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

2021-06-09曹巧巧

学习与科普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曹巧巧

摘要:本文的主旨为深入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以及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文献探究为理论基础,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应从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发探究欲望促进思维培养、善用非常规解法拓宽学生思维等几方面入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实践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落后,多为教师在上边讲授,学生在下边记录,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课堂气氛凝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活动基本由教师主导完成,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资源过于局限不利于培养数学思维

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导致教学资源局限性很强,使学生的思维有所禁锢,学生很难将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存在认识片面的现象。很多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把数学学科当作应付考试的学科,学而无用又不得不学。在这种学习理念下,很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师水平有限不利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一些高中的数学教师缺乏专业化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往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也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从而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偏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也难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1]。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当人们对待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思维活动也会加剧,从而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思维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教学设计上应尽量体现趣味性,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中,关于《集合》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一下,我们班级里所有小个子的男同学符合构成合集的规则吗?我班级里个子最小的男同学符合构成合集的规则吗?”通过这种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把数学问题拉近到生活中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二)激发探究欲望促进思维培养

探究欲望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一种主观感受,与教师的灌输式教育不同,而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三数学必修5》中,关于《不等式》一章时,教师可以巧妙利用问题来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如“双十一期间,你喜欢很久的一双鞋子终于打折了,甲商家单件商品打八折,再全场打八五折;乙商家单件商品打八五折,再全场打八折;丙商家全场打七折,你准备去哪个商家购买呢?”高中学生现在很多都淘宝的老买家了,尤其对于这种有关优惠活动的问题,对于自己未来购物也极有帮助,所以很多学生的探究欲望都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主动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共同探讨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善用非常规解法拓宽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先决条件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打破思想上的局限性,才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去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三数学必修5》中,关于《等比数列》一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如何简便计算13+23+33+43+……+973+983+993+1003值”。如果按照惯用思维直接去计算的话,将是非常困难的一个过程,且很容易出现计算结果错误的情况,但如果掌握其中的规律,利用非常规的方式去解答,那么问题将会变得非常容易。这就需要学生要结合曾经学过的知识,充分发散自身的思维,从而另辟蹊径,创造新的解题方法来对该题进行解答,如把三次方变为二次方,再套用公式去计算,将会极大的降低问题难度。而着其中的思维活动过程,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发探究欲望促进思维培养、善用非常规解法拓宽学生思维等。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对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秦勇,陈洁.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2):35-36.

[2]孙永毅.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策略探讨[J].第二课堂(D),2021(02):70-71.

浙江金华六中 32100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