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ECMO与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2021-06-09李凤月
李凤月
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菏泽 274300
临床上,心源性休克是一种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是某些原因致使患者的大面积心肌出现缺血坏死的症状,对心脏的泵血功能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心输出量骤减,机体终末的器官因此出现功能障碍〔1〕。据研究发现,约4/5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诱发因素都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十分高,临床上的发生率约在85%以上,患者的生还率比较小。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抢救过程比较复杂,要配备好结体外膜肺氧(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等机械,以便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患者生存的可能性〔2〕。本文拟总结分析结应用ECMO与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进行治疗的PCI术后出现心源性休克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9例。纳入标准〔3〕:①按照中华医学会的标准,确诊存在心源性休克的患者;②表现出明显的末梢循环供血不足(如四肢发冷等)症状的患者;③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即患者的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不超过60 mmHg或其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幅度>30 mmHg(1 mmHg=0.33 kPa);④尿量低于正常水平[即0.5 Me/(kg·h)]的患者;⑤对血容量进行补充无效的患者;⑥知情同意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4〕:①对IABP置管存在禁忌证的患者;②其他外界因素而导致心源性休克的患者;③存在主动脉夹层,且较为严重的患者;④处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对照组男38例,女31例;年龄29~54岁,平均(37.5±3.3)岁。研究组男39例,女30例;年龄30~56岁,平均(37.0±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入院治疗后,首先给予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及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在与患者家属完成沟通后,给患者进行IABP治疗,对其冠脉供血状况进行改善。若在1 d后,患者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胸闷症状出现好转,并且血压回升,在完成术前检查2 d后,在全麻状态下,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完成手术后,给患者进行IABP及气管插管操作,之后,返回心外ICU,若患者的血压比较稳定,则仅让患者给血管活性药物即可。如果在完成手术后的第2天,患者的血压出现降低的症状,且达到最低标准65/35 mmHg,这时就要对患者服用调升血压的药物,并且对其血容量进行补充。患者的血压如果无法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乳酸的含量升高,则需给患者采取ECM0进行辅助治疗,同时对血小板进行动态监测〔6〕。在进行辅助治疗3 d后,停止ECMO治疗,在进行辅助治疗7 d后,停止IABP治疗。在第9天对患者的呼吸状况进行检查,如无呼吸困难的症状,则将气管插管拔除。在对患者进行ECMO、IABP联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①供氧护理。术后,要对患者提供足够且适宜的氧,70%氧分压为最佳状态。每班对患者进行双肺呼吸音听诊,留意患者是否存在啰音,保证患者通气顺畅;对患者术后的呼吸幅度、频率、胸廓运动进行观察,要注意患者是否发绀;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设置,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将数值设置成最小值,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分别设置在8~10 ml/kg、10次/min、40%,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肺萎缩,可将其呼气末正压保持在5~10 cmH2O。在对患者应用呼吸机时,要严格在无菌的条件下完成所有的操作,防止患者发生与呼吸机相关的肺炎〔7〕。②循环系统护理。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密切的观测。使循环保持在稳定的状态,维持灌注压的充足,并且在输血量、速度及输液量等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患者出现负担加重而无法承受的现象,同时,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留意患者是否存在心功能衰竭的趋势,将患者体内的血乳酸值作为标准来对其组织灌注进行评价〔8〕。在对患者应用ECMO治疗期间,可以在满足患者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供氧的基础上,让其心肺器官有足够的休息空间,尤其是在ECMO治疗初期。应用ECMO进行治疗时,要对患者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辅助治疗,药物的给药浓度、方式要特别注意,血压也要在护理人员的观察范围内,预防患者出现血管痉挛的症状〔9〕。置管液中不存在糖的成分,因此要留心患者体内血糖的变化,在治疗前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要对其进行高糖支持,同时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检测,频率为1.5 h/次,血糖水平达到稳定状态后,减少检测频率。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频率为3 h/次。
1.3 观察指标
1.3.1心电图观察指标〔10〕具体的内容:治疗后患者静息时心电图的T波恢复正常,原ST段出现下降的趋势,ST-T之间的变化幅度减小;有效:治疗后患者静息时心电图的T波有较大幅度的恢复,缺血性ST段有所降低,但变化的幅度有限;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不存在明显的变化或者出现恶化的现象。以显效及有效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1.3.2生活质量观察指标〔11〕采用SCL-90量表对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估测,评分1~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该方面的症状越严重,无该症状,则该症状的评分为0,其评分内容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敏感、恐怖、躯体化及焦虑等。
1.3.3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急性肾衰竭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率、再发心衰率及病死率的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率、再发心衰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率、再发心衰率及病死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状况比较
研究组心电图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状况比较〔n(%)〕
2.3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SCL-90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2.4 患者风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临床因素的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IABP再置入及急性肾损伤是患者病死的重要风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患者风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3 讨论
IABP即主动脉球囊反搏通过股动脉穿刺在患者的动脉中放置特殊的导管,导管中的球囊最后会位于患者肾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两者之间,在心电图的控制下,当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时球囊会充气,提高患者的舒张压同时提升其灌注压,心肌氧供由此增加。当患者的心室收缩时球囊排气,减小心室在射血时受到的阻力,降低心脏的耗氧量,使患者体内的氧供、氧耗处于平衡的状态〔12〕。患者的心脏灌注压增压,对其本身的心力衰竭进行纠正。IABP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应用IABP对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救治,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善,对患者梗死区的灌注进行有效恢复,尽量缩小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范围。IABP、ECMO相互配合,加上相适应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大幅度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组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率、再发心衰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上述观点进行证实。但是作为一种新技术,应用IABP患者存在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有研究表明,患者可能会出现球囊破裂、栓塞等,其预后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在对患者应用IABP后,给患者进行ECMO辅助治疗,这样可以使其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得到有效补充,ECMO的辅助会使患者体内血浆乳酸值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下降,用药也会逐渐缩减至安全的剂量范围内,出现病变的心脏也能得到更好的休养〔13〕。有研究指出,在应用ECMO后,患者的脱机率高达69%,其与IABP相互配合,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除了对患者进行上述的护理,IABP、ECMO治疗后的护理还有其他要注意的护理事项。体位、患肢护理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护理措施。在患者进行IABP、ECMO治疗的期间,让患者仰卧,对其自主活动进行限制,对患者的局部进行定时的按摩,保持患者的床单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应用气垫床以减少其发生压疮的概率。在对患者进行放置ECMO时,会无法避免地出现远段肢体供血,按照2 h/次的频率对患者的下肢温度、颜色、感觉、动脉及其动脉脉搏进行观察〔14〕。减少患者屈髋及屈膝的次数,避免其体内球囊管因此出现打折,注意约束患者达到保护的目的,以免管道发生移位。术后的特殊护理,使得患者的恢复能够有效进行,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组心电图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证明术后的进行相对应的护理是有效的。在完成ECMO管的拔除后,注意患者此前插管位置的弯曲度不能大于35°,保证其肢体功能正常,同时要对其拔除点进行包扎,弹力绷带的松紧度要适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踝泵训练,减少其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引流管的护理也是十分关键的一项护理干预方法。部分患者在手术后的出血量会比较多,在给其使用止血药物后,需要对引流管进行挤压,促进管内血液的流动,减少其内部血凝块带来的影响,保证引流管的通畅〔15〕。对于心包引流管,在完成手术后的前8 h内,要按照15~30 min/次的频率对其进行按压,随后是按照30~60 min/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术后1 d,按照1~2 h/次的频率进行按压。引流管的护理,能够减少疾病对患者的致残率,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CL-90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可以给出证明。护理人员要将引流液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温度以及量)考虑在内。若引流液的颜色为鲜红色或者是引流管的温度较高,则需警惕患者是否为动脉出血,立即对治疗人员进行统治,准备对患者进行二次开胸;如果引流液的量突然出现增多,减少的状况,且按压引流管无明显的作用,患者可能出现了急性心包填塞,马上通知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
对患者进行术后心理护理同样必不可少。由于心源性休克存在病情反复、多次手术的可能,患者每次处于濒死的感觉会使其心情紧张,出现焦虑不安的状况,加上陌生的环境,加剧患者内心的恐惧,极有可能出现术后抑郁的情况。这不仅使患者在心理上遭受折磨,还会影响其术后的恢复工作,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给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抚慰患者的心灵。
综上所述,在对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ECMO、IABP联合进行治疗,并且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措施,能够大幅度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