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机遇的偏爱
—— 访女高音歌唱家程桂兰

2021-06-09李华盛

歌唱艺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桂兰音乐会歌剧

李华盛

程桂兰,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副团长、艺术指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军旅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曾主演民族歌剧《党的女儿》,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现代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先后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第五届中国金唱片奖”、“第六届全军文艺会演”表演一等奖、“全国戏歌大赛”金奖、“第二届国际音像博览会”歌曲金奖等。受聘担任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以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歌剧展演”“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比赛”等专业表演赛事的评委。

她演唱的多首声乐作品收录于专业声乐教材,成名曲《太湖美》于2002年被确定为无锡市市歌,先后出版数十张不同风格的演唱专辑。近年来,程桂兰在许多文艺团体和专业院校讲学授课,并执导排演了民族歌剧《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和众多民族歌剧经典片段,为中国民族歌剧艺术的发展传承做出了贡献。

由国家大剧院复排的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于2021年7月隆重上演,反响热烈。和许多热情的观众一样,歌唱家程桂兰两次来到剧场,观看了全部主演阵容的表演后,她有感而发地写道:“一部经典作品30年了,经久不衰,心情特别激动!由衷地感谢创作这部剧的编剧和作曲家们,感谢当年的各级领导,也感恩30年前他们把我从南京调到总政歌剧团,才有了主演这部经典剧目的机会,圆了我的歌剧梦……”

上一次查阅程桂兰的资料,是因为写作声乐教育家杨家洵教授的访谈,在程桂兰多个版本的履历中,都可以看到她与这位授业老师的交集。几年过去,当时间来到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歌剧《党的女儿》新版上演前夕,我和乐评人赵世民先生一起开始了与歌唱家程桂兰的对话。

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诞生于1991年,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而排演,创作班底集中了当时全军最优秀的创作与表演人才。正是在这一年,程桂兰奉命进京参加《党的女儿》的排演,成为饰演该剧女主角田玉梅的主要演员。至今,她出演这一角色已近30年,截至2015年,其个人主演场次已超过300场。

进入总政歌剧团之前,程桂兰是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我问:“程老师,当年是什么机遇让您从‘前线’来到‘总政’的?”程桂兰说:“1991年,太湖发生特大洪灾,那年全军的抗洪救灾表彰大会在我们南京军区举行,军委各部委首长都出席会议,并观看了专门排演的抗洪文艺晚会。晚会后,军区首长向总政首长们提议,‘能否第二天观看我们前线歌舞团独唱演员程桂兰的独唱音乐会?’总政首长爽快地答应,‘要得,看!’于是,我们团连夜装台,第二天下午我和乐队合练了一下,晚上就演出了。好在我不久之前刚演完这场音乐会,与乐队、舞美、伴舞演员的配合都很默契,音乐会进行得顺利而圆满。几天后,我就接到通知,让我进京进入歌剧《党的女儿》剧组,当时这部戏还在排练阶段。”一纸调令,让程桂兰一头雾水,也让她所在的单位深感出乎意料,临时加演的音乐会本意是向上级领导展示、汇报,却直接造成了尖子演员的“流失”。

主演《党的女儿》(1992)

程桂兰说:“当时我们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前线话剧团在全军乃至全国都是相当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文艺团体,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东进序曲》、电影《柳堡的故事》、舞蹈《水乡送粮》《再见吧妈妈》,歌曲《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战士第二故乡》等经典作品举不胜举。当接到调入‘总政’的通知,我是既激动又不舍,更觉得意外。后来我才了解到,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当时《党的女儿》剧组需要尽快找到一位饰演女主角田玉梅的B组演员。首长看完我的独唱音乐会,认为我的形象、演唱(能力)、表演(能力)等都符合条件,于是当场就定了下来。”

这场让程桂兰迎来人生转折的音乐会,其实是她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深造后的汇报音乐会,经过了精心准备。程桂兰说:“我(1980年)转成歌唱演员以来,就一直跟我们团、跟上级领导申请,我说‘我现在成了独唱演员,还是(过去)唱评弹的声音,我要学习、要深造,我要上音乐学院!’领导回复,你这样(唱)挺好,老百姓很喜欢,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你看某某某到音乐学院学了以后全‘毁’了,变得不是他了……就这样磨了很多年,都没有机会进地方的音乐院校学习。一直到1987年,解放军艺术学院面向军队艺术团体招收第一批大专生,我再次提出参加考试,领导还是不同意。我就和领导说,‘您让我试试,如果考不上,我就再也不提要求了,一定好好工作。’结果就考上了。所以1987年到1989年,我到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先后师从杨家洵、金铁霖两位老师。我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踏踏实实地每周上两堂专业课,老师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上完课就认真‘消化’,和老师配合特别好。两年下来,我在声乐技术上有了质的提高,也积累了丰富的曲目。1989年学习结束回到南京,我就打算举办独唱音乐会,1990年准备了整整一年,1991年演出。这场音乐会,我的中心思想就是汇报学习成果,向我们军区的首长汇报,向我们的指战员汇报,也向江苏的父老乡亲们汇报。音乐会一连开了五场,在南京,当时非常轰动。”

我问:“音乐会上您唱了哪些曲目?”程桂兰说:“音乐会的曲目,我是有设计的,包括整个音乐会的创意都是我自己想的。我希望这场音乐会能雅俗共赏,跟其他音乐会要有所不同。确定好曲目类型后,我先跟舞美队长、乐队指挥等同事交流,对灯光、舞台布景、音乐配器等方面提出我的具体想法。说到曲目,我觉得音乐会一开场应该是江南风格的作品,比如《太湖美》《茉莉花》《拔根芦柴花》等,这组作品就表示‘我从江南来’,也是大家熟知的我的一些代表作,柔美而亲切。第二部分,我觉得反差要强烈,要让观众感到出其不意,甚至感到震撼。什么样的震撼?学术上、艺术上、技术上,全方位的震撼。(第二部分)一出场唱什么你知道吗?《乱云飞》!”赵世民说:“《杜鹃山》里柯湘的经典唱段,特别有难度!”程桂兰说:“哈哈,全场(观众)都愣了!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作品有反差,观众反应才强烈呀!后面是《恨似高山愁似海》(歌剧《白毛女》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歌剧《江姐》选段)……”

独唱音乐会(1991)

翻开这份1991年程桂兰音乐会的节目单,曲目信息占了整整两大版,分为“水乡情韵”“南北回流”“远方之恋”“歌剧采英”“幽兰情愫”五个板块,共计65首(每场音乐会从中选择部分曲目演唱,并未完全固定)。对应的作品类型有江苏民歌,戏曲、曲艺唱段,地域性民歌(江苏以外地区),外国歌曲,民族歌剧咏叹调和当代创作歌曲。与其说这是一场音乐会的曲目单,更像是一本《程桂兰演唱歌曲集》的目录,而且罗列出来的数十首歌曲,都是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用于登台表演的作品。程桂兰说:“当然,相对于我掌握的曲目,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在我观看的百余场独唱音乐会中,这是第二位在节目单上详尽列出“个人曲库”的歌唱家,另一位是在2017年举办博士毕业音乐会的雷佳,两场音乐会相隔26年,两位歌唱家也成为各自年代民族声乐艺术领域的标志性人物。

我问:“音乐会的成功,让您突然获得了演出歌剧的机会,而第一次演歌剧,就是接手分量特别重的女一号,碰到过困难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水泥企业正逐渐与国际接轨,大量外资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涌入,给我国水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我国的水泥企业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如何改善水泥质量,怎样从根本上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等。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实施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将ERP与工程项目管理相互结合、整合利用,可以使企业运行集成化、管理持续化,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2015年主演《党的女儿》

程桂兰说:“有个小故事,我上课时常给学生讲。刚到剧组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就是看准备首演的演员们排练,回到宿舍就是自己背谱子、反复练习表演。乐队合乐时,到了女主角的唱段我就轻声地跟着唱。过了一段时间,唱段唱熟了,表演也基本掌握了,我做好了随时参加排练的准备。有一天,团里通知大家全剧音乐联排,乐队、合唱队、角色演员全部到位,一个也不能少。恰恰那天女主角(正选演员)有事,来不了。为了不影响排练,团领导当场决定让一直在场下观看的我试试,临时顶替女主角参加排练。天呐!这哪是可以随便试的?这么大一部歌剧,全剧音乐联排,我连一次乐都没合过,怎么可能说试就试呀?但这是团领导的要求,关键时刻,也不能打退堂鼓呀。我只好战战兢兢地答应说,‘好——好吧。’当时真的没想那么多,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我就上去唱了。从第一场到第三场,凡是有女主角的唱段,包括独唱、对唱、重唱等,全都拿了下来,没有任何差错。合完三场后,中场休息。”

主演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

程桂兰接着说:“这是我在总政歌剧团的第一次亮相,似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和议论(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从没有参加过正式排练)。休息过后,团长和指挥又通知我说,‘下一场你把麦拿掉。’啊?大乐队加合唱队,我唱民歌的嗓子叫我把麦拿掉?我当时都傻了,有些委屈地问指挥‘为什么?’他说,‘我们想听听你的真声(指不用话筒的声音)!’我只好摘下胸麦。我当时想,拿掉就拿掉,反正前三场下来很顺,没出错,自己还有点儿信心。然后开始第四场,从《生死与党心相连》《天边有颗闪亮的星》一直到最后的《万里春色满家园》,所有唱段顺利完成。当最后一个高音(小字二组的)降b唱完,乐队和合唱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个音符没错,(歌词)一个字儿没错,没排过一次!”

我说:“所以,这样安排本来是想看您出洋相的?”程桂兰吐了吐舌头说:“我庆幸当年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机会来了,关键看你准备好了没有?《党的女儿》是一部板腔体歌剧,节奏复杂,女主角的唱段不仅多,而且情绪变化大,难度也很大,哪儿是后半拍起、哪儿是正拍起、哪个音延长多少拍,等等,我都做到了滚瓜烂熟。所以,后来我自己当了领导,每次遇到年轻演员对角色、对出场顺序的安排有情绪,我就告诉他们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也曾是B组甚至C组演员,那又如何?在我看来,这都不重要,台上演得如何,观众一目了然,咱们台上见!‘台上见’,是我的口头禅。另外,我还爱和年轻演员说‘别给我机会!’一旦机会来了,我就觉得不能错过。”的确,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1992年程桂兰迎来了自己主演的第一场歌剧《党的女儿》,并参加“第六届全军文艺会演”获得表演一等奖,成为她日后歌剧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

1997年,程桂兰在北京国安剧院举办了第三次个人音乐会。音乐会上她表演了七部音乐戏剧作品中七位女主角的核心段落,涉及剧目和人物包括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歌剧《党的女儿》中的田玉梅、歌剧《芳草心》中的芳芳、歌剧《江姐》中的江姐,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柯湘,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中的芦花。随后,程桂兰以这场音乐会演出内容参评“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3位评审专家全票通过,她载誉而归。一位长期在国家级歌剧院团担任主演的同行谈道:“程桂兰是当代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她的表演(身段、动作)完全不影响演唱,有种浑然天成的一体性;演唱上,她的声区转换和过渡完全没有痕迹,(咬字上)对元音的把握特别好。看她的表演,一定要去现场!”1999年,程桂兰出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副团长;2005年因部队文艺团体编制的变化,她改任艺术指导。

执导天津歌舞剧院版《党的女儿》(2016)

我问:“看简历介绍,您2014年退休以后,连续多年担任导演指导多个省市的专业文艺团体排演过不同艺术形式的《党的女儿》?”

程桂兰说:“是这样的。2014年,山西省大同市歌舞剧院找到我们团,希望我们帮助他们排演歌剧《党的女儿》,团里推荐了我。这部戏我演了20多年,对剧情、唱段、舞台调度等各方面都很熟,当然,要自己独立导演一部戏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到了大同,因为当地的演员都没有演过歌剧,所以我竭尽所能,一招一式、一点一滴地做示范。演员们都非常认可我,排练很认真也特别投入。我不仅帮大同市歌舞剧院排演了《党的女儿》,也通过这部作品训练了一支歌剧表演队伍,我希望通过这种排演的过程把自己所掌握的歌剧表演技能传授给更多的年轻演员。公演时,我把王祖皆、张卓娅和阎肃等原作者都请了过去。阎肃老爷子看完演出说,‘舞美好、演员好、导演也好。真的没想到,大同歌舞剧院居然把这出戏演得这么好……’得到专家的肯定以后,大同歌舞剧院再接再厉,第二年又邀请我过去排演了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于把我们总政歌剧团(原创的)两部歌剧都‘搬’了过去。2015年、2016年天津歌舞剧院两次邀请我去排演歌剧《党的女儿》。2015年,时间紧任务重,我既当导演又当主演,带着几位老的角色演员帮天津歌舞剧院把《党的女儿》搬上了天津的舞台。2016年,我继续帮助天津歌舞剧院本院的演员排演《党的女儿》,由特邀演员王庆爽和他们剧院的李瑛分别出演女主角,受到天津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

2002年荣膺无锡市“荣誉市民”,与歌曲《太湖美》作者龙飞(左)、任红举(右)合影

退休以后,程桂兰就没有闲下来过,积极参与到民族歌剧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事业中。2019年,武汉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民族歌剧人才培养”,2020年的“中国苏州首届殷秀梅、戴玉强歌剧研修班”,均邀请程桂兰担任主讲导师,包括举办讲座、公开课和排演歌剧片段等。程桂兰说:“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传承的责任,传承我们中国的歌剧作品,传承民族声乐艺术,传承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包括我们的戏曲。”2016年,程桂兰还应邀担任导演,与江苏省扬剧团合作排演了现代扬剧《党的女儿》。

江苏是程桂兰的故乡,她出生于苏州的一个梨园世家,歌唱事业的起点在南京,她的成名曲《太湖美》在2002年被正式确立为无锡市市歌。我问:“程老师,《太湖美》这首歌的起源是哪儿?”程桂兰说:“1980年,我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唱法二重唱会演’,这是《太湖美》(任红举词、龙飞曲)第一次在首都舞台上亮相,当时获得了最高奖——优秀演唱奖。这个会演当时在全国特别有影响力,每个省派一位民歌手参加。这些歌手真是‘各是各’呀,没有重(指风格类似)的,全都特别有个性,一听就是他(她)。比如王音璇老师,山东民歌;郭颂老师,东北民歌;罗德成老师,江西民歌;张振坤老师,客家山歌;等等。”

我问:“每个省派一位代表,您是如何被选中的?”程桂兰说:“当时,我还是前线歌舞团曲艺队的一名评弹演员,(唱歌)根本轮不着我。一开始,(歌舞团)团长选定了一位老同志,当时她已经是有一定名气的歌唱演员,她是《太湖美》的首唱,不过是用普通话来唱的。后来,我们团很多唱民歌的演员认为没有经过选拔就指定那位老同志代表江苏参加全国会演有失公允,于是纷纷向上级主管领导——时任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的作曲家沈亚威反应。沈部长了解情况以后,觉得大家提得有道理,决定举办一次公开选拔。而且,沈部长专门提到,‘曲艺队不是有个唱评弹的‘小鬼’吗?让她也试一下江南的歌曲。’”

我问:“他当时就知道您?”程桂兰说:“他只知道我是唱评弹的。我想,他大概是理解了文化部办的是‘民族民间唱法会演’,所以让唱评弹(民间曲艺)的我也试试。接到通知,我说我不会唱歌啊。因为当时我已经唱了六年评弹,抱着琵琶坐着唱习惯了,如果站起来(演唱)就直哆嗦。我吓得和曲艺队队长不停地推辞。队长说,‘沈部长点你名,赶紧准备一下。’于是,热心的同事帮着我一起选歌。我的评弹搭档徐林达老师说,‘那个《太湖美》挺好听的,又是我们江南小调,就唱这首。’我说,那我用苏州话唱吧。因为唱评弹都是用苏州话,这样得心应手一些。我自己试了试,感觉还可以。”

程桂兰独唱音乐会节目单(1991)

赵世民说:“因为用你熟悉的地方语言,你就有支点。有支点很关键,因为你整个肌肉的运动状态全都协调。”程桂兰说:“对,就是习惯了。选了《太湖美》后,又选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蝶恋花·答李淑一》本来就是评弹作品,那就唱得歌曲化一点儿,再加一些自己的处理,这不就不紧张了吗?好,就定了这两首歌。后来,有一天晚上,大概有20多个人一起参加了选拔,沈部长和一些资深的老同志,还有外面请来的专家老师担任评委。所有人唱完后,评委们开会讨论,最后由沈部长拍板决定由我代表江苏参加全国会演。第二天,当我们队长告诉我这个消息时,真的把我吓着了,我连忙说,‘我代表不了‘前线’,代表不了江苏……’”

对唱歌尚缺乏自信的年轻评弹演员程桂兰,在歌队队长周化岭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全国会演,误打误撞地开始了自己的歌唱生涯。我问:“在北京演唱这首当时还不知名的歌曲,反响如何?”程桂兰说:“我完全没想到,我唱的这种柔柔弱弱的江南(风格的)歌曲,给观众那么大的触动,一下就轰动了。还有,唱‘蝶恋花’我是抱着琵琶边弹边唱,这种表演方式在当时也是让观众印象特别特别深刻的。很快,《太湖美》这首歌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很多女歌手都来找我学唱,而且是专门来学方言版。《太湖美》就像一粒种子撒到了全国各个省市,包括新疆来的歌手学会了回去也在唱。”音乐家时乐濛曾评价:“程桂兰演唱《太湖美》的成功,使人们更加坚信中国民族歌唱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①

2003年的“非典”疫情,让很多人忙碌的日程暂停下来,在一位录音师朋友闲下来的录音棚里,程桂兰开始了新专辑的录制,这就是后来的《桂郁兰馨——程桂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系列专辑》。这套系列专辑包括12张独立的专辑,收录了自程桂兰少儿时期(学习京剧),到入伍后学习、从事评弹表演,再到成为专业歌唱演员、专业歌剧演员,各个时期演唱的类型丰富的作品。涵盖的艺术门类包括:民歌类,江苏民歌、中国(其他)各地区民歌等;戏曲及曲艺类,京剧、评弹、越剧、沪剧、豫剧、锡剧、评剧、黄梅戏、花鼓戏、粤剧、吕剧等;创作作品类,周旋演唱的老上海风情歌曲,经典民族歌剧选段,由程桂兰首演或演唱的创作歌曲;等等。

我问:“程老师,录这张‘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系列专辑,您最初的想法是什么?”程桂兰说:“我们自己的民歌、戏曲、曲艺,都是属于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它也是声乐艺术,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多学点儿,多积累点儿。现在有一些学生来跟我学习,我就希望能够尽量多教他们一些。我是教作品,我要让学生们一句一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让他们知道这个腔怎么甩?为什么这么甩?怎样练习,才能做到?我们应该‘唱什么像什么’,而不是千篇一律,用一种声音来唱各种类型的作品,这就不对了。所以,我觉得把这些作品都录下来挺有意思的,即使忙忙叨叨,但自己心里很充实。现在,只要有时间我也练习书法,还想学国画,想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受聘担任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2019)

在发烧专辑《声界Ⅰ·二泉映月》中,程桂兰一改她标志性的民族女高音音色,以女中音音色和流行唱法全新演绎了一组抒情歌曲,突破了她习惯的音域和歌唱审美,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质感与魅力。我问:“您为什么想到录一张反差这么大的专辑?”程桂兰说:“因为我可以唱得很低,我自己知道。八几年我刚上‘军艺’的时候,班上同学什么都(学着)唱,我唱的是‘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然后接着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我问:“《北风吹》和《扎红头绳》一起来?”程桂兰说:“对,白毛女和杨白劳都是我一人唱,演出的时候,效果好得不得了!所以,我知道自己有低音。”赵世民说:“这就是咱讨论过的,实际上,真正好的歌手可以没有声部限制,高中低全都能驾驭;而分出声部,是为了扬长避短,发挥出每个人嗓音中最有优势的那一部分。”

赵世民问:“所以,您演唱的功力主要是来自哪里?”程桂兰说:“一方面是京剧。我们家三代都是京剧演员,五岁之前,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剧团生活,从小耳濡目染。另一方面是曲艺,苏州评弹。我唱《太湖美》的时候,当兵入伍已经将近十年,其中学习、演唱了六年评弹。我的演唱技术主要来源于这两方面。我不是科班出身,我真的是从战士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

回望程桂兰从士兵到将军的艺术道路,从业余演出队初露头角的评弹新秀,到全国比赛上一鸣惊人的青年歌唱家,再到民族歌剧舞台上自成一派的表演艺术家,每一次机会降临时的脱颖而出,都始于机遇来临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准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想成为一名优秀艺术家的歌手,一定要为自己的每一次成长、提升做好准备,准备得越充分,才能在机遇降临时昂首阔步攀上新的艺术高峰。

注 释

①时乐 《追求者的胜利——听程桂兰独唱音乐会有感》,《歌曲》199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桂兰音乐会歌剧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失败的音乐会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森林里的音乐会
歌剧
新年音乐会
A Boy and His Tree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