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新课程复习备考策略
2021-06-10徐琳
徐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历史课程;有效复习策略
引言
高中历史新课改下的复习备考教学方法其实主要是指提高中教师懂得及时接收、加工、理解和应用与课堂相关的一切知识和历史信息,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运用的能力。所涉及的内容关系到师生对其具体历史知识点的正确基础知识的培养,历史课程理论知识的正确应用和实践应用活动,也是历史学科人才培养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在学生历史学习和备考的整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方式自然会面临各种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的几项策略。
一、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问题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活跃课堂气氛是尤为重要的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指导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1]。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本来就更应该做到尊重每位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阶段,不可以过分打击到学生的参与历史复习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一个学生潜在的优点,教师也不能吝啬地表扬,要经常对学生做的好的地方进行表扬,激发每个学生内在的潜力。
(二)注重知识全面的知识框架
历史是一个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知识网络。所以只掌握几个孤立的知识点是不能把历史学好的。所以,必须抓住知识点的范围,把零零散散的知识点连接在一起。高中历史不仅涉及各个国家的内容,而且涉及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事件,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系统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就会出现知识点混杂,迷失在学习的汪洋大海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和知识框架。例如:举例法、对比法、归纳法、串联法和并列法等等。
二、基础知识梳理,全面复习
首先,打好基础,熟悉材料。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考试,试卷难度适中,但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说,看书浪费了大量时间,没有时间反复思考和检查[2]。所以,熟悉基础知识,甚至熟记基本框架,会大大缩短查阅书籍的时间,加快答题速度,提高答题效率。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根据时间顺序对书上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知识,从而让学生全面的复习。
三、复习专题内容
第一轮复习以纵向发展为主,第二轮要以横向发展为主。连接一些古今中外的类似事件,可以放在一起解释,结合最近的热点事件[3]。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记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脉络,还要注意自己的历史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梳理历史复杂的知识脉络,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在复习关系国家民生的具体问题时,学生还可以推导出学习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大启示。
四、模拟练习
通过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分析,历史复习要注重社会现实,注重社会热点时政问题。模拟题的设计应该结合当下时政热点,穿插古今中外。这就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多种传播途径来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教师则可以适时穿插将历史和重大新闻事件与身边实事现象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整理和分析归纳,并且善于发掘每个学生能够发现社会问题,解决身边问题中的潜力。在模拟练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答题技巧。比如,在回答材料题的时候,可以结合分值,结合材料中内容提示的要点答题,回答判断题的时候可以以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性质为主要方向,提高回答试题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历史学科复习,需要进一步明确历史复习方向的努力方向,认真全面进行历史重点内容复习,记忆与理解要有较良好掌握的系统复习方法。要充分掌握好学习方法,明确阶段目标,展开阶段性专题总复习,重点问题突出,针对性比较强针对性地全面进行专项复习,以尽快达到阶段性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庆生.新课程高考文综历史复习备考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1):121-122.
[2]林桂平.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现科学备考——2007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与最后阶段的复习对策[J].中学历史教学,2007(03):33-36.
[3]梁哲,梁仁华.新课程高考教学必须在“课标”上做足文章——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考复习备考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09):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