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老年骨折出院后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1-06-10郝东梅吴范高飞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老年骨折

郝东梅 吴范 高飞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老年骨折出院后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较高,观察组出院后7 d、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ADL评分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开展延续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与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延续性康复护理;老年;骨折;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

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降低,骨质脆性较强,易产生骨折,使得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响较大。手术是常用治疗方式。因创伤、疼痛等因素,引起的疼痛与生理功能障碍,容易引起患者强烈的心理反应。经心理咨询师初期展开评估,老年患者各时期均会产生心理障碍[1]。若是空巢老年人,因缺乏亲人的陪伴,内心难免会滋生一种失落感,加上生理上的不适,内心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调查展现,老年骨折患者出院后由于年龄较大、自护能力不佳,容易引起二次骨折情况[2]。因此,患者出院后的干预也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出院后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60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6岁,平均(76.35±2.18)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5岁,平均(76.38±2.14)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行常规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指导患者饮食、休息,开展针对性干预;出院后定期开展电话随访,嘱咐家属相关事宜。

1.2.2 观察组

实行延续性康复护理。(1)建立康复护理小组。选骨科医师与科室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创建护理小组,护士长任职组长,经查询资料与临床经验,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制定康复方案,对康复期危险因素进行科学控制。小组成员严格开展护理方案,强化患者与家属的联系,对护患关系进行维护。

(2)康复运动干预。住院时,由护士被动活动患者关节,加速关节血液循环。按照患者恢复状况,逐渐从指关节、肘关节自全身关节训练,渐渐向轻度负重训练过渡,每次训练10~15 min,1次/d。指导患者家属在出院后,帮助患者被动对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舒缩进行活动和练习,各项逐渐开展。按摩肌肉,加速血液循环,避免肌肉粘连。在疼痛忍受范围内,鼓励患者做好肌肉放松训练,每日训练100次,同时进行踝关节活动。加强膝关节屈曲,每日5~6次,每次10~20 min。指导家属协助患者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恢复阶段避免外旋与内收,避免盘腿动作或下蹲,6个月后可去拐,患肢负重行走。

(3)心理支撑。指导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和关心,减轻患者内心的孤独与郁闷。从患者的一些细节了解其内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多給予患者鼓励,使患者感受到爱与关心,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基础护理。1)嘱咐患者家属为其铺设好床铺,维持清洁、干燥,依实际情况将上身臀部抬高,定时对背部进行拍打,对骨隆突处进行按摩,骨突处垫气圈垫起。2)加强营养,补充蛋白,多饮水,预防便秘和泌尿系统感染。3)告知患者家属保持房间空气新鲜,对地面做好清扫,鼓励多做深呼吸,帮助翻身拍背,加速痰液排出。4)告知家属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水肿、疼痛等情况,做好肢体按摩。

(5)牵引护理。1)选普通床:告知患者家属出院后选普通床休息,对股四头肌、臀肌进行练习。下地活动时家属做好监护工作,避免对肢体造成伤害,用三点步态,避免损伤。2)术后患肢外展位,抬高30°~40°,心脏水平功能位较高,可促进患肢静脉,牵引时需做好局部皮肤的检查,了解其是否受压,在腓骨小头位置垫上棉垫加强保护,避免对腓总神经造成损伤,预防垂足畸形的发生。3)指导叮嘱患者家属用75%酒精消毒骨牵引针眼部位,及时清理渗出物,做好感染的预防。

(6)疼痛护理。外伤后伤部位容易出现疼痛,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点、持续次数与时间,观察是否出血。发现肿胀时可将肢体抬高,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就医。多给予陪伴,与患者沟通转移其注意力。

(7)自我护理。护士通过微信指导患者家属,在其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加强自我护理,鼓励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重建功能,加速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在康复护理期间,将患者放在中心地位,利用电话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与家属对病情有深入的认识,并制定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对不识字的患者,责任护士可定期分环节当面讲述,告知其并发症与畸形的预防。

(8)出院随访。出院时给患者发放日记,定期进行随访与跟踪。第1个月每周开展1次电话随访,第2个月2周随访1次,指导家属改造家居环境,将门槛与地面障碍物拆除,铺好滑地板,卫生间装设扶手,装置坐便器,卧室床装置挡板,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随访时掌握其出院后的康复状况,及时探寻退行性病变状况,同时做好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包含锻炼时间、动作、主动性,总分100分,主要包括:完全依从:80~100分;依从:60~79分;不依从:<60分。依从性=(完全依从+依从)/总例数×100%。(2)在其出院时与出院后7d、1个月、3个月运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价生活能力,内容运动、自理、交流等,共10项,总分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能力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ADL评分比较

观察组出院后7 d、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代谢能力降低,骨质疏松且脆弱,因行动不便造成的骨折比比皆是。老年骨折较之年轻人更难愈合,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护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对老年骨折患者科学的护理不仅能促进骨折愈合,且可有效降低骨折伤口二次骨折的发生率。

延续性康复护理具有持久性、康复训练指导性,是实用性较强的护理方法,不仅延长护理时间,且护理范围得到扩大,不局限于住院期间的护理,患者出院后也可接受安全高效的护理模式,通过微信指导家属改造康复环境,陪同患者做康复训练,保障患者训练安全性,避免患者再次摔倒[3]。该护理模式强调的并非长期护理,而是帮助患者与家属提高自护能力,掌握更多的病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护士的指导与随访参加功能锻炼,加强自身疾病管理,加速康复。本研究通过对照分组探明了该护理方法对老年骨折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康復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延续性康复护理方法,综合室内户外护理,确保对老年患者形成全方位的护理。悉心陪护患者,不仅缓解患者孤独感,降低患者对再次摔伤的恐惧感,也增加了患者的亲切感,有效增强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且康复训练涉及心理、环境、饮食、肢体训练等多方面,家属督促患者坚持训练,提高了康复效率,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为老年骨折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训练护理可提高患者训练依从性,促进骨折康复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侯艳飞,熊欢欢,王静,等.延续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18):108-111.

[2]周娟.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老年骨折病人出院后康复锻炼依从性、跌倒风险事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24):4491-4493.

[3]赖细琴,王金,赖文秀.延续性康复护理在预防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2.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能力老年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