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就医不可有的三种心态
2021-06-08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颂
◎文/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刘颂
年老多病是老年人的一个普遍现象,一位85岁的奶奶曾风趣地对我说,她生活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在我父亲75 岁时,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就曾给过他这样的建议:“从现在起,您要学会和医生做朋友。”对于老年人来说,似乎“医者,友也;药者,伴也;看病,日子也”,其生活状态可见一斑。
对于这样一种与医为友、与药相伴的生活,老年人除了要调整自己的心理情绪以适应老年阶段的种种变化以外,还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客观对待疾病,处理好自我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自我与医生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老年人在就医时要注意克服以下三种心态。
1.急于求成的心理
不可否认,患病对于任何人都是痛苦的经历,古今中外,没有人认为生病是快乐,吃药打针是幸福,疾病所给人带来的一定是痛苦与折磨。依照人“趋利避害”的基本心理规律,凡患病者皆希望尽快摆脱疾病,恢复健康,此种心理很正常。但是任何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疾病也不例外,不以个人意志而改变,规律面前,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适应。在这里,遵循规律、适应规律就是联合国提出的健康三要素“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中的社会适应,也是健康的一个表现。据此,老年人在就医时不能只从个人意愿出发急于求成,要接受过程,耐下心性,配合医生,一点点祛除疾病,一点点找回健康。这一点对于老年人尤其重要,因为老年人所患疾病多为慢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一般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且与个体长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多有关联,并非一事所致,一日突发,因此,无法做到药到病除,手到擒来,需要通过一个缓慢的过程从药物、饮食、运动、起居、心理、行为等多方面医治调理,不可急于求成,不可沿袭“重病用猛药”的思维定式。
2.年轻态的心理
老年疾病之所以冠以“老年”二字,意味着其病具有年龄特征,与年龄导致的衰老密切关联,也就是说,某些老年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老化现象,是生理功能衰退的表现。据科学测定,70 岁后人体内的细胞数量急剧下降,细胞基底代谢量降低,脏器萎缩,重量变轻,功能退化,70岁老人的肺、肾、脑和肌肉的细胞数量只有20 岁年轻人的60%左右,脾脏、淋巴结的重量只有中年人的一半,这些变化积聚下来导致器官“年老化”,如心肌纤维萎缩、心肌细胞内脂褐质沉着、心瓣膜肥厚硬化、弹性降低,这些变化会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器官供血不足,使呼吸、消化、肌肉、骨骼运动系统等发生不同程度地退行性改变。因此,老年人对老年疾病治疗所设定的目标应该是回归到老年年龄阶段健康水准的最佳状态,不能追求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回到年轻时的状态,要接受“痊愈”不等于完好如初般地彻底治愈,要学会与疾病和平共处,带病生存。盲目追求健康状况年轻态容易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度治疗,损伤身体;二是心急气躁,焦虑不安。
3.自以为是的心理
有句老话叫“久病成医”,说的是一个人生病的时间长了,积累下一些感受或体验,久而久之就成了医生。这句话不仅流传甚广,而且在现实中也常见其事,比如一些长期患有某种疾病的老年人去医院看病常常角色错位,既当医生,又做患者,自己为自己开方下药,俨然自己就是医生。曾经有这样一个医疗纠纷,有位老年人去医院开药,医生没有依从,因为在他看来这种药并不适用,未能达成愿望的老人瞬间气怒不已,拍案而起,叫骂不迭,老人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我这病生了二十多年了,连吃什么药都不知道吗?”事情还真不是如此。医疗所针对的是生命现象,而生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现象,古希腊哲人冠以“世界第一谜”,并讲了一则故事说:有一头名为斯芬克斯的怪兽,横行天下,为所欲为,但唯独遇到人却望而却步,于是编了个被后人称为世界上最难解的谜语,“什么东西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谜底是“人”。对于人的生命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许多发现,但仍然处于探索的过程中,还有大量未知的生命领域和生命现象,比如今年2月《参考消息》的一则报道:英国惠康基金会研究团队发现,在人类肠道中生活着14 万余种病毒的完整基因组,其中7 万种是先前从未被发现的病毒,这些病毒有系统地感染生活在肠道里的细菌,但它们对人类机体和身体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仍然不清楚。所以,还真得不能轻言久病成医。试想一下,如果生病时间长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医生,医学院的设立岂不多余?因此,老年人在就诊时不能自以为是,不能反客为主、自说自话。虚心请教医生,尊重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基本的求医问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