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06-09张大道
张大道
摘要: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愈来愈频繁,有效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是当下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课题。在此背景下,ESP教学可以有效提升中职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本文简要梳理了ESP的内涵,分析了当前中职英语普遍存在的问题,着重探索了ESP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有益于推动中职ESP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 ESP ESP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愈来愈频繁,实用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而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依然是很小一部分的人群。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元化世界发展的潮流,切实提升中职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是当下中职英语教育的一大课题,中职英语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近几年在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及推广应用,赢得了教育专家的广泛认可。ESP教学根据学生及职场的特点把基础英语教学、课程内容与未来的工作情境有机融合起来,教师根据学生未来的岗位英语技能需求培养学生相关的语言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这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总体规划和要求不谋而合,是深化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ESP及其教学模式内涵
ESP显著的特征是将英语当成一种交流工具和手段,在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助推专业学习的效果。ESP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强调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将所学的英语有效应用到相关的工作岗位中,继而达到英语交流与应用的目标。
ESP教学是一种定位鲜明、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以学习基础英语的交流应用为前提,同所学专业紧密联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不搞模式化,按照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学过程等,提升学生语言技能,使学生更好地适用就业后的工作需要。
教师在ESP教学中必须明确学生所学专业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并且明确英语语言的应用环境,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需求分析,对预期使用的语料进行搜集整理,形成教学语块。
三、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学校在英语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地创新与实践,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中职英语教学仍存在教学模式僵化、学生英语基础差等方面的问题,中职英语教学亟待有效改革。
(一)教学模式僵化
英语是一门听、说、读、写、译相结合,互动性很强的学科,而现阶段中职英语教学仍采用单一教学模式,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如学生单纯背单词、教师简单分析书本知识等,缺乏课堂互动与情景拓展。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到中职生的实际就业应用需求,无法实现中职英语的育人目标。
(二)学生基础普遍薄弱,英语水平良莠不齐
中职生的词汇量较少,对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较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较差;中学阶段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好英语缺乏动力和热情。教学中发现中职生普遍认为英语对未来的工作岗位不会有重要的影响,于是,很多学生在上英语课时不认真听讲,认为只要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毕业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中职英语课一般每周只安排两课时,仅仅依靠课内那点时间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也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学生都使用同一本教材,导致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英语学习效果当然不好。
由于师资缺乏,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大都担任多个班级的英语教学,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于是,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了懈怠心理。
此外,中职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晨读课上基本听不到琅琅读书声,导致英语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考评目标不科学且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中职学校对中职生ESP的考评缺乏多样性,多采用笔试,形成了中职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沿袭普通高中的考核模式,简单粗暴地通过所谓的标准化试卷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显然,这是不科学的,是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相悖的。
四、基于ESP对中职英语教学的探索
将ESP引入中职英语教学,是对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是一项融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方式等系统的创新工程。
(一)牢固树立ESP教学理念
ESP的教學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英语需求进行分析,探索“教什么”“如何教”,教师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制定教学大纲,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创新课程与教学设计。
ESP教学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以服务学生的专业发展为宗旨,巧妙利用英语教学环节,深化英语实践活动,助推学生对所学英语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二)提升ESP教师素养
由于ESP教学要在特定教学环境中进行,ESP教师不同于传统的英语教师,要兼具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对于ESP课程所服务的行业或者领域的专业知识也要有所掌握。
为赢得学生的欢迎,他们必须拥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为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平等合作的探究伙伴,ESP教师对其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敢于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创新。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对专业技能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实际的专业工作经历,只能在课堂中肤浅地解读专业知识。ESP的发展方向迫切要求中职教师务必关注学生专业发展的动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需要将用户需求作为设计教学的基础,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丰富专业英语的知识结构,提升ESP素养。
ESP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工学结合队伍中去,与学生一起感受实际的工作场景,积极向一线师傅深入学习专业技能,熟知相关的专业操作规程,与学生一起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胜任教学,满足学生的ESP需求。
ESP教师应积极与专业教师合作,不断创新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有效弥补ESP教师在专业方面的不足,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在教学中,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又巩固了专业知识。
(三)创新ESP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中职英语教学应牢牢把握中职生人才培养的方向,以ESP为主、基础英语为辅的课程设置格局。有学者认为,将教学视为人才培养的过程,依靠教学对象的体验和实践操作使教学活动运行起来。通过ESP教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素养的新型专业人才,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号角,是每个中职英语教师肩负的新型历史使命。
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参考依据,在情景中交流互动,再现丰富多彩的英语交流内容;结合不同的语境,帮助学生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英语流畅性和准确性,引导学生不断提高ESP的综合素养。
ESP课程教学设计开发要综合考虑社会、学校、专业及学生的英语水平等因素,以培养目标为准绳,以真实性为原则,以满足学生的专业成长为立足点,突出针对性与有效性;采用任务驱动法,模拟仿真教学法、情景演绎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设定的目标场景中应用真实的语料,在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任务中展现ESP的应用性,让学生体验ESP功用的魅力。
ESP课程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要区别对待,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法,模拟仿真教学法、情景演绎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呈梯度地进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活动掌握某一特定的知识、思维和交际能力。
(四)创新“教”与“学”的考评内容
在ESP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需求进行客观分析,引导学生在仿真的语言情境中学习。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需求,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手段,营造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将英语的技巧(如交际、沟通、理解、合作等)有效融合到教学的过程中,并作为考评标准。
在ESP教学中对学生“学”的测评,也应创新评价方式。在评价学习效果时,不能仅仅考查学生基础英语的掌握情况,重心应放在对学生英语工作能力的评估;在考核内容上,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将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工作思维和语言应用的结合上,着重考查学生的ESP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沟通、理解、计划、执行以及管理等能力。
因此,ESP的测评应该在情景中完成,可采用模拟仿真、小组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合作积极性与问题总结归纳能力、特定语言环境的应用与应变能力,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评价的全过程,以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重点,不断创新评价方式和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提升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岗位需求的能力。
五、结语
ESP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及职场的特点把基础英语教学、课程内容与未来的工作情境有机融合,教师根据学生未来的岗位英语技能需求培养学生相关的语言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吹起新时代中职英语教育发展的号角,必将推动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8393.
[2].瞿云华.ESP教学与Content-based Approach[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49.
[3].龙芸,吴军莉.专用学术英语课程在大学英语阶段的教学研究:意义、途径和实践[J].山东外语教学,2012(4):6772.
[4].朱梅萍,沈忆文.外语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ESP研究,2010(1):81.
[5].李汶璟.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5(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