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畜禽养殖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建议

2021-06-09严志雁陈桂鹏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畜禽养殖人才

严志雁,丁 建,陈桂鹏,梁 华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200)

畜牧养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准确地获取、处理畜牧养殖信息,并将信息有针对性地传递到养殖技术员手中。在畜牧业生产、管理、营销产业链全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要求[1]。吴萍等[2]在调研农机合作社信息化现状及需求时分析了影响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魏同洋等[3]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获取和支付意愿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李瑾等[4]通过调查构建了休闲农业园区(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曹晓林等[5]在调查分析江西省农机信息网络现状时提出长期发展农机信息网络的主要措施及对策。滕光辉等[6]指出智能传感器技术将成为推动畜禽设施精细养殖进步的底层驱动技术,兼顾畜禽福利和生产性能的动物拟人化智能调控技术和策略将是未来畜禽养殖的发展方向。

江西省是家禽养殖大省,2019年禽肉产量75.90万t,家禽养殖产值193.50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22.67%,而猪肉在家畜养殖中的比例高达75%[7]。为促进畜牧养殖业结构调整,提高畜禽养殖企业的生产效率,笔者对江西省畜禽养殖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调研,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企业应用计算机能力、人才队伍、信息技术需求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全省智慧农业[8]发展和畜禽养殖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于2020年8—10月对江西省的12个县(市、区)开展电子问卷调查,中部区域包括南昌县、丰城市、吉水县、进贤县、新余市渝水区,北部县区包括共青城市,南部县区包括泰和县、遂川县、大余县、兴国县,东部县区包括南城县、抚州市临川区。调查对象为行政区域内30家畜禽养殖企业或合作社。调查问卷经过汇总整理筛选,最后得到26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86.7%,对于有疑问的数据通过走访、电话回访形式进行了核实和修正。

1.2 样本情况与数据分析方法

调查的养殖企业或合作社中,人数最少的仅6人,最多的达3 004人,可代表不同规模的养殖企业,为分析全省畜禽养殖企业信息化现状提供有效支撑。调查数据运用WPS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调研数据包括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企业应用计算机能力、人才队伍、信息技术需求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

由表1可知,调查对象中有80.77%的养殖企业接入了互联网,15.38%的企业有自建机房和服务器,表明养殖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互联网与软件方面,此次调研通过智能手机开展电子问卷调研,表明调查对象都能通过智能手机上网完成调研。调查结果(表1)还显示,53.85%的企业通过互联网采购原材料,65.38%的企业进行了互联网销售,53.85%的企业采用信息系统管理日常生产。

表1 各养殖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

图1 各养殖企业拥有计算机的情况

由图1可知,3.84%的养殖企业没有计算机,42.31%的养殖企业有1~5台计算机,11.54%的养殖企业有6~10台计算机,42.31%的养殖企业有10台以上计算机。

在采用物联网设备监测指标信息方面,有50.00%的企业拥有物联网环境监控设备(表1),这些企业的设备中有84.62%可以监控空气温湿度信息,76.92%有视频监控信息,15.38%能监控有害气体含量(图2)。

图2 采用物联网设备监测的指标及所占比例

2.2 养殖企业技术人才情况

如表2所示,在调研的26家企业中,人才的学历集中于大专学历,平均每家企业为42.15人,百人以上企业的大专以上学历平均人数为109.88人,百人以下企业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13.50人,百人以上企业大专以上学历的平均人数是百人以下企业的8倍,说明高学历人才集中于百人以上企业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也集中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所有企业可操作电脑的平均人数为43.50人,可进行网络产品销售的平均人数为6.92人,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调查企业中已经较为普遍,特别是在产品销售方面应用较广。

表2 各养殖企业拥有的技术人才的学历和技能层次情况

2.3 信息渠道和信息系统情况

2.3.1 养殖企业的信息获取方式及需求 由表3可知,企业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有政府组织的培训、参观学习、网络查询和书本学习。参观学习仍然是企业技术人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占比38.46%;政府组织的培训班仅占19.23%,表明政府培训班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网络查询占比26.92%,表明网络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表3 各养殖企业获取信息的方式及其占比

由表4可知,在最需要信息类型的多项选择上,有84.62%的企业选择了市场销售信息、88.46%企业选择了补贴政策类信息、73.08%的企业选择了饲料兽药等市场信息、38.46%的企业选择了养殖技术、23.08%的企业选择了天气信息。养殖企业最急迫需要的是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信息,例如市场销售信息、补贴政策类信息等。

表4 各养殖企业对信息的需求及其占比

2.3.2 不同人员规模的养殖企业信息系统情况比较按照企业人员规模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人数分别是10人以下(6家)、10~49人(8家)、50~99人(4家)、100人以上(8家),不同人员规模的养殖企业信息应用情况见表5。所有养殖企业都认为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管理、采购、销售作用巨大,开展互联网销售及建有门户网站的养殖企业主要集中在10人以上企业;有自己的服务器、局域网以及企业管理系统的全部是10人以上企业。

表5 不同人员规模的养殖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占比 (%)

3 江西省畜禽养殖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系统尚未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

农业企业采用信息系统开展日常经营已经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购买、作业市场信息获取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例如80.77%的企业从互联网获取信息,65.38%的企业拥有自身网站,53.85%的企业从互联网采购原材料,65.38%的企业开展互联网销售。但是仅有53.85%的企业拥有生产管理信息系统,10人以下企业没有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所有受调查的企业均没有财务、人事等管理系统,说明企业现有信息管理系统仅覆盖企业基础的采购、销售系统,没有涉及企业运营管理的方面。

3.2 缺少专职信息技术人才

虽然养殖企业都认为信息化有益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但在信息化投入方面各有不同。从表2中可看出,高学历人才集聚于规模化企业中,高学历人才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把握能力大幅提高。大型企业重视对现有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也有少量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仅22.7%的企业有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其他均为兼职。在小型养殖企业中,能够掌握信息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匮乏,没有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要开展网上交易就非常困难。

3.3 企业对信息化项目投资的直接效益预期过高

从信息需求数据(表4)分析可知,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最想得到的是政府补贴政策信息,其次是市场销售信息,这反映出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产出具有强烈敏感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政府推动是养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这符合当前小型企业居多的基本农情,信息化建设主要靠政府项目支持;另一方面,影响企业经营者引入信息技术的核心问题是该项技术能否带来直接收益,对信息化需求也侧重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信息,而信息化项目的回报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上,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这种观念影响了企业对信息化项目投资的积极性。这也表明江西省养殖企业还处于通过市场销售求生存阶段,没有达到通过养殖技术更新或管理技术更新等研发来推动企业发展的阶段。

4 推动江西省畜禽养殖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 发展农业信息系统,畅通农业信息传递渠道

突破农业产销信息系统对接数据标准,研发中小企业与市场主体的信息对接技术,整合农产品流通全流程数据,形成生产端、需求端、配送端综合运用信息系统,指导农业生产主体开展订单农业,助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研发个性化智能推送技术的农业信息资源多网发布系统[9]。

2020年3月,中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10],具体内容就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4G和宽带覆盖到村。依托现有资源,开展面向农业企业的云服务,建立农村大数据中心,搭建提供各类信息的平台,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以及气象信息。向从事中长期农业市场预测分析的中介企业开放政府数据,让中介企业指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

4.2 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农业技术人才梯队

为缓解企业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需求,培养精通农业和信息化技术的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强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等各类公益培训项目对从事畜牧养殖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重点进行计算机知识、电商网络信息平台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等培训。二是要支持高等院校设置相关专业,扩大本科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模。积极开展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11],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加强政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工程创新基地、实践实训基地。

4.3 做好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转变经营管理观念

大多数农业信息化项目不能产生直接效益,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产品库存、降低原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周转速度等方面[12]。推动畜禽养殖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实施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采用信息技术管理企业人、财、物和业务量等资源,真正从战略层面有效控制管理成本。通过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从注重外部市场信息的采集转向注重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集成,进而依据供应链理念实现内部生产、原材料市场、销售市场的业务协同。

5 结 论

畜禽信息化是通过提高畜禽出栏率、饲料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来提升养殖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13]。信息化是发展智慧畜禽养殖的必经之路,也是建设数字乡村战略的需要。江西省在畜禽养殖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从以下方面努力:(1)大力发展实用性强、效率高、操作简单的养殖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一批适用于中小养殖企业的农业信息技术,提升养殖企业管理能力;(2)联合各类培训组织开展培训,大力培训农业信息化人才;(3)做好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转变经营管理观念。

猜你喜欢

畜禽养殖人才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人才云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