科以五轮八廓为说者,壤霄夐异也。”[3]4认为若要深谙眼睛的组织结构、功能之理,只有参照西方医学才可领会其中精妙,“五轮八廓”之说与之有天壤之别,西医亲身实践的方法不可不推崇。

2.2.4 主张灵活医治,变通用药

对于眼科疾病用药,作者在《例言》中写道:

各条下论,对证方法者,示其活用之径路,而已非敢谓一定之法,也至,如手术亦然矣。后学勿拘泥失真。末卷附方者,旧方新方兼取之,药剂方法类聚之此,予之平常所活用而聊,省学者撰取之劳耳,主治功用专述其标的,而不赘重复无用之语。[3]例言

他认为学者不应拘泥于书本所学知识而循规蹈矩,当在充分掌握药理知识、诊治手法之后,根据具体病情灵活地加以治疗,且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身体强弱而辩证地用药。

《各国殊证》(卷一·第13目)一篇中,作者写道:

人生于地,命系于天。而天之所命,有贵贱贫富强弱肥瘦之不同焉。人人禀赋既已不同,则天下四方之病态亦不得不异也。盖疾病素出于天制,故有山川之形势,土地之美恶。高燥悲湿,山丘沃野。食饵之厚薄,寒燠之异宜,则各地之疾病,亦不一般也。[3]34

可知,由于气候差异、饮食差别等诸多因素,导致每一个地方的疾病大体上也不相同。居住在繁华大都市的人们,生活较为安逸,饮食相对丰盛,所以患梅毒、淋痔等病居多,由此引发的眼病也较多,达十之七八。南方沿海城市气候比较温暖,花草树木不易枯萎,蚊虫生物颇多,山野之间湿气过重,所以患肿胀、烂眼、内翳一类病症并不鲜见。而与之相反的北方之地,冬季和春季积雪堆积,寒风凛冽,患上冲头痛,后演变为风眼疫者居多。在具体诊治的过程中,要根据地理特点、风土人情加以治疗,不能一概而论,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顺其施治,则事半功倍,若戾其性,则无益而有害”[3]36。

《逐机活用》(卷一·第18目)一篇中,详细介绍了各地的名医,认为各自有其擅长之术,割据一方并世代相传,且相互抗衡,彼此争优劣。然而,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可取,医生应以病为师,若读书万卷但不实践于事实之中,全无用途,不如无书。他指出:“医无古今之别,方亦无古今之别,惟撰其善者而活用之耳……故拘执于所学,则不能看破其弊,紧缚于方法,则不能透脱其范。”[3]43强调无论是医生还是方剂并没有古代和现代的分别,不能全信书中内容,要看破其弊,灵活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此外,作者在论述具体病症之时也强调,用药剂量、施治天数并非定要依照书中所言,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患者身体强壮或羸弱适当增加及减少,而且也要观察患者恢复的情况加以后续诊治。

3 《眼科锦囊》的术语处理与知识来源

《眼科锦囊》书中第一篇序言为清代浙江商人朱柳桥所作。他在序言中称赞:“先生精于轩岐之学,救人不少,诊治之暇,汇集我中邦及荷兰、日本各种医书,反复研究,手著成编。”[3]序在本庄俊笃所写例言中也有云:“其条下所论之证候,亦余所历视也,如其病因则或摘论古说,或抄注新说,欲使学者知其纲领矣。”[3]序可知,本书作者是在钻研了大量中国、日本及荷兰医书之后,反复推敲,结合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撰写而成,书中参考书籍众多。经笔者考证,认为其在眼睛结构名称的确定上主要参考了《眼科新书》,也可能参考了《解体新书》。而病症名称的来源较为复杂,大部分参考了汉籍及西洋书籍,少部分为作者新增及民间通俗名称。此外,通过书中所述,得知作者至少参考了《远西医方名物考》《本草纲目》《外科正宗》和《银海精微》这四部典籍。

3.1 眼睛结构名称考源

作者在编写《眼科锦囊》一书时,眼睛结构名称主要来源于《眼科新书》,此外,也可能参考了《解体新书》一书。《眼科新书》[8]是日本翻译出版的第一部西洋眼科书籍①宇田川玄真所译的《泰西眼科全书》五卷是日本最早的西洋眼科翻译书籍,但并未出版。,共有六卷,五卷正文及附录一卷。前五卷由杉田立卿译述,并于文化十二年(1815)由浪华书肆出版,当时名为《荷兰眼科新书》。第二年,松田就将卿辑录附卷,[9]对原书加以增补,书名更改为《眼科新书》并由平安书肆发行。此书出版后流传甚为广泛,极大地提高了西洋眼科知识在日本的普及速度。

该书卷一详述眼睛内外结构名称并附十一幅绘图,以及眉病、睫毛病、眼睑病三类病症;卷二为泪管病症及白膜病症;卷三为角膜病症、眼球病症及葡萄膜病症;卷四为水样液病症、水晶液病症、及硝子液病症;卷五为网膜病症,五卷总计病症118例。附录详细论述了制药所用器具、制炼方法及各种药物配比细则。

《解体新书》[10]由前野良泽、杉田玄白、中川淳安等人共同翻译并于1774年出版,全书分为四卷及一卷图解。卷一为总论、名称及关节的论述等;卷二论述了眼、耳、口、鼻等器官;卷三论述了动脉、静脉等组织;卷四论述了膀胱、生殖器等内脏。该书的出版令日本人了解到西洋医学,也是“兰学”正式在日本诞生的标志。

《眼科锦囊》一书中对于眼睛结构的介绍共有48个术语名词,除去“泪骨”“蜘蛛细膜”与“视神经”外,其余30个词汇与《眼科新书》中术语完全相同,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眼科锦囊》中眼睛结构的配图,也与《眼科新书》中的配图十分相似,如图5所示。由此不难看出,《眼科新书》作为日本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西洋眼科学专书,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对本庄俊笃编撰《眼科锦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对于“泪骨”一词的来源研究,笔者认为其可能参考了《解体新书》。如表1所示,《解体新书》中的眼睛结构术语与《眼科锦囊》中亦有超过半数相同,且为当时介绍西洋医学的伊始书籍,所以并不排除此种可能性,但因该书出版较早,且并非眼科专书,所以相对《眼科新书》借鉴较少一些。

表1 《眼科锦囊》眼睛结构词汇与参考书籍对比情况

3.2 眼科病症名称考源

对于眼睛病症名称的处理,《眼科锦囊》在《例言》中已有明确的规定:

各门病名或举汉名,或用西洋译名,或从国唱遇见,无名之病则余新定其名目,实出于不得已也,旧名间有不稳当者,予欲订正之,然传习之久,率尔改之,则却恐惹他之疑惑,故置而不辨证焉。各门之傍为○者汉籍所载,之病名为D者近时所译定之,西洋书中之病名为〡者从来所唱之国①书中所载“从来所唱之国”,笔者猜测可能为民间流传的通俗说法。,称所谓风眼之类是也,为、者予所新命之病名也,作记以表识之者,聊欲除烦无也。[3]例言

图5 《眼科锦囊》(左)与《眼科新书》(右)中眼睛结构

这条史料具有极高的价值,说明作者在撰写此书时,就已用标记符号的方式对病名的来源做了规范的处理,将其分为汉籍、近世所译、从来所唱之国及作者新创这四类,依照书中所标记的各病名来源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眼科锦囊》书中病症名称来源

可知,《眼科锦囊》一书中的病症名称,近一半来源于汉籍,超过三分之一参考自西洋书籍,民间俗称及作者新定名称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可见作者在撰写此书时,以尊重已有著作为原则,增加个人论述而成。在“作者新定”的14个词汇中,大多来自“发无定处之症”的篇目中,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作者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书本教材中的知识世代相传,虽不断更新,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本庄俊笃在阅读了大量医书文献的基础上游历四方,所见病症多种多样,因部分病症无法与已有名称对应,遂命以新名,从而使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病症记载更加全面。

3.3 其他可考知识来源

除上述眼睛结构名称与病症名称之外,行文中有所提及的医药典籍还包含以下书籍,如《远西医方名物考》《本草纲目》《外科正宗》与《银海精微》等。

本书卷一《药物略谱》(第7目)载:“锻炼倭铅而所获之精华也,详出于宇氏所著之《名物考》。”[3]21可知,作者在文中所述锻炼倭铅的方法来源于日本宇田川磷所撰的《远西医方名物考》。

《寒水石滑石》(卷一·第7目)一篇中,作者写道:“解石,昔人皆以充之,或取似者,或惑同名,惟时珍氏,决然取石膏充之,实遵用有验。”[3]25可知,作者在论述方解石为何物时,采纳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论述,以石膏为之。

本书卷二《胞睑息肉》(第16目)一症中,指出:“《外科正宗》云,眼胞菌毒者,眼睑内生出如菌,头大蒂小,渐长垂出,眼翻流泪,亦致昏朦。”[5]21可知对于此症的论述,作者参考了陈实功所撰的《外科正宗》。

本书卷三《瞳人干缺》(第3目)一症中,作者指出:“《银海精微》云,五脏俱虚,虚火之旺也,古人亦皆为属肾虚肝热,实为臆断。”[4]5与上述不同,作者虽参考了汉籍《银海精微》,但并不认同其中的观点,对以“五轮八廓之说”治疗眼病予以反驳。

本书卷四《方则》的“汤液之部”所载“局方甘露饮”,出自宋代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中的《治眼目疾》。

此外,在第一卷中论述眼睛结构及视物原理时,作者指出:“夫眼目鉴视之理,诸说纷然,无得其精义者。独西哲勃伊私之说,得其实测,故予专从之。更制新图,且聊述其理,以示后学。”[3]9在论述近视眼及远视眼原理时,亦指出:“此图本出于西医之说,不敢加臆断”[3]18。上述可知,鉴视原理这一部分,均出自西医书籍,笔者暂时还未找到原本。

4 《眼科锦囊》的价值与流传情况

在《眼科锦囊》一书中作者大量引用了中医学典籍理论和知识,无论批判抑或继承的层面上讲都是外国医生研究中医的代表性著作。另一方面,本书集汉方医学、日本医学与西洋医学于一体,更是中西汇通的经典性著作。

诸多著作中均有《眼科锦囊》一书的记载。《中国医籍大辞典》中载:“《眼科锦囊》现存主要版本有日本文政十二年刻本等,清光绪十一年(1885)上海福瀛书局据日本刻本重印浙湖许恒远堂藏版,末附《续眼科锦囊》。”[11]1081《中国医籍志》中显示《眼科锦囊》现存主要版本有三:“日天保二年至八年(1831-1837)江都书林芳润堂发兑本、浙湖许恒远堂刊本和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上海福瀛书局重刊本”[12]697。《八千卷楼书目》载:“《眼科锦囊》四卷,《续锦囊》二卷,日本普一本庄俊笃撰,日本刊。”[13]624

根据中日医学书目记载和笔者的调查,《眼科锦囊》现存主要版本有以下四种:一是日本天保二年(1831)江都书林芳润堂刊本;二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浙湖许恒远堂刊本,6册,今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有藏本;三是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上海福瀛书局重刊本;四是1936年《皇汉医学丛书》本。

因浙湖许恒远堂刊本与上海福瀛书局重刊版,笔者还未见原本,以下将针对《皇汉医学丛书》本加以分析。《皇汉医学丛书》由香港陈存仁先生编撰,并于1936年经世界书局刊发,收录了72种日本中医药学者的著作,《眼科锦囊》编于第十册中,开篇增加陈存仁先生撰写的一篇提要,内容如下:

本书正续两编。为普一先生所著。先生尝患焮热眼疾。几乎丧明。搜原索因。一药顿愈。慨然曰。世之盲瞎者。皆误庸手耳。遂决然毅力。专修眼科。破产离家。东西奔波。师事于治津藩医保士田氏。氏乃明达之内科大家也。发愤锐志。钻研有年。得其妙理。极其幽微。千变万态。丝毫不爽。临证施治。无复一失。打破五轮八廓之妄。七十二证之歧。汇集各国学说。及已所发明。辑成眼科锦囊四卷。凡病源、诊断、治疗、药性、禁忌。条分缕析。其后复撰续篇两卷。绘明疗具针刺图解。益举古人之未发。以备正编之遗缺。全书奥义精言。足启世俗庸家。而完成其志愿。嘉惠于后人。诚救瞆瞽之宝筏也。[14]提要

而后为《眼科锦囊》的三个序和例言部分,与1831年的版本相比缺少了梶井元鸿撰写的“跋”,而且通篇删除了本庄俊笃在文中所做的标记符号,因此难以推断《皇汉医学丛书》中《眼科锦囊》一书的底本为哪一版。如表3所示,若是以1829年一版为参照,则缺少梶井元鸿所写的“跋”无可厚非,但即便这样,作者也在编撰的过程中删掉了全文的标记。另一种情况则是陈存仁先生参照的版本为浙湖许恒远堂刊本或清光绪十一年上海福瀛书局重刊本,而这两个版本在刊刻时就已经删掉了“跋”与标记符号。

表3 所有版本(包括未找到版本)的对比情况

5 结语

作为近代首部在中国出版的日本眼科学著作,《眼科锦囊》一书不仅是外国医生研习、借鉴中医学理论和知识的代表性专著,更是日本江户时代具有明显“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医学书籍。此书详细地介绍了眼睛结构、视物原理、眼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各种药剂的配比细则及饮食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作者辩证地看待西洋医学和汉方医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为无论是看病还是用药均应考虑环境、地域、气候等差异灵活施治,主张摒弃“五轮八廓”之说,重视医学解剖和临床实践知识,并将多年游学见闻和医学病案收载于书中。该书传入中国后,被《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国医籍志》《八千卷楼书目》等诸多典籍收录,并至少历经三次刊印,在中国医学界尤其是眼科学界产生较大影响。

猜你喜欢

锦囊眼科病症
本刊征稿启事
初入职场,不妨怀揣这10个锦囊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银狐家的100个锦囊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青春期病症
“悦读”小锦囊
刚做完眼科手术别坐飞机
阿呆的病症
夏季常见病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