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陪伴在儿童手术病例全麻苏醒期躁动防控中的作用
2021-06-09孟琳
孟琳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麻醉恢复室 264000
全麻苏醒期躁动系常见度较高的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并发症类型〔1〕,发生率达11%~56%,如不加防控会对患儿苏醒期生命体征的稳定性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甚至可导致患儿手术切口开裂的严重不良后果〔2〕,对于儿童手术病例的术后恢复极为不利〔3〕。患儿术后对于麻醉复苏室环境及人员的紧张、烦躁、恐惧及应激反应等是其苏醒期躁动的主要诱因,现行常用的音乐疗法、影音动画播放等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儿麻醉复苏期的情绪〔4〕,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其对陌生环境及人员的恐惧与不安全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麻醉复苏护理领域工作人员探讨〔5〕。本文拟探讨亲情陪伴在儿童手术病例全麻苏醒期躁动防控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儿童病例9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2~5岁,②发育正常,③未并存精神系统病种、其他遗传性病种,④接受静吸复合全麻,⑤ASA分级在1~2级,⑥父母为照顾者。其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3.68±1.3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5例。两组儿童手术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于麻醉前禁食、禁饮6 h,术日晨接受麻醉诱导,待其睫毛反射消失后行静脉通路开放,术中通过笑气、氧气及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效果,行双频谱脑电图值监测维持于40~60,术毕前30 min行芬太尼2 μg/kg静滴以防术后疼痛,麻醉清醒拔管后送至麻醉复苏室观察护理。对照组入复苏室后接受常规血压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由麻醉医护人员陪伴直至完全苏醒,接受医护人员的心理安抚,观看影音动画行注意力分散,复苏护士对患儿复苏期病情改变、不良反应等行密切关注,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医师并提供密切护理配合,监护时长为20 min,Aldrete评分≥9分者由麻醉护士护送返回病室。试验组在对照组儿童手术病例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亲情陪伴复苏,具体实施方式为:①术前访视时对儿童手术病例的父母行专项沟通,就麻醉复苏期躁动概念、发生率、发生机制及危害性进详细讲解,说明父母亲情陪伴对儿童恐惧的特有控制效果,展示麻醉复苏室环境设备图片,使患儿父母对复苏期躁动形成初步认知与心理准备,知晓自身在患儿复苏期躁动防控中的积极效应,对亲情陪伴情境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与试演,告知父母麻醉复苏期可能出现的除躁动外的其他不良反应类型及处置方法,强调在亲情陪伴复苏时如出现上述问题请遵从医护人员指示保持安静与配合,以免影响医护人员有效处置。②术日父母陪同护送患儿入室,然后于家属等待区耐心等待,麻醉医师于手术结束前呼叫父母提前进入麻醉复苏室。③父母入室后在麻醉护士指导下按其术前访视时所学习的内容完成洗手、穿隔离衣、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消毒拖鞋更换等必要活动,接受麻醉护士检查,确保满足消毒隔离要求。④儿童手术病例麻醉清醒拔管送入麻醉复苏室后,父母即刻对其行语言安抚及皮肤抚触,轻声而肯定地告知患儿父母就在其身旁陪伴,有任何问题父母会帮其有效解决,使患儿深刻感知父母的存在,得到强有力的情绪安抚与心理支持,降低其一苏醒便置身于陌生环境及人员状态下出现高度不安的恐惧感,避免因情绪激动难以安抚所致的意外伤害事件,患儿在父母亲情陪伴20 min且符合出室标准后于麻醉护士及父母陪同下送返病室。
1.3 评价方法
两组儿童手术病例均于干预前(入麻醉复苏室即刻)与干预后(出麻醉复苏室前)接受麻醉护士的下述评价:①以改良耶鲁焦虑量表〔6〕为工具对两组儿童手术病例心理焦虑程度施加评定,该量表含五大维度(精神状态与觉醒状态、情绪表达与语言、对父母依赖程度)合计项目22个,各项目所对应分值不同,(项目分值/最高可能分值)/5×100×22,分值越高提示该手术儿童病例焦虑感越严重。② 以儿童苏醒期躁动评分〔7〕为工具行躁动程度评定,合计条目为5分均为5级评分,嗜睡、呼之不醒计为1级,清醒、安静合作计为2级,可安抚的哭闹计为3级,烦躁、剧烈的不能安抚的哭闹但无需制动,计为4级,烦躁不安、定向力丧失、需采取按压制动措施计为5级,上述各等级对应为0~4分,各项目分值之和计为总分(0~20分) ,分值越高提示该手术儿童病例躁动愈严重。③观察记录两组手术儿童病例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率,包括喉痉挛、恶心呕吐、剧烈咳嗽及呼吸道梗阻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儿童观察病例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试验组手术儿童观察病例干预后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儿童观察病例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手术儿童观察病例干预前后躁动评分比较
试验组手术儿童观察病例干预后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儿童观察病例干预前后躁动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手术儿童观察病例干预后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率比较
试验组手术儿童观察病例干预后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儿童观察病例干预后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率比较(n),〔n(%)〕
3 讨论
焦虑躁动系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最常见不良反应类型〔8〕,一旦发生不但会致麻醉复苏时间延长〔9〕,而且存在引发切口开裂及出血、窒息等严重不良后果的高风险,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可使手术患儿处于更优良的术后苏醒条件与环境状态之下〔10-11〕。儿童处于身心发育未成熟期,置身于陌生环境人员及术后疼痛刺激状态时,自然会产生孤立无助、高度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情感反应〔12-13〕,如反应过于强烈则会引发其生理功能紊乱、行为障碍,镇静镇痛类用药虽具备术后疼痛缓解效应,但亦可能引发术后恶心呕吐甚至呼吸抑制问题而延长复苏时间。多项研究指出,儿童病例对于父母存在强烈依赖感,医护人员无法代替父母角色,医护情感支持难以达到父母情感支持的高度与有效性〔14〕,故而本研究尝试在儿童手术病例麻醉复苏护理中应用父母亲情陪伴法,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采用亲情陪伴法对儿童手术病例全麻苏醒期躁动加以防控,可显著改善手术患儿焦虑情绪,降低躁动程度与麻醉复苏期不良反应率。究其原因,患儿手术清醒后立即可看到父母陪伴于身旁,接收到来自于父母的轻声安抚及熟悉的皮肤抚触信息,获得父母肯定的安全维护承诺,如同平时置身于亲切熟悉家庭环境与温馨家庭氛围之中,使其不会对复苏室环境人员产生陌生恐惧感,不再情绪激动地哭闹寻找亲人怀抱庇护,亲情渴望与安全期待均得到高度满足,故而可于麻醉复苏期维持较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对疼痛及其他刺激的应对力与耐受力,术后焦虑与躁动的风险因素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与改善,并受益于焦虑与躁动的有效防控而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韩爱玲〔15〕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亲情陪伴法具备较好的儿童手术病例躁动防控效应,但也存在不少实践性问题,故需于实施中注意以下事宜:①部分儿童手术病例父母心理素质相对不佳,简单护理问题即可引发其焦虑状态,使其可能在亲情陪伴时出现不理智的影响复苏护理处置的行为,故需对父母做好预先教育与沟通,在术前访视期先行亲情陪伴注意事宜的指导,构建护患间信任关系,对复苏室医疗环境、器材设施等行图片展示,使患儿父母对亲情陪伴环境有初步认知,就患儿可能于麻醉复苏期出现的喉痉挛、呼吸抑制及气道梗阻等不良反应行预先告知,教会父母异常生命指征的正确识别方式以及简单易行的急救技能,协助患儿父母提高陪伴信心,促进其正确陪伴行为模式的形成。②儿童手术病例在麻醉复苏期处于病情瞬息万变状态,故无论父母是否在旁陪伴,麻醉护理人员均应对患儿口唇面色呼吸等加以高度关注与严密监测,确保其气道通畅度,必要时提供翻身叩背/吸痰等护理,监护仪报警处于持续开启状态,备齐备好医疗急救器材,以便及时发现与随时处理应急情况,确保复苏安全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