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用UPS的设计与选型要点

2021-06-09吴朝祥周桂存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性线市电工频

吴朝祥,周桂存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仪征 211900)

UPS的供电原理是当市电正常时,系统会将市电的交流电经整流—逆变—整流后供负载使用,同时给蓄电池进行浮充;一旦市电发生异常时,储存于电池中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负载,当逆变器故障时,UPS可以切换到静态旁通供电,使负载继续得到电能。

1 工业级UPS与商业级UPS的选择

在使用环境方面,工业级UPS因其使用环境差,现场或存在灰尘、高低温、高海拔、潮湿等情况,其防护等级一般高于IP31,而商业级UPS防护等级一般低于IP20。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中,工业级UPS散热风道与电气部件隔离,防止灰尘落入电气部件,关键部件经过“三防”处理。

在设计方面,出于对现场负载恶劣的考虑,工业级UPS在电气材料选型时,耐受过电压的能力一般设计为2~3倍额定电压,耐受过电流的能力一般设计为2~2.5倍额定电流,能够承受剧烈的负载波动冲击,抵御和消除各种电网电能质量带来的问题。使用寿命8~10年,但是实际使用年限通常远高于此。

所以,在一般的化纤化工企业中,因负载小且感性负载相对较多,运行环境较差,控制室无人值守无需考虑噪音等问题,一旦负载失电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安全后果,建议选择工业级UPS。但是随着UPS技术的进步,行业间隔的模糊,在许多领域工业级UPS和商业级UPS也有交叉使用的情况。

2 工频机与高频机的选择

工频机指整流-逆变后,再通过升压(隔离)变压器输出,其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高频机通常由IGBT高频整流器,再通过直流升压回路后再经逆变器输出,其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图1 经典工频机拓扑结构

图2 高频机拓扑结构

在功能及商业上,高频机和工频机各有优缺点。总体说来,工频机控制电路简洁高效,可靠性高,但体积大,重量大,噪音偏高,价格高。高频机电路稍显复杂,可靠性比工频机低,单输入功率因数高(省电),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价格便宜,一般化工化纤企业选择工频UPS较多,其详细比较见表1。

表1 工频机与高频机优缺点比较

3 UPS输入输出变压器的配置

根据系统的不同需求,输入输出变压器的设置位置不同,通常可在以下四个位置设置:旁路输入端设置变压器A,整流器输入端设置变压器B,逆变器输出端设置变压器C,UPS总输出端设置变压器D,详见图3。

图3 UPS输入输出变压器配置图

3.1 变压器A、B

变压器A和变压器B作为旁路侧和主电源侧的输入变压器,他们可抑制共模电压干扰。在电源系统中,因三相不平衡使中性线通过电流而产生电压降,导致N线和PE线间存在着电位差。部分电力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的信号电压往往只有几伏,过大的电压降形成的压差会导致相关设备无法工作,该电压降称为共模电压干扰。输入侧变压器将电源与UPS隔离,其二次绕组相当于新的电源给负载供电,则中性线与PE线间的电位差在此处又从0 V开始,可有效地降低共模电压干扰。

同时,变压器A、B还能抑制配电系统的3次谐波干扰。使用三角-星接法的隔离变压器,可以抑制UPS负载中荧光灯、电动机等产生3次谐波较多的设备对上游配电系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UPS负荷相对市电容量很小,该影响可忽略不计。

3.2 变压器C

变压器C为逆变器输出变压器,在采用可控硅整流、IGBT逆变方式的UPS中,其主要作用为改变系统接地形式。由于全桥变换器经过逆变器后输出回路不带中性线,所以在UPS逆变器的输出端增加“△-Y”隔离变压器,便可在UPS输出侧增加中性线,改变系统的接地形式,以满足负载要求。

该变压器还有提升输出电压的作用。市电经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源,采用SCR整流、IGBT逆变的UPS,400 V直流电源经PWM脉宽调制后,相电压只有180 V。为满足单相220 V负载要求,需增设变比为1∶1.22的输出隔离变压器。

3.3 变压器D

UPS在逆变器及旁路的共同输出端设置一个变压器D,从原理上看,可以起到市电与UPS负载的电气隔离作用。但实际上,由于该隔离变压器没有被旁路,当该隔离变压器需维修时,系统不得不断电,另外,变压器的阻抗会影响到UPS对负载供电的稳定精度,因此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其他措施实现供电的电气隔离。

4 变压器的隔离作用

从UPS的原理图中可以看出,UPS的供电回路由整流、逆变及旁路回路组成。只有将 UPS中的整流、逆变及旁路回路全部进行电气隔离,才能完全做到UPS输入与输出的电气隔离。

采用SCR整流、IGBT逆变方式的UPS,其变压器C的设置原因和要求已经在前文叙述,且该变压器必须紧随逆变器设置。另外,还可在旁路输入端设置隔离变压器,以达到旁路回路电气隔离的目的。其中,对于旁路输入端设置的隔离变压器,要做到静态旁路及手动旁路同时隔离,则需在其共同的输入端设置隔离变压器A,该隔离变压器的变比为1∶1。接线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设置A、C变压器起到隔离作用的接线图

对于整流装置及逆变装置都为IGBT元器件的高频UPS,其已有DC/DC升压环节,故输出侧无须加装升压变压器。采用了双IGBT的UPS,逆变器输出端已带有中性线,可以满足对负载供电的要求,故隔离变压器C也可选配。

如前文所述,为了抑制共模电压的影响,可以通过隔离N线来实现。为了输出线电压380 V、相电压220 V,工频UPS必须安装变压器C,但是当UPS转静态旁路、维护旁路时,在此过程中不能断N线,所以当旁路电源没有隔离变压器时,系统N线与负载N线连在一起,输出隔离变压器起不到隔离作用。接线方式如图5所示。

图5 未设置旁通隔离变压器接线图

参考DL/T 5136—2012《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设计技术规程》10.2.15条规定:UPS输入、输出侧应装设隔离变压器,对应图3中的变压器A、B、C。另外,该条文解释介绍了四条输入输出变压器的优点,可供同行参阅。

N线与PE线之间的电位差称为“零地电压”。“零地电压”高于电子信息设备允许值时(一般“零地电压”应小于2 V),应采取措施。

输出为TN系统的UPS配备隔离变压器D,可有效降低“零地电压”。原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8.1.10:当输出端中性线与PE线之间的电位差不能满足电子信息设备使用要求时,宜配备隔离变压器。对应图3中的变压器C或者D。

同时注意,选择隔离变压器的保护开关时,应考虑隔离变压器投入时的励磁涌流。

5 UPS整体更新方案

如图3所示的UPS系统图,当UPS发生故障或者需要整体更新时,许多重要负载无法得到供电保证,给生产稳定带来影响。有专门文章在针对此类UPS整体更新时提出的“倒送电”方案,比较可行,不再赘述。[1]

随着近年UPS故障的出现,技术人员进行不断探讨,提出的外加“检修脱机旁路”的UPS系统,如图6所示。该UPS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检修脱机旁路开关1Q12将UPS整体脱开,进行检修或者更新,给生产稳定带来重要保障。

图6 有检修脱机旁路的UPS系统

6 UPS中性点接地问题

相关规范规定,配电系统既可采用接地方式,也可以采用不接地方式,根据负载对电源要求确定。不接地系统可以提高负载的供电可靠性,接地系统可以满足特殊负载厂家对电源接地的要求,同时降低零地电压。UPS主电路为接地方式时:(1)旁路带隔离,UPS输出N线与市电N线电气隔离,因此输出N线与PE线连接,并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UPS之后仍为接地系统;(2)旁路无隔离,UPS输出N线与市电N线直连,UPS输出N线不再接地,UPS之后仍为接地系统。[2]

部分DCS厂家对220V电源有接地要求,如ABB、FOXBORO公司。当DCS电源需要零线接地时,可以将UPS配电系统零线接地或在DCS增加隔离变压器,在隔离变压器二次侧实现接地。

采用IT系统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如国内CPR1000堆型核电厂明确UPS采用不接地系统,并设置绝缘监察装置在一点接地时报警。当热工电源为一路不接地、一路保安电源接地时,某些快速电源切换回路,不能正确监测电压造成切换失败,这种情况可考虑采用接地方式。

综上,UPS输出N线是否需要接地,应根据UPS的接线形式、可靠性等选择,并综合考虑热工系统对电源的要求确定。

当UPS负载为单相220 V交流负载时,三相输出的UPS就不能采用IT系统。当三相输出UPS采用IT系统时,正常情况下,只要中性点即N线的电位不超标,UPS的220 V负载能够正常运行。但是,当发生一相如A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的B、C相对N线的线电压升高为380 V,此时接在B-N和C-N的220 V负载全部烧毁。如图7所示。[3]

图7 IT系统配出中性线后呈现的各种电压

ICE强烈建议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系统(IT系统)不配出中性线,然而输出380/220 V的IT系统如不配出中性线,将无法取得220 V电源。IT系统一旦配出中性线,中性线发生接地,但又不能及时发现,变成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TT系统),非常危险。

7 结 语

介绍了工业级UPS的主要特点和分类,从如何做好UPS的电源隔离以及接地等方面,对其设计和选型提出方案,建议化工化纤行业选择工业级UPS,对技术人员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中性线市电工频
数据中心中压供电系统自动投切实例研究
三次谐波对电能计量及中性线的影响
三相四线电能表中性线烧毁的原因和预防
浅析工频过电压故障研究
四极断路器的选用
浅议交流工频耐压试验
双轴太阳能跟踪与市电互补的路灯控制系统
可穿戴式工频电场测量仪的研制
采用云采集技术的市电互补光伏控制系统设计
配电线路中性线断线的原因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