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6-10刘小红
刘小红
(广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530)
失眠症的症状为难以入睡或睡后易醒,重者可出现整夜不眠、倦怠疲乏和精神不振等表现,常合并头痛或是健忘等表现[1]。其病因是思虑劳倦、阴虚火旺和胃腑不合等。临床多使用睡眠药物治疗该病,其起效较快,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但具有成瘾性,且长时间用药的副作用明显,安全性欠佳。为此,临床引用中医疗法治疗该病,其能够标本兼治,根治性较佳。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11月诊治的66例失眠症患者,用于分析针刺+中药内服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4月—11月诊治失眠症患者66例。根据随机法分组后,A组记录34例,男患比女患数值为19比15;年龄归总后从18岁间断至65岁,均值(45.26±2.57)岁;病程归总后从14 d间断至3年,均值(10.58±2.77)个月。B组记录32例,男患比女患数值为18比14;年龄归总后从19岁间断至64岁,均值(45.88±2.50)岁;病程归总后从13 d间断至4年,均值(11.05±2.48)个月。基础数据经假设检验后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指标:伴入睡困难、早醒和多梦等典型表现;记忆力下降且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潜伏期超30 min,且失眠症状每周超3次;对研究知情而且完全同意。排除指标:因精神或躯体疾病导致失眠;伴肝肾功能异常;伴其他系统重症;处在哺乳亦或是妊娠期;因药物导致失眠。
1.2 方法
B组予以单纯化的针刺治疗,取穴为神门穴、内关穴、四神聪穴、三阴交穴、风池穴和百会穴。心肾不交联合太溪穴与大陵穴;心脾两虚联合足三里穴、脾俞穴和心俞穴;心胆气虚联合胆俞穴和心俞穴;肝火上扰联合足窍阴穴和行间穴;胃腑不合联合丰隆穴、隐白穴、中脘穴和厉兑穴。针灸针规格为0.22×25 mm,0.25×40 mm。平补平泻法直刺内关穴(0.5~1.0寸)、神门穴(0.5寸),三阴交穴(1寸),经四神聪穴透百会穴。连接电针仪,设置连续波频率是2 Hz,开通电源并留针30 min,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每日针刺1次,1个疗程为10次,连续3个疗程。
A组基于B组,加用中药内服治疗,方为自拟安神汤,酸枣仁 15 g、合欢皮 15 g、龙骨 20 g、柏子仁 15 g、茯神 15 g、莲子 20 g,以上药材用水煎煮后每日服1剂,1个疗程为10 d,连续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缩略词PSQI)测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睡眠质量,包括他评条目(计为5个)和自评条目(计为19个),本次单纯评价他评项目,含7个因子,具体为:睡眠时长、入睡耗时、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催眠用药,每个因子设定0~3分,满分是21分,睡眠质量与分数的关系是负相关,即分数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1.4 疗效评价标准
基本治愈:夜间睡眠超6 h,或达到患病前睡眠时长,睡眠深沉,醒后精神状态佳;显著疗效:夜间睡眠时长延长,增加3 h以上,睡眠深沉;初见疗效:夜间睡眠延长不足3 h,睡眠较深;未见疗效:夜间睡眠时长无变化[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 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检验,计数数据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对比总有效率
A组总有效率为94.12%,B组为71.88%,对比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2.2 对比睡眠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后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A组的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 s,分)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 s,分)
指标 时间 A组(n=34) B组(n=32) t P睡眠时长治疗前 1.98±0.25 1.99±0.21 0.175 0.861治疗后 0.85±0.04 1.24±0.09 22.979 0.000入睡耗时治疗前 1.76±0.85 1.77±0.80 0.049 0.961治疗后 0.72±0.42 1.34±0.44 5.857 0.000睡眠效率治疗前 1.69±0.77 1.70±0.75 0.053 0.958治疗后 0.68±0.16 1.29±0.18 14.570 0.000日间功能治疗前 1.67±0.64 1.68±0.66 0.062 0.950治疗后 0.67±0.12 1.24±0.15 17.097 0.000睡眠质量治疗前 2.01±0.75 2.03±0.77 0.107 0.915治疗后 1.02±0.32 1.48±0.34 5.662 0.000睡眠障碍治疗前 2.04±0.50 2.01±0.53 0.237 0.814治疗后 1.14±0.32 1.49±0.33 4.374 0.000催眠用药治疗前 1.38±0.57 1.40±0.52 0.149 0.882治疗后 0.89±0.21 1.16±0.23 4.985 0.000
3.讨论
失眠症在中医学中被划分至“不寐”范畴,在现代医学中被定义为神经衰弱性疾病[3]。失眠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使患者的精神状态不佳,长此以往会影响食欲和心理状态,甚至并发心理疾病。其常规疗法是口服安眠药,可在短时间内使患者入睡,但是其不良反应较多,而且具有药物依赖性,复发率极高。
失眠症的中医学病因是气血亏虚、脏腑失调和阴阳失衡等,针刺百会穴具有潜阳入阴功能[4];针刺四神聪穴的功能为益智、安神与定志,其属于经外奇穴,多与百会穴同用。内关穴是心包经络穴,神门穴是心经原穴,对二穴进行针刺治疗可养身安神与理气宽胸,是神志疾病的针刺主穴。针刺三阴交穴可调节足部的三阴经功能,诸穴合用具有养心调神等功效[5]。针刺可以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其能够在内伤与外感不同层面调节阴阳失衡,进而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但是,单纯性针刺治疗过于关注外治,需要联合中药内服方进行内调治疗[6]。本研究选择自拟安神汤,方中的酸枣仁性平味甘,治疗效用为宁心安神;茯神性甘味淡,治疗效用为渗湿、健脾宁心;柏子仁性平味甘,治疗效用为养心安神;莲子性平味甘、涩,治疗效用为安神补脾,益肾涩精;以上四种药物联合具有养心血以及安神功效[7]。合欢皮性平味甘,治疗效用为安神解郁;龙骨性平味涩,治疗效用为平肝潜阳与安神镇惊。诸药合用可发挥育阴、宁心、安神等作用。其联合于针刺能够内外同治,通过调节内环境清除失眠症的致病原因,尽快改善失眠症状[8]。
结果中,A组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1个月后,A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B组(P<0.05)。说明针刺+中药内服能够明显调节睡眠质量,增强疗效。二者根据辨证论治理论开展治疗,可叠加作用机制,具有增效作用。
综上,针刺+中药内服可作为失眠症的理想化治疗方案,其治疗基础是明确患者的失眠病因,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等资料,针对患者情况配伍中药方,具有个体性治疗原则。但在治疗期间需观察患者针刺后反应,记录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发现异常表现,予以对症处理,保证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