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双链”融合培育研究
——以大庆市为例
2021-12-07付启明郝胜远
林 红,付启明,郝胜远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不断破除影响农村发展的人才瓶颈制约。2019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分别指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双创”基地,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人力资本汇聚到一起对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1]。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都离不开对高素质的农民[2]。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创业的主体,也是农村科技创新的主体[3]。新时代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重在“培育”,既有“培”也有“育”。然而,以往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很多研究和“培育”工作主要集中于培训方面,注重于“培”,而忽略了“育”。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大庆市拥有规模化、集约化、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优势,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难以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大庆市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步伐。因此,大庆市应从主导产业优势出发,依托产业发展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通过技能培训和理论培训的方式,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指导培训以及产业布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良性成长,从而打造“产业链”和“培养链”相结合的“双链”融合培育路径,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和“育”联系起来。因此,深度融合“产业链”和“培养链”,发挥“双链”融合培育的合力,是大庆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
1 “双链”融合培育的内涵和意义
1.1 “双链”融合的内涵
“双链”融合是指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将“产业链”和“培养链”深度融合。“产业链”是指挖掘农村主导产业优势,打造农村产业链,以农村产业平台为载体,依托农村产业链,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贯穿于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整个生产过程,从而根据生产需求,对各农业主体和农业经营者分时段、分类别、分专业进行针对性培训。“培养链”是指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对各农业经营者或经营主体,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指导、跟踪服务、管理,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发展孕育成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从“传统意义”的农民到现代农业经营者的转变。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双链”融合发展,即:以农村产业为基础,分时段、分内容、分专业对农民和各经营主体进行针对性、时效性培训、指导、服务、教育、管理,帮助其成长,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从而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农村市场的需求。
1.2 “双链”融合的意义
“产业链”与“培养链”相结合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往观念上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表现形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围广而笼统,只停留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程的培训阶段,很难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快速转型提供长期的动力支撑。新型职业农民的“双链”融合培育模式,能够将其理论培训、产业发展、田间操作、跟踪指导、服务管理联系起来,加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联系。同时,“双链”融合培育,不但能够依托优势产业赋予农民、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头人和骨干等农业经营主体最具时效性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理论,使新型职业农民掌握更多的生产要素,助力农业产业增收;还能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指导和管理,培育出实用性技能水平高的技能型人才和职业劳动者,培养其发展成为具有“富脑”的现代化农业从业者。要鼓励并支持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自主创业,使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和优化。
2 大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机制不健全
新型职业农民首要在“培”(培训),重在“育”(培养发展)。而受当前现代大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紧迫性需求,大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完成了培训工作,新型职业农民掌握了部分生产技能,或是接受过有限的理论培训,无论从观念上还是从身份上,未能真正转变为职业农民。
大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刚开始起步,尚未制定明确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大多数职业农民教育和培训机构未按照人才要求进行培训,也未与农业院校、涉农组织进行有效合作,“离农”倾向较为严重。在培训课程和专业设置时,仅仅以培养生产型农民为主,忽略了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内容的培训,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混乱。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式缺乏科学性,培养内容不合理。在培育方式上,大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仅仅按照班级和科目分配,培训覆盖面不广,大部分课程是以精英培训的模式开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普通农民的全面开放,削弱了普通农民对第一手信息的掌握。在培训内容上,由于农民层次的多样性、知识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需求不同,需要具体分析,有正对性的开展培训,找出最适合的培训方式。然而,大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只进行了传统的农业技术培训,重视农业理论的灌输,却忽视了农民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培训后农民在现实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仍然找不到解决办法,导致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缺乏相应的实践性、先进性和针对性。
2.2 产业载体支撑力度有限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提供了大量的新型工作岗位,扩大了整个群体,是新型职业农民“双链”融合培育的重要平台和基础。然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充分,导致产业链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新型职业农民适应新业态、新技术、新企业模式能力的提升。
农业龙头企业等社会和企业力量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社会实践、创业孵化以及指导服务的能力有限,培训手段也限于常规方式,企业间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协调对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尚未形成[4]。
农业产业园、农业经济开发区、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缺乏农村电商、产业技术等新型综合咨询机构,缺少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平台,不能及时解决农民在使用农业高新科技时遇到的疑问和困难,难以为科技培训注入新的动力。
2.3 培育资源丰富但发力不足
虽然大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的资源丰富,但是缺少资金投入和师资投入。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培育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的需求方式也逐渐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导致了当前的资金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资金投入过于单一,缺乏吸收社会资金和商业资金的合理政策,发展资金严重短缺,仅仅靠政府扶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的进一步发展[5]。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师资培训方案,授课老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有所差异,有的老师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的老师则讲得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进而影响培训效果。
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的模式较为单一,没有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推广平台。新型职业农民的传统培养模式主要是现场课堂演讲与讲座,参与的人数较少,资源整合能力弱,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求,然而基层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手机等新型培育方式难以实现,需要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对信息平台规模和质量的要求。
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的培训主体相对单一。政府是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的供给主体,主要由政府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来担任,其次从农业高校和农业研究机构中选派专家进行演讲,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自媒体直播培训。这种状况不能有效利用和发挥全社会的资源优势,不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的健康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双链”培育受到农村现实发展状况的制约。大庆市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地区范围广,地区差异大,受教育的水平不一样。因此,不能笼统地集中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使得农村培训资源不能批量共享。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双链”融合发展措施
3.1 需求导向,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农民新型职业培育的个性化需要日益突出[6]。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适合不同层次农民的培育方法。首先,可以提高培育教师的门槛。教师进行课程讲授前,要对其进行考试,主要考察讲课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可以集中从技术、运营和管理上培养教师。第三,可以邀请高校的专业教授加入培训教师队伍,提高培训教师的整体实力。
以实用性为导向,优化培训课程。培训前,可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其培训需求。随后根据调查结果,将培训分为多种类型和层次。生产经营型的培训课程,应以经营管理方面课程为主,可以与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现场讲学试验点,使参加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对生产经营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将提高专业能力作为职业技能培训过程的重点,按照不同专业合理安排相应课程。培训机构应该注意实际应用性,在培训结束后,不仅要进行考核,还要组织实践,通过实践来弥补不足。社会服务型的培训课程,应以农业机械等服务为主,致力于将受训者培养成具有较好服务能力的专业化服务人员。
改进培训模式,创建多元化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长远战略规划,考虑培训后的实际问题[7]。培训机构应根据培训后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需求变化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面对不断更新的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可以定期开办技能提升班,扩大和补充参加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面,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
3.2 产业支撑,搭建产业链载体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链中的上下游环节,促进产业升级,让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能够融入农业产业链中,并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具备一定的能力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发展为导向,使其能够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要注重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提高新型专业农民农业生产效率和加工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注重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传授新型职业农民关于农产品销售和营销的技巧,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销售能力,加强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的速度,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加快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将互联网运用到现代农业中,农民能够时刻通过手机和其他媒介了解相应农业信息,也可以从互联网中了解最新的农业政策,学习农业知识。同时,“互联网+农业”还可减少农产品与消费者的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交易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缩短流通时间,拉近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互联网能够促进农业发展,但互联网的应用要求新型职业农民能够熟练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应当增加电子设备使用说明和互联网基本常识的课程,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使新型职业农民能够熟练应用电子设备。例如:建立农产品公众号、农产品网站等,或者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
3.3 主体推动,新绿领全程参与
加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推动作用,强化培育主体。尽管培训机构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力量,但是随着培育需求的不断上升,也需要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发挥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培育体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导,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新绿领”[8]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绿领”人才。要根据参加培育人员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育计划,建立并完善培育标准,设立考核制度,考核通过后,可以给予证书。
加强农村管理人员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带头作用。可以选择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等作为第一批次学员学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课程,在其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后,可以从中选拔优秀学员对未参加过培育的普通农民进行培训。虽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仍有部分人员存在排斥情绪,不愿加入其中。为扩大培育范围,可以发挥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等实践型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未参加培育的农民进行学习,以提高其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