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上的”一滴血“
2021-06-07杨雨
杨雨
1946年,清华大学增设建筑工程学系,梁思成受聘为教授兼系主任,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妻二人搬到清华园里的新林院8号。此前,梁思成进入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与林徽因一同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
夫妻二人入住后,清华园里的新林院8号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建时期的思想源泉,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方案的“诞生地”。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由于对初选的国徽图案不满意,大会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邀请的专家中就包括林徽因。在她主持下,1949年10月23日,清华大学设计小组提交了第一个方案,首次将国旗上的五颗金星设计入国徽图案,且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
1950年6月,政协常务会议讨论国徽图案,认为应该在国徽中展现天安门图形,还要增加稻穗。林徽因又组织队伍画图、讨论。6月底,女儿梁再冰从外地回到家中,客厅的情景让她大吃一惊——“新林院的客厅好像变成了建筑系的国徽设计工作间,沙发和桌椅上到处都摆满了金、红两色的国徽图案,妈妈全神贯注地埋头工作。”
6月20日,决定性的时刻到了。政协全委会召开了国徽审查会议。李四光先生指着清华的图案说:“我看这个图案气魄大,天安门上空像是一幅整个天空一样大的五星红旗,气魄真伟大;下边,天安门前的广场也显得宽广深远,气势恢宏。金、红两色,使得整个图案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对称均衡、庄严典雅又富丽堂皇,我赞成清华大学这个方案。”周恩来询问其他人是否还有别的意见。他停顿片刻,见没有异议,便说:“那么好吧!就这样决定吧!”
1950年6月23日,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持通过决议,同意报送的国徽图案。林徽因作为国徽设计者代表应邀列席会议。当时,她因病重已经无法站起来了,任由眼泪顺着脸颊淌下。
如今,站在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往北看,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庄严肃穆。梁再冰想念妈妈:“当国徽在天安门城楼上挂起后,我常觉得,那红色中也有妈妈的一小滴血,那金色中也有妈妈心中的光辉。”
(摘自《环球人物》 楊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