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小儿急性腹泻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2021-06-07黄志青钟勇勋
黄志青,钟勇勋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广东 惠州 516001)
0 引言
临床上小儿急性腹泻属于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消化道所致,临床表现以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为主[1]。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易造成呼吸道感染、脱水的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发展为营养不良,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2]。目前普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状态,保持正常微生态达到治疗的目的[3]。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医学得到广泛应用,微生态制剂逐渐应用于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现阶段临床对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和蒙脱石联合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将对2019 年4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在我院医治的92 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应用蒙脱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的效果,为该方法的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9 年4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在我院医治的92 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其设为对照组(46 例)和实验组(46 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6 例、20 例;年龄3 个月至5 岁,平均(2.32±1.11)月。实验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 例、21 例;年龄5 个月至6 岁,平均(2.48±1.103)月。本次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通过,对比基本信息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对比。
纳入标准:①全部患儿符合《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4]诊断标准;②患儿家属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且在协议书签字。
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性胃肠功能不全、存在胃肠肿瘤;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研究药物过敏;④近期接受腹部手术;⑤研究前使用其他治疗腹泻的药物;⑥精神异常。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抗感染、止吐、退热、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限制乳糖的摄入。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蒙脱石混悬液(国药准字:H20 060834;生产厂家: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摇匀后口服,1 岁以下患儿每次10mL,3 次/d,1~2 岁患儿每次10~20mL,3 次/d;2岁以上患儿,每次20~30mL,3 次/d;成人每次30mL,3 次/d。或蒙脱石散(国药准字:H19 980050;生产厂家: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儿童1 岁以下每日1 袋,1~2 岁每日1~2 袋,2岁以上每日2~3 袋,分3 次服用,首次剂量加倍。
实验组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国药准字:S19 993065;生产厂家: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联合蒙脱石治疗,其中蒙脱石用法用量和对照组一致。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用法,1 岁及以下患儿每次口服105mg,1 岁以上患儿每次口服210mg,每天服用3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一周。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时间,包括腹泻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大便镜检正常时间;
②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标准。无效:治疗后72 小时内疾病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大便次数和性状无变化;有效:治疗后72 小时内疾病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次数及性状明显变化;显效:治疗后72 小时内疾病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
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采集空腹静脉血液,通过免疫单扩散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CD4 和CD8 水平,计算得出CD4/CD8 比值。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结果显示,在腹泻停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大便镜检正常时间上,实验组相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93.48%,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G 以及CD4/CD8 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gA、IgG 以及CD4/CD8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3 所示。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
3 讨论
小儿急性腹泻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细菌以及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消化道[5]。同时小儿由于免疫及消化系统尚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肠道菌群失调[6]。临床发现,胃肠道菌群失衡与小儿急性腹泻具有密切联系,肠道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当细菌和病毒侵入后会破坏微生物生存环境,导致平衡状态被打破,菌群紊乱后引发大便频率和性状改变,最终发生急性腹泻。蒙脱石属于常用的腹泻治疗药物,可起到良好的消化道黏膜保护作用,减少肠道内病原菌毒素含量,修复肠道黏膜受损情况,从而改善腹泻症状[7]。虽然蒙脱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中易引起便秘的不良症状,因此还可联用其他药物,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属于一种三联活菌制剂,包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肠球菌,众多研究发现该药物对急性感染、非特异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同时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陈凯鹏等[8]学者研究中分析了单用蒙脱石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5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84%),和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蒙脱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有利于改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治疗效果,相较于单独使用蒙脱石优势明显。这是以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够在消化系统中存活较长的时间,通常不会被抗生素、胃酸等影响,具有较好的抗生素耐受性[9]。同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可以和肠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产生细菌生物膜,形成生物学屏障,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并产生出乳酸杆菌,减少肠道内氧化还原电位,促进肠道蠕动,从而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10]。研究发现,免疫功能紊乱在小儿腹泻的发病以及病情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CD4/CD8 比值是体现细胞免疫的主要指标,当比值下降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腹泻患儿CD4/CD8 比值出现明显下降,并抑制B 淋巴细胞,造成免疫球蛋白低下,减弱机体免疫保护作用。因此在癌小儿腹泻患儿的治疗中,提高免疫功能是一项重要环节。从本次研究得知,实验组I 治疗后gA、IgG 以及CD4/CD8 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蒙脱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能够有效增强患儿免疫功能。这是因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够激活肠道局部淋巴组织,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从而改善免疫功能紊乱。本研究的特色是将蒙脱石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应用于急性腹泻患儿的治疗中,有效缓解疾病症状,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但不足之处在于纳入的数据样本量小可能造成结论支撑性不足,留待日后加大样本量收集分析,进一步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蒙脱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能够改善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