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对鼻窦炎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2021-06-10陈艳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中医护理鼻窦炎

陈艳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对鼻窦炎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鼻窦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增加锨针针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生存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 h、4 h以及24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接受鼻窦炎手术后的患者中实施穴位按摩联合锨针针刺中医护理干预的镇痛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鼻窦炎;术后疼痛;应用效果

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鼻窦炎,在会造成患者出现头痛、嗅觉障碍等症状以及反复性鼻炎,不但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影响,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对鼻窦炎的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头面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时还会对正常进食、睡眠等造成影响,严重阻碍了患者的伤口修复和疾病恢复[2]。

止痛药虽然能够发挥止痛效果,但止痛药物副作用大且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上通常使用局部冰敷的方式来为患者止痛,但效果不明显,因此探究出鼻窦炎术后患者有效的止痛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3]。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对鼻窦炎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鼻窦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18~58岁,平均(32.45±6.84)岁;慢性鼻窦炎16例,急性鼻窦炎24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18~57岁,平均(32.92±6.74)岁;慢性鼻窦炎13例,急性鼻窦炎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科比(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鼻窦炎;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严重脏器疾病、恶性肿瘤者;有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无法正常进行交流者;对研究配合度较低者;有手术相关禁忌证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护理。护理方法为取患者风池、合谷、迎香穴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5 min,每天按摩2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锨针针刺护理:取患者的迎香、合谷、攒竹、肺俞和阳白进行耳穴针刺,先使用安尔碘对穴位皮肤进行消毒,之后按顺序对患者的所取穴位进行针刺,每个穴位停留15 min,1次/d,连续治疗10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生存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1)术后疼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VAS),满分为10分,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7分,重度疼痛为8~10分。(2)生存质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关系4个维度,分值和生存质量呈正相关。(3)患者满意度调查使用满分为100分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非常满意为80~100分,一般满意为60~80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1 h、4 h以及24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鼻窦炎作为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包括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两种,在发病时会造成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严重的还会引发眼眶和颅内并发症[4]。目前鼻窦炎术后患者的主要止痛方式为药物止痛和局部冰敷止痛,但药物止痛不良反应多,局部冰敷止痛效果不显著。中医缓解疼痛不但止痛效果明显,而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也不会有成瘾性和依赖性。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和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在鼻窦炎患者术后止痛护理干预中,中医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5~6]。

穴位按摩缓解疼痛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局部刺激,对经络进行疏通,从而达到强身保健和护体作用,对于多种疼痛也有显著的止痛效果[7]。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按摩穴位为迎香、风池以及合谷3个穴位,合谷穴和迎香穴都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对其进行按摩可以发挥镇痛清热和通利鼻窍的作用,对风池穴进行按摩可以发挥清热止痛通畅气血的作用。《医学真经》中提出,耳朵是十二经脉的终点,在该部位,诸多阴阳经脉都在次交并;《零数口问》中也表示耳朵是宗脉聚集之地。在中医全息理论中,耳和身体各个部分和脏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体全身信息也可以通过耳廓进行反映。对攒竹穴进行针刺,可以治疗视力模糊、目赤肿痛、眼睛疲劳等;肺俞穴有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局部炎症的作用。除此之外,肺俞穴还可以降低鼻腔内白细胞,对于机体免疫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鼻窦炎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机体迎香、合谷、攒竹、肺俞和阳白等穴位进行锨针针刺,可以机体功能状态,调节脏腑阴阳气血进行调节,改善平衡机体各个功能活动,从而达到安神通气、镇痛消炎的作用。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止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少,患者生存质量更高。

综上所述,在接受鼻窦炎手术后的患者中实施穴位按摩联合锨针针刺中医护理干预的镇痛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患者并發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灵草,戴晗青,常淑莹.心理护理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5):2329-2332.

[2]易俊媛.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医药,2020,27(4):149-150.

[3]任春妮,岳红娟.认知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认知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4):187-189.

[4]叶玉清.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术后疼痛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8):3447-3449.

[5]王艳秀,李笑雨,谢春艳,等.认知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124.

[6]魏甜甜.优质护理干预联合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18):169-170.

[7]叶玉清.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术后疼痛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8):3447-3449.

猜你喜欢

术后疼痛中医护理鼻窦炎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