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6-09白珂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

白珂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201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农业部分的相关数据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情况和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生态系统存在过度开发和滥用生态资源、耕地质量低、农田土壤结构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改善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生态体系;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的命脉。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方面促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农业生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协调,这一问题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基本现状

项目组通过调研及查阅整理相关资料,根据统计年鉴中农业和国民经济相关版块的内容,对2015~2018年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得到的数据如表1。依据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5~2018年间,在十三个主产区中,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是最高的,四年总量达到27299.6万吨。排在第二的是河南省,四年总产量达到25186.8万吨。排在第三的是山东省,四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0107.2万吨。其余的十个省份总产量均低于20000万吨,粮食总产量最少的是辽宁和江西两个省份,均为8600多万吨,由此可见,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差别较大,当然这和各个省份的耕种面积及生态环境条件具有密切关系。谷物总量上看,产量较高的仍然是这三个省。从谷物类别看,稻谷产量最高的是湖南省,四年产稻谷10661.5万吨,再次是黑龙江省和江西省;小麦产量最高的是河南省,四年共生产小麦14275.1万吨,其次是安徽和河北,总体上看十三个主产区小麦产量差别较大,河南的产量远远高于其他省份,也足以说明河南在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小麦有效供给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玉米产量来看,黑龙江和吉林的产量较高,均超过了10000万吨,其次是内蒙古、山东、河南和河北,江西省玉米产量最低,四年总产量为56.9万吨,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大。豆类和薯类粮食作物的产量相比谷物类较少,豆类产量最高的是黑龙江,四年总产量为2357.9万吨,超过其他十二省四年总产量之和。薯类产量最高的是四川,四年总产量为2126.6万吨,远超过其他省份。

二、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基本现状

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主要包括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江苏和安徽等十三省。从区域分布上看,这一区域都是人口众多的省份,其中农村人口达到3亿多人,农业从业人口庞大,区域面积基本只占全国面积的1/3,但粮食产量却达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以上。基于农业生产模式的“粗放式”、“弱、小、散、乱”的情况,达到高产量,必定投入了大量生产要素,造成了农业生产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破坏,粮食生产的生态承载压力也越来越大。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保障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业生物正常生长繁殖的自然环境,基本上包括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空气、阳光、温度等。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目前总共拥有多达170多个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有达几百个的省级或者市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较多样,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总之,区域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原湿地泡沼密布,地下水储量丰富,有丰富的生物种类,完整的生态系统。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本身和农业外人类活动的种种原因,主产区的生态环境一直面临着很大的退化压力,虽然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以及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是连年增长,但人工造林与自然林在林相和林龄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森林生态总体上是处于退化状态的;对于平原地区,由于农户重种植轻养护,已造成相当一部分的土壤表层结构发生变化,“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都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层结构发生改变,农田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西部草原地区“退化、沙化、盐碱化”问题仍很严重也一直在加剧,草原生态的状况也不容乐观。

三、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的安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巨大,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经济社会的稳定。只有清楚了解这些区域生态系统存在的問题,才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和实施改善性措施。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和滥用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多年来,粮食主产区里耕地面积的增大是以侵占其他具有优等生态价值的土地类型为主的,例如,对林地、草地、湿地等的侵占,也包含有填湖造田、围海造田等对水地的侵占。这样降低了土地涵养水源的能力,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荒漠化,水生生物减少,湖泊对水的调节能力下降,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多发。

(二)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较低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总共有18.26亿亩,耕地质量划分十个等级,其中一级到三级是优等耕地,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27.3%;四级到六级是中等耕地,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44.8%;七级到十级是低等耕地,占全国总面积的27.9%。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耕地质量水平普遍较低。在一等至三等耕地分布区域中,粮食主产区占全国优等耕地面积很大,达到90%以上;而粮食主产区的七等到十等的低等地也占到全国低等地总面积的80%以上。可以看出,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三)淡水资源缺乏,利用率较低

淡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受限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水平,粮食主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农田灌溉方式粗放、简陋,灌溉中水的浪费比较严重。2018年,粮食主产区用于农业生产的淡水资源达到2451.6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3.27%,但依然显得不足,而且随着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用水会有一定比例转为工业、城市用水等,进一步造成农业用水资源缺乏。

(四)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农田的土壤结构和质量受到严重破坏

多年来,受限于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科学观念的普及,以及刚开始对化肥农药的认识不足,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中过量化肥和农药无法被吸收分解,直接污染了土地,破坏了土壤结构,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产品受到污染,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同时也使大量农田生物死亡消失,进一步对农田生态产生严重的不可逆的破坏

四、粮食主产区生态系统的改善措施

根据前面内容的分析,为了提升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的效率,提高粮食安全,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几个方面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系生态统的改善措施。

(一)加强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体系建设

我国应该依据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和粮食生产情况,在支农投入上进行适当调整。根据粮食边际产出效益,增加中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出。另外,也要持续改善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在粮食财政补贴上,应该规范综合性收入补贴,加强生产性专项补贴,更加完善补贴制度,这些支农政策制度将能够极大地促进市、县、乡农业政策的推行。

(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

近年来,我国粮食种植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出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然而这些结构的变化也会给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造成一定风险。所以,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情况来进行调整种植结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我国可以采用财政和进出口贸易手段,来进行优化不具有优势的玉米种植结构,积极增加一些品质优良的大豆种植,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充分利用每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来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三)兼顾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

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生产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农村劳动力转移、耕地资源减少、对周边地区废弃污染物的排放增多、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等。因此应该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提高粮食主产区的教育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保证粮食生产稳步进行。

(四)严格执行肥药双控政策,确保农业政策顺利实施

在保证粮食产量增长与质量安全的同时还应注意环境保护。一方面,提升人民收入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保证粮食质效双增,加强环境保护,不断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在这种状况下,我国要严守“肥药双控”政策,改变原本的以“高投入、高产出”生产形式,利用政策制度进行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经济生产建设中,以此来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设备,提高生产技术,积极提升灌溉和化肥农药使用效率。

(五)倡导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合作,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在政府、企业和高校合作过程中,利用优势互补,能够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财政部出台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就促进了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双方共同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指导和传授。但是农业本身具有收益低、风险大以及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所以很难获得政府以外的资源投入。因此,应该积极倡导政府、企业和高校这三方的合作,充分利用这三方资源来提高农业技术生产。

(六)创新绿色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出现了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会进一步的恶化。缓解此种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减少重污染生产,发展绿色农业。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之上,利用资本和技术来促进农业向绿色高效性转变。比如,改变生产方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农业的結合,实现农村和城市的信息、资金互通,积极倡导企业朝向技术型和规模型的转变。

(七)加强耕地治理与保护,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

通过休耕、轮作以及严格控制农药肥料的使用,对畜禽粪便、秸秆等这些废弃物进行及时处理,来提高耕地质量。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成本大大低于治理的成本,污染是一个持续问题。因此,需要提高治理与保护力度,进行长期的监控、保护和治理。在治理耕地问题时,要持续倡导环保意识,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年冬,李恒哲,李超,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11):1473-1480.

[2]赵昕,吴子龙,吴运东,张浩.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的现状与研究进展[J].农技服务,2019(03):95-96.

[3]陈东海.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J].河南农业,2016(10):23-24.

[4]李方利,丁孟春.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9(11):64-69.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9年度调研课题粮食主产区生态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SKL-2019-3530)。

(作者单位:郑州经贸学院)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
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对策探讨
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对策探讨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中国农业需避免落入产业化陷阱
云南省粮食安全视角下马铃薯产业发展
基于区域竞争视角的我国粮食安全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