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提升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研究

2021-06-09

苏区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省域能级赣州市

曾 光

提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赣州市具备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和政策优势,但亟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为此,赣州应聚焦强化综合承载、综合经济、科技创新、开放枢纽和文化引领五大功能,加快形成与省域副中心相匹配的城市体量、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力,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赣州市地处赣粤闽湘四省边界的中心位置,是江西的南大门和面积最大的设区市。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赣州市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2016年,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再次提出,把赣州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并于2017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2021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再次强调,推进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如何加快提升赣州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是新时代推动赣州市乃至江西省“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区域中心城市。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有关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中心地理论、城市体系论和增长极理论等。1933年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中心地理论,将比中心级等级体系较低等级的地区视为副中心城市。(1)[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著,常正文、王兴中译:《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1950年美国地理学家邓肯(O.Duncan)在《大都市社区》中首次提出“城市体系”理论,该理论认为副中心城市在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中地位仅次于主中心,承担着本经济区的某几项重要职能,对周边地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美]罗德里克·邓肯·麦肯齐著,张汉娇、叶涯剑译:《大都市社区》,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版。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边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3)[法]佛朗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我国省域副中心城市概念最早是由湖北省社科院学者秦尊文于2001年提出,他认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王俊、马海彦认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在省域经济发展中充当着“副班长”的角色。(4)王俊、马海彦:《区域合作: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19—121页。韩民春等人和李春香分别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功能条件对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分析。(5)参见韩民春、曹玉平、白小平:《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1期,第84—91页;以及李春香:《城市群视角下我国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以湖北宜昌市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12第1期,第50—52页。周勇认为省域副中心建设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创新,并提出了省域副中心建设空间协调的基本思路。(6)周勇:《省域副中心建设的空间组织关系及其协调》,《求索》2021第5期,第170—178页。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学者对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研究成果不算充足,特别是关于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的理论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亟需开展专门研究。

一、近年来赣州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主要成就

自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赣州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并取得明显成效。

1.综合实力加速迈上新台阶。从总量规模来看,2020年赣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45.2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15年13.82%上升至2020年14.19%,经济总量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由2015年的第101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66位。从增长速度看,“十三五”时期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分别比全国、全省高出2.5和0.6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领跑全省;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多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详见表1)。从发展质量看,赣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国字号研究院所实现零的突破,连续四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第一名。

表1 “十三五”时期赣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72805.93408.32320.892956720183170.28459.51351.523216320193466.05485.52399.383482620203645.20491.03503.0337031年均增速8.2%6.8%8.8%8.2%

2.省域副中心城市架构基本形成。2020年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982.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赣州市中心城区规模持续扩张,2013年南康撤市设区,2016年蓉江新区设立、赣县撤县设区,目前形成了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五区联动”发展格局,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02平方公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区域性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研创新中心、教育高地、医疗养老中心和文化旅游“红色圣地”六个区域性中心建设初具雏形,区域中心城市地位逐步显现。2020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79.40亿元,实现货物出口总额420.61亿元,旅游总收入1413.9亿元,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1.94万人。

3.中心城区首位度显著提高。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58.81万人,集聚了全市近1/3的常住人口,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区集聚的态势明显。2020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474.05亿元,占全市比重的40%。中心城区集聚了全市最优质的金融、科教、医院和对外开放平台等先进发展要素。例如,集中了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区域性知名高校,设有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稀金(赣州)新材料研究院、青峰药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39个区域重点实验室,建有综合保税区、国家物流枢纽等国家级战略平台。章贡区金融商务总部经济区汇聚了193家金融机构,蓉江新区金融商务聚集区规划建设中,中心城区成为赣州市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主阵地。

4.城市宜居品质明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公共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城市功能与品质稳步提升。中心城区实现10分钟便民生活圈医疗服务基本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连续四年荣获国家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山水林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高达76.23%,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全省最低,全市水质综合指数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位列全省前列,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赣州黄金机场成功开通国际航班,顺利迈入中型机场行列,成为江西省第二个国际空港。昌赣高铁通车运营,赣深高铁加快建设,高铁新区核心骨干路网基本建成,成功跨入“高铁时代”。已建成迎宾高架、东江源高架、创业路高架、飞翔高架、客家大道西延高架、赣南大道快速路6条高架快速路,“四横六纵”快速路网加快形成,成为全省建成快速路网最长的“高架城市”。赣州国际陆港为核心的口岸建设不断推进,赣州综合保税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序推进,轨道交通一号线、三号线建设规划已完成初步方案研究。

二、制约赣州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的主要因素分析

尽管近年来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综合实力较强的周边地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相比、与建设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要求相比,赣州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相对不足,严重制约其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1.城市综合承载力亟待提升。城市体量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中心城区是城市的“聚集汇”和“辐射源”。赣州市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城镇化率较低,并且中心城区能级较低。从综合经济实力看,2020年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645.2亿元,低于河南洛阳(5128.4亿元)、湖北襄阳(4601.97亿元)、湖南岳阳(4001.55亿元)和安徽芜湖(3753.02亿元)等中部省份省域副中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第66位。从城镇化水平来看,2020年赣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55.31%,既低于芜湖(72.31%)、洛阳(64.98%)、襄阳(61.66%)和岳阳(60.66%)等中部省份省域副中心城市,也低于全国(63.89%)和全省(60.44%)城镇化率平均水平。从中心城市能级看,2020年赣州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分布为202平方公里和258.81万人,远未达I型大城市标准,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影响力较弱。

2.现代产业体系亟待优化。目前,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赣州市三次产业比例虽然已由2015年的15:44.1:40.9调整至2020年的11.4:38.1:50.5,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现代产业体系与省域副中心城市不相匹配。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的核心和基础。目前,赣州市主导产业体系中,除了家具制造和稀土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外,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都较小,制造业总体不大不强,特别是缺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骨干企业。2020江西民营企业100强中,赣州市只有青峰药业、赣州开源科技、虔东稀土3家,远少于南昌市(32家)、宜春市(25家)和上饶市(14家)。

3.科技创新引擎作用亟待加强。近年来,赣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成就,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较弱,对全市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辐射带动力相对不足。从科技创新主体来看,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6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00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2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6个百分点。从研发投入来看,全市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虽逐年增加,但企业R&D平均经费支出较低。比如,2020年赣州和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R&D活动单位数相近,而赣州市R&D内部经费支出仅为芜湖市的三分之一。企业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企业科技创新盈利能力偏弱。从创新人才看,赣州市各类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乏,人才供求矛盾突出。

4.开放枢纽门户地位亟待提高。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的南大门,近年来赣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但对外开放程度和层次相对较低。2020年全市出口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420.6亿元和21.66亿美元,分别仅占全省的14.45和14.83%,远低于人口和面积占全省比重。开放型经济对全市GDP贡献率不高,外贸出口品牌知名度低,缺乏新增长点,“走出去”企业规模较小。开放平台数量多但其质量不高,作为江西省首个综合保税区的赣州综合保税区结构和功能尚不完善。

5.文化引领功能亟待增强。近年来,赣州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不足。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主营收入356.16亿元,实现增加值66.41亿元,但其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9.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赣州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旅游总收入也在中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中拥有比较优势,但也存在高等级景区数量不多等问题,国家5A级景区和4A级旅游景区分别只有1个和16个,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洛阳则分别有5个和27个。

表2 2020年中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主要指标

三、加快提升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的对策建议

要加快提升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提升赣州市规模能级、产业能级、创新能级、开放能级和文化能级,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加快提升城市规模能级,打造全国重要的高能级大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增强城市发展能级,首先是要做大城市面积和人口规模,特别是要增强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1)高标准做好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抓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推动空间高效集约、产业合理集聚、人口有序集疏。按照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公园城市、人民城市等先进理念,科学编制赣州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江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加强城市空间战略研究和管理,研究建立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科学划定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通透性。(2)增强中心城区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遵循“三山五水一带七绿廊、两核五轴十心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推进“五区一体化”。高品质建设蓉江新区,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高水平打造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水东片区城市发展新地标,高位推动上犹撤县设区、信丰撤县设市,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经济、做畅路网、做优功能、做美环境,增强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发挥城郊片区的传承梯度作用,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深入推进瑞兴于“3+2”经济振兴试验区、会寻安生态经济区、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等区域增长极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联动发展。优化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千方百计吸引本地高校大学生留赣创新创业就业,以及引导周边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加快做大中心城区人口规模。(3)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品质。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把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标准,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加快推进功能性区块、标志性项目、地标性景观建设,深入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城市更新行动和城市体验试点,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快建设一个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安全舒适的现代文明城市。加快补齐城市道路、市政、地下管网、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持续提高城市净化、序化、亮化、美化水平。

2.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发展能级直接决定区域综合经济功能的能级。为此,要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赣州市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1)坚定不移实施新型工业化主战略。做大做强“两城两谷两带”主导产业,全力将现代家居首位产业早日打造成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纺织服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5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着力建设世界级永磁生产基地、国家级家居研发制造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智造、医药健康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2)加快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没有服务业大的提升突破,就不可能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突破。要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培育壮大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创新创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提升电子商务、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积极培育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康养健康中心和品质消费中心,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3)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赣南数据湖、江西信息安全产业园、章贡数字产业园、蓉江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二期、阿里赣州中心、北斗时空大数据科技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建设区域性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打造“一江两岸三片区”革命老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以融合为主线的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创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标杆城市。

3.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级,打造全省主要创新策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全省主要创新策源地。(1)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建设,建成集创新研究、成果应用、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型国际研发平台,创建稀土新材料国家实验室、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争取院地联合设立产业研究院。加快推进赣州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赣州稀金科创城、启迪科技城、国家高层次人才科创园等重大平台建设,推动更多国家级“大院大所”落地赣州。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和乡镇试点,加强市级创新平台建设。(2)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广运用择优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试验首席科学家制度,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争在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中医药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重拳打造一批“国之重器”。(3)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落实企业研发活动优惠政策,推进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示范应用,探索首购首用风险补偿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知识产权强市。(4)打造人才高地、教育中心。坚持人力优先发展战略,支持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建设和申报全国乃至世界“一流学科”,支持独立学院转设为公立本科高校,支持赣南医学院更名为大学、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10万名大学生留赣南”行动计划。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发展理念,更多采取柔性灵活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组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4.加快提升开放枢纽能级,打造高水平内陆双向开放高地。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用好用活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赣南苏区机制,实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高水平内陆双向开放高地。(1)畅通开放大通道。加快黄金机场三期建设,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强化赣州国际陆港功能,争取开通“粤赣欧”班列。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赣州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赣州水运码头、高铁货运码头等“区港联动”、多式联运,加快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力发展枢纽经济。(2)搭建开放大平台。率先复制推广我国自贸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改革开放先行政策,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突出赣州综合保税区和赣州国际陆港一类口岸的引领作用,建设未来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赣州片区的核心区。加快中国(赣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升赣州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首位度,积极争取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建设中国(赣州)脐橙交易平台和赣州(国际)木材交易平台。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探索建设“两国双园”,探索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赣州产业园。(3)深度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利用毗邻粤港澳区位优势和江西省支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政策优势,强化湾区思维,常态化开展“粤企入赣”活动,加快建设赣粤产业合作区南康片区和“三南”片区,建好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打造“湾区+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典范。

5.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能级,打造全国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对城市而言,既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文化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坚持用文化引领城市发展,发挥文化“放大器、孵化器、加速器”功能,彰显城市魅力。(1)打造全国革命文化传承标杆区。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挖掘,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瑞金红色故都等重大项目建设,组建长征文旅联盟,办好瑞金干部学院,深化与南昌、井冈山、韶山、龙岩等地红色旅游研学合作,建设全国知名红色研学教育基地。(2)彰显历史文化鲜明特色。加快阳明文化公园、阳明湖景区等项目建设,办好阳明文化节和学术论坛。推进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实施“江南宋城”创国家5A级景区提升工程,加强宋代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江南宋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快塑造能充分展现历史文化风貌的传统空间形态。(3)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围绕“一核三区”发展格局,加强文旅融合,发展优质旅游,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培育高品质旅游线路和高等级旅游品牌,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推进长征沿线城市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争取将“红军长征论坛”上升至国家层面举办。依托良好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大上崇、会寻安康养产业区,加快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康养、温泉康养等业态,建设康养综合体,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基地。(4)提升赣州文化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一批红色文化、宋城文化、阳明文化、客家文化标志性项目。用好客家围屋、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古陂“蓆狮”、石城灯会、赣南采茶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响“客家摇篮”品牌。用好瑞金“共和国摇篮”、于都“长征出发地”、兴国“将军县”等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打响“红色故都”品牌。提升赣南脐橙、赣南油茶、赣南蔬菜等农产品品牌价值,办好家具博览会、脐橙节、旅游文化节、客家美食节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活动,推动赣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省域能级赣州市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开州:提升能级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赣州市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一带一路”提升“开放能级”——厅局长谈当前陕西经济热点
打造高能级科创体系 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弟弟会爬啦
江西省初步建成教育省域网骨干网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三乐文学社
光谱、能级和能级图的理解和应用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