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猪倌”代表的坚守与情怀

2021-06-08金晶

浙江人大 2021年3期
关键词:老葛肉食品绍兴市

金晶

葛云明,绍兴市家喻户晓的“养猪大王”,绍兴市、柯桥区人大代表。

老葛养了20多年猪,自称“葛糯猪”。他用实际行动践行浙江企业家精神,更不辱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

担当——“我是人大代表,理应作表率”

说起老葛的养猪史,就如同市場“猪周期”,各种起伏,各种困苦,各种彷徨……

“小时候饿怕了,养猪最简单,又能吃饱。”1982年,18岁的葛云明第一次接触养猪。后来,他也曾去纺织厂当过销售员,但他发现,他最喜欢和擅长的还是养猪。

1994年至今,老葛的“猪倌”一当就是27年。

他的第一个养猪场在绍兴平水山区。“当时绍兴县委领导过来调研,他说想不到还有年轻人愿意投身养猪业。为保障绍兴的菜篮子工程,他鼓励我扩大规模。”老葛说,当时要筹建养猪场大概需要1800万元资金,可他只能筹到1000万元,有关领导听后马上帮忙协调此事,由当地农发基金给他提供了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1995年,我养的猪出栏,猪肉6块钱一斤,我以低于市场价1块钱的价格投放市场,为政府平抑猪肉价格出了一份力。”收获了成功的老葛始终不忘回馈社会。

1995年下半年,老葛养猪场的生猪存栏数从前一年的2500头增至2万头,成为绍兴首家“万猪场”。截至2019年,老葛的养猪场累计出栏生猪137万头,最高时一年的存栏数达16万头,为绍兴人吃上“放心肉”、为政府“菜篮子”工程实施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些年里,葛云明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养猪研究所,培养了一批畜牧兽医管理人才,带动一批山民养猪致富,通过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分散饲养,甚至让一些原先的困难户办起了千猪场,也为绍兴市生猪养殖业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此外,老葛的无害化养殖和美丽猪场更是行业内的示范和标杆。

谈及过往的成功,老葛脸上并没有显露出高兴,反而用一口不怎么流利的“绍普话”断断续续地说:“这里的养猪场被关了,我就跑到东北辽源去养东辽黑猪,我要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下来……”

原来,老葛创办经营了25年的绍兴平江万猪场于2019年被关停了。看着他这个梦开始的地方被夷为平地,他曾泪流满面,可他心里明白,舍小利为大局,正是一名企业家该有的责任,也是一名基层人大代表该有的担当。

“我的企业一直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政府有要求,我必须无条件服从。再者,作为人大代表,在服从大局方面更应作出表率。”说这句话时,老葛显得斩钉截铁。他说,他曾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受邀视察“五水共治”工作,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着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自然也明白生态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

为此,老葛不仅积极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关停了养猪场,还向绍兴市人代会提出了《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被列入当年度绍兴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

情怀——守好一道防线,让百姓吃上“放心肉”

“实实在在做人,遵纪守法做事,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我是一名人大代表,这方面要做得比别人更出色。”近年来,老葛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切实履行代表职责。

为了让百姓吃上“放心肉”,老葛收购了绍兴市区和嵊州市的两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成为绍兴市第一家涉足政府定点屠宰行业的民营企业。几年前,这家经营了15年的定屠厂易地新建,斥资数亿元,建起了省内一流的五星级智能化定点屠宰厂,集肉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交易于一体。

自从涉足该行业以来,老葛对“放心肉”的关注比其他代表更高,也更专业。在多次调研、视察中,老葛发现一些外地流入的肉食品直接投放市场,“白板肉”、垃圾肉等得不到有效检测和监管,导致肉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状况堪忧。为此,老葛多次通过意见、建议等形式,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肉食品流通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强化市场准入机制和检验检疫把关。

2016年,老葛向绍兴市人代会提出了《关于加强畜禽屠宰管理,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引起了绍兴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列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当年度重点督办建议。在他的建议推动下,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成立专项小组,不断加强肉食品安全检查,使绍兴市肉食品市场的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18年,他又向柯桥区人代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肉食品市场安全监管的建议》,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门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加强肉食品安全检查。同时,柯桥区人民检察院还根据建议内容,就涉及肉食品安全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及镇、街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坚守——再出发,为养黑猪闯东北

如今的老葛已是儿孙绕膝,可作为一名绍兴市企业家,一名人大代表,老葛从没有过“歇一歇”的念头,始终放不下自己的“猪倌”情怀。

绍兴一年的猪肉消费大概是220万头,可近年绍兴市本地近2/3的猪场被关闭,本地生猪在栏数仅70万头左右,自给率不足1/3,再加上受非洲猪疫影响,猪肉价格普遍上涨。

如何保障猪肉的本土供应,让家乡人民不为吃猪肉发愁,老葛觉得这是他肩上该担负的责任。为此,他曾动过去斐济养猪的念头,后来经过一番周折,老葛在东北辽源找到了优质的东辽黑猪种源,决定去东北“飞地养猪”保供绍兴百姓的“菜篮子”。

“我在辽源待了13个月,过年都没有回家。”说起东辽黑猪养殖这件事儿,56岁的老葛眼里闪烁着坚定和骄傲的光芒,“辽源生猪养殖场可达30万头的养殖规模,目前已有种猪7000多头,出栏5000多头,存栏12000多头,2021年可出栏生猪5万头以上。”

“养猪不容易,这三年我多了好多白头发。”老葛捋了下头发说,“猪场占地大,老百姓嫌有味,找个好地方养猪不简单。这些年环保标准在提高,我们也在努力做到无害化处理,实现零排放。”20多年来,让老葛一如既往地坚持养猪事业不放弃的原因,应该就是他说的“情怀”了。

“吃苦不怕,就怕不能养猪。”老葛说着说着笑了。

他说,今年他还准备向市、区人代会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增产和生猪保供工作的建议》。

猜你喜欢

老葛肉食品绍兴市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民工老葛的幸福时光
民工老葛的幸福时光
探析肉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监管策略
绑在辕门吃刀
龙山县肉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做好水电移民安置区肉食品检疫工作的思考
探析肉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监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