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下高中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2021-06-08李新平
李新平
【摘要】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成为了我国新的教育方式。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创新学习方式,开展灵活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以“互联网+教育”为前提,探索高中网络信息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高中网络 信息化 教学模式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将互联网和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已经成为了各大高中教学的主要方式,对于高中学生的教育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因此需要高中教师对网络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索,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劳动性人才,而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教育理念也逐漸以信息化教学为主要模式,以人为本,满足学生时代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远比人们想象的快,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教育相融合,已经成为了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学课堂从最初的粉笔黑板过渡到了网络信息化教学,而且正在向移动课堂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不再只拘泥于课本里的学习,学习内容更加广泛,学习方式也更多样化。
总之,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国家及教育部门要统一规划并组织教育信息化建设;而且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都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全面的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下高中网络信息化教学的目的
(一)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具有便捷高效的传播等特点,所以在教育方面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在目前的教育发展来看,许多高中生在互联网教育下的教学方式逐渐发展起来,使同学们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更有利于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现在的许多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教育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来增加同学们的学习资源和教育资源可以实现共享以及实时交流等等,从而实现教育的公平平等。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们驾驭网络和学习信息知识的能力,也可以传播网络的信息,使孩子们掌握更多的教育资料等等,目前国家在互联网教育上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因为现在的生活品质逐渐上升,不少家庭也拥有了电脑,手机等网络工具,这样就可以让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的密切,还能与老师的及时沟通[1]。
(二)互联网+教育就是新型的教育政策,不同以往的面对面交流,这样的教育可以推进中国教育文化的提升,是孩子们拥有更加公平公正的教育平台。这样的教育化是教育的新改革方向,是突破国家教育束缚的纽带,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建设网络教育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国家的这方面虽说不是很完善,但是也是十分迅速的发展起来,为建设教育资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实现高中教育的信息化和公平化。
(三)从目前来看,国家已经有了许多互联网教育的公共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十分有用的知识,与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取学习,而且,这种方式绝对的公平、公正以及透明,这些才是互联网教育的主要目的。尤其是现代人的生活比较快,由于父母工作的繁忙,很少有时间能够监督孩子的学习,但通过互联网教育可以很好地改变这一点,父母可以与老师实时的进行沟通,监督孩子的学习状况,从而摆脱传统教育对学生实践的要求以及家长对学生的不了解。
三、互联网+教育下高中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一)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课本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传授,学习方式过于单一且枯燥无味,使处在高中的学生们对知识的不够全面,难以达到这个阶段所要掌握的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很容易丧失学习的欲望。
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与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化的迅猛发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了解到来自四面八方各个领域的知识,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课堂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快速领悟所学的知识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2]。
(二)高中网络信息化教学可以优化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在信息收集、管理、反馈、互动、交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打造一个全新的教学管理环境,优化教学管理水平,在教学管理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终提升整个教学管理质量。
(三)在互联网+教育下的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更加优秀的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实现高中信息化教学,说明学校重视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也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促进教学管理的公开化和民主化。把信息化用于学校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操作来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包括基本信息、成长记录和综合评价等,也可以建立一个师资信息库,包括师资队伍、教育经历极其研究成果等,从而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更加明确,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是教育界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改进教学管理方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创新,通过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学校以及学校全体人员的相关信息,实现校务公开,以便于家长能充分了解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情况,有利于教学决策的执行。
四、互联网+教育下高中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引领者,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教师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而存在的,身上肩负着巨大的使命与责任,为了实现高中网络信息化教学,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构建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并在实践教学中对教学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为网络信息化教学提供指导依据,使高中网络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展开。
4.1实行信息化备课
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唯教参是举的教学陋习,这样做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到沉闷、无聊的氛围中,学生会因此丧失学习兴趣。但在互联网+教育的影响下,多媒体已经被全面的应用到教育中,多媒体具有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能力,利用多媒体实现信息传递,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一文时,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首先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现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再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示长沙的秋天在作者笔下的样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上阙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湘江寒秋图,这样美丽的一幅画面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出来,使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理解作者在下阕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实现对整首词的理解。
所以运用信息化備课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
4.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取得的效果远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的灌输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其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所学内容和需求来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告诉学生要善于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通过网络信息化教学还能学习到课本所没有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丰富了学习形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雨巷》这首诗时,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诗人戴望舒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只是想在“雨巷”——这样一个凄凉的环境下,结识“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吗,在这样凄凉美景的引导下,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为学生答疑解惑,遇到困难时及时的进行启发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4]。
4.3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教师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发展成为以学生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给予其帮助与引导,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建立起友谊,从而获得信任,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一个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一诗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学习,《再别康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里面,每个小节都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通过信息化技术,运用多媒体进行自主预习,同学间可以相互探讨进行学习,彼此交流学习内容与学习心得,最终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5]。
五、结束语
互联网+教育下的高中网络信息化授课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网络信息化的教学形势,可以使教学手段变得多样化与灵活化,给学生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兴趣的引领下,会使学生产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值得各大高中院校相互借鉴,有利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叶巧蕊. 基于"互联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 000(008):104-105.
[2]刘洪蕾. 浅谈"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新模式[J]. 新课程, 2020, No.510(06):134-135.
[3]张全博.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 003(008):P.160-160.
[4]卜娟芳.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与核心素养融合探析[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8(4).
[5]蒋高峰. "互联网+"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学的管理与改革探讨[J]. 高考, 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