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搭梯子细指路子

2021-06-08聂红梅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天都峰记事短句

聂红梅

《学会记事》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专题,笔者在教学时进行了分解,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及课外文章逐一学会“写清楚”“写得有情”“写得生动”,从而达成单元写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学会记事”。

一、写清楚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写清楚呢?笔者以《爬天都峰》这篇记事文章为例,引导学生“想清楚”“写多维”。

1.想清楚

这里的“想清楚”至少包括四点:“想中心”“想原委”“想顺序”“想详略”。一是想中心,记一件事,动笔之前,先要想清楚,要通过这件事表达什么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来行文。作者要通过“爬天都峰”这件事表达的中心是“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想原委”,即想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爬天都峰》的起因:爸爸带我爬天都峰;经过:不敢爬——得知老爷爷也想爬,相约一起爬——奋力向峰顶爬;结果:我和老爷爷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三是“想顺序”,想清楚用什么顺序来记这件事。四是“想详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确定。

2.写多维

“写多维”是指记事要把经历的展开写,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笔者让学生说《爬天都峰》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爸爸带“我”爬天都峰,“我”先是害怕,后来在老爷爷的影响下克服了困难,爬上了天都峰顶。笔者启发,这是这件事的经历。要把这经历写清楚,作者需把写作思维展开:“我”为什么害怕;“我”看到了什么;“我”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我”受到了老爷爷怎样的影响;“我”听到了什么;整个过程中“我”想到了什么。

学生梳理后,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给《爬天都峰》挑挑刺,除了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还可以加点什么?一个学生说:“还可以写‘梦到的,在结尾写‘以后,我每次遇到困难时,就会梦到自己爬天都峰的情景,以此表现这件事对自己造成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学生初步了解了怎样“写清楚”后,笔者让学生按上面的方法自主阅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散步》,学生很容易就梳理清楚了。

然后,笔者让学生写作文。以《一件     的事》为题写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笔者提示学生可填“难忘”“尴尬”“开心”“稀奇”等词語,并要求学生把事情写清楚。

有一名学生写了《一件惭愧的事》,很好地达到了“写清楚”这个要求。她写自己和妹妹争一件新羽绒服被爸爸打了一巴掌而离家出走,最后被妹妹找回家。小作者“想清楚”了,文章思路清晰。小作者从多个维度展开写作,写“看到的”和“听到的”:“我躲在角落里,看到雪花纷飞,它们像白蝴蝶一样,栖在妹妹的发上、眉上。妹妹一手抱着新羽绒服,一手拿着花卷,一瘸一拐地走来,她左右张望,满脸焦急,呼喊着:‘姐姐,你快出来,你肯定饿了。”写“想到的”:“我抱着妹妹,心里惭愧极了。我为什么就忘了你的腿脚不方便,为什么还要计较爸爸给谁的爱多一点?”

二、写得有情

“写得有情”,是指在记事中把人物的认识、感情或欲望表达出来。为指导学生“写得有情”,笔者结合教材例文引导学生学会“字间含情”“借景抒情”等写作技巧。

1.字间含情

笔者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为例,指导学生感悟人物字里行间的认识、感情、欲望。学生感受到“望着望着”,重叠“望着”,可感受到儿子望了很久,对自由飞翔的欲望很强烈,一时愿意看,而看久了,对比雁阵,心理落差很大;“听着听着”,重叠“听着”,可感受到听了很久,母亲以为甜美的歌声可以安抚儿子,儿子一开始能用歌声转移注意力,但听久了,“甜美”成了内心“苦涩”的对比。所以“突然”“猛然”,儿子出乎意料地发泄,雁能“我”不能,歌甜“我”心苦。母亲“悄悄地”躲,她了解儿子天性并不是一个暴躁的人,母亲出现,儿子就会压抑情绪,所以,她躲起来,任他宣泄。但是又不放心,担心儿子自残自虐,所以,在儿子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动静。儿子归于平静,母亲又“悄悄地”进来,她怕儿子孤单,所以陪着,“眼边儿”红红的,不是整个眼睛红肿着,可以感受到母亲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哭出来,眼泪流下来,轻轻地擦掉。“看着”儿子,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陪伴,用眼神默默去安慰。

学生感受到后,笔者指出:记事,不要把认识、感情或欲望直通通地写出来,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传达,用字词做情感的载体。

2.借景抒情

笔者引导学生再读《秋天的怀念》结尾,花开得“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花已带上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那是“知”,是作者对菊花的认知;也是“情”,抒发了母亲对两个子女的期望;还是“意”,是作者的意愿,希望“我”和妹妹像这花儿一样,好好儿活。

笔者指导完“写得有情”的方法之后,让学生写本单元写作专题的作文——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填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笔者提示学生可填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并要求学生写得有情。

一名学生写《那一次,我真感动》将“借景抒情”用得极好。第一段“凄风,惨雨,雷鸣,闪电”,第二段写自己数学考了93分,发呆、悲伤。然后写父亲用半杯水来启发他——悲观者和乐观者的心态不同,结果也将不同。结尾两段:“微风,艳阳,鸟语,花香”“那一次,我真感动”开头八字四短句,用黯淡之景暗合黯淡心情;结尾八字四短句,用明朗之景凸显明朗心情。

三、写得生动

写得生动,依据课题七年级写作能力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初中生写作中语言表达能力”。本单元,教师只指导学生掌握一点:句段整齐或灵动。

笔者先让学生仔细琢磨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中的排比句“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反复句“盼望着,盼望着”;排比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和《散步》中的对称句“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再让学生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作文,要求写得生动。

有个学生写家里爷爷病了,常年需买药且家里又需按月还房贷,一家人共同面对困难,爸爸工作之外开滴滴,妈妈做微商并精打细算进行理财投资,“我”为了减轻爸妈负担,不再要爸妈接送。在写家庭困境之后,小作者用了三个整齐的句子分别作为每段的开头。“爸爸是匹任重道远的老马,开启了‘白+黑的工作模式”“妈妈是只精打细算的灵猴,开启了‘赚+省的持家模式”“我是只皮实好养的小狼狗,开启了‘公交+骑行的上学模式”这三个句子是三个段首中心句,每个句子总领一段记事,整齐而生动。每一个句子的前一个短句,是暗喻句,总的记叙人物在家庭中的职责和形象,“任重道远的老马”——爸爸要担当养家重责,像老马;“精打细算的灵猴”——妈妈要负责持家重任,像灵猴;“皮实好养的小狼狗”——“我”要支持“脱贫”大计,像小狼狗。每一个句子的后一个短句,生动而精练地打开每个职责的尽责模式。“老马”“灵猴”“小狼狗”还暗合了三个人的生肖——马、猴、狗。

(作者单位:安陆市解放路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天都峰记事短句
短句,让表达更丰富
《安徽记事》
记事中的“情节”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爬天都峰
紧扣题眼领悟全篇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