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特征对比分析

2021-06-07朱绘绘李震宇刘海珍李照喜

肿瘤影像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点状囊性实性

朱绘绘,杨 波,李震宇,刘海珍,李照喜

华东疗养院超声科,江苏 无锡 214065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具有上升及年轻化趋势[1],病理学类型主要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MTC)和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PTC最常见,生长较缓慢,恶性度较低。MTC较罕见,仅占甲状腺癌的3%~10%[2],且起病隐匿,但就其病理、生化、分子和遗传特性而言,MTC是颇具特征的实体肿瘤之一[3]。MTC对同位素碘治疗及化疗不敏感,内分泌抑制治疗无效,易转移,预后较差,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目前超声诊断PTC已较为成熟,但PTC典型超声特征是否适用于诊断MTC尚存争议。本研究对比183个PTC和30个MTC结节的超声特征,以增加对MTC的认识,减少MTC的漏诊及误诊。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月—2019年1月于华东疗养院体检时发现并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MTC患者20例(共30个结节)和PTC患者167例(共183个结节),回顾并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及病理学资料。

纳入标准: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者;术前超声影像学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非甲状腺来源恶性肿瘤患者,如淋巴瘤、肺癌、胃肠道恶性肿瘤等;病理学或影像学资料不全者。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例MTC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8例,年龄为31~71岁,平均年龄(47.90±13.05)岁,单发14例,多发6例;167例PTC患者,女性98例,男性69例,年龄为23~82岁,平均年龄(44.58±10.07)岁,单发139例,多发28例。

1.2 研究方法

由2名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且对患者其他临床资料均不知情的超声科医师,依据2017年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分级,对患者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结节部位、大小、数目、血供[低血供(结节内血流信号少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血供)、中等血供(结节内血流信号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血供相当)、高血供(结节内血流信号多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血供)]、结构[囊性或几乎囊性(囊性成分>90%)、海绵样、囊实性(囊性成分介于10%~90%)、实性或几乎实性(囊性成分<10%)]、回声[无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接近或高于正常甲状腺回声)、低回声(低于正常甲状腺回声)、极低回声(低于颈前带状肌群回声)]、形态[平行(纵横比<1)、不平行(纵横比≥1)]、边缘(光整、分叶或不规则、甲状腺外浸润)、强回声灶[无或大彗尾、大钙化(直径>1 mm)、边缘钙化、点状强回声(直径≤1 mm)],并对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判断。

超声特征评估不一致者,经2名医师共同讨论达成一致后记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

MTC和PTC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单/多发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903;t=0.985,P=0.332;χ2=1.358,P=0.244)。

经病理学检查证实,75.0%(15/20)的MTC患者和27.5%(46/167)的PTC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01,P=0.001)。

2.2 结节超声特征比较

两组结节均以实性或几乎实性为主,实性部分均以低回声最多见,但PTC内部回声更具有多样性,等或高回声、极低回声均常见;M T C结节最大直径平均值为(16.43±7.96)mm,较PTC[(8.62±5.50)mm]大(t=4.999,P=0.000);MTC常见于甲状腺中上部[46.7%(14/30)],PTC常见于中部[45.9%(84/183)];MTC结节多呈平行位[90.0%(27/30)],PTC结节多呈不平行位[63.4%(116/183)];MTC边缘较光整[63.3%(19/30)],PTC边缘以分叶或不规则多见[61.7%(113/183)];两组内部均常见强回声灶,MTC以大钙化多见[33.3%(10/30)],PTC以点状强回声多见[56.8%(104/183)];相较于PTC内部稀疏血供[63.4%(116/183)],MTC血供较丰富[63.3%(19/30)]。

两者在结节部位、形态、大小、回声、边缘、强回声灶及血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1、2,表1)。

表1 MTC及PTC结节超声特征比较 n(%)

图1 PTC超声声像图

图2 MTC超声声像图

3 讨 论

本研究共纳入20例MTC患者(30个结节)和167例PTC患者(共183个结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单/多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常见于中年女性,单发多见,与既往研究[5-6]相符。

既往研究[7-9]证实M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0%~80%,PTC患者为20%~80%,本研究中75.0%(15/20)MTC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既往研究结果相近,27.5%(46/167)PTC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析原因除由于MTC本身的病理学特征、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可能因华东疗养院为健康体检单位,PTC多为早期患者,故转移率较低。

两组结节结构均以实性或几乎实性为主,两组均未发现囊性或几乎囊性及海绵样结构结节,区别在于6个(3.3%)PTC结节呈囊实性结构,回顾这6个结节,实性部分均为偏心性分布,呈乳头状,边缘分叶或不规则,探及弥漫分布的点状强回声。大部分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变,是由于结节的囊性退变所致,良性居多,恶性囊实性结节发病率为4.6%~17.6%。宋青等学者[10]报道约94.0%的恶性囊实性结节为PTC,也有学者[11]认为MTC结节更易发生囊性变,本研究与大多数报道结果相同,即恶性囊实性结节常见于PTC,而30个MTC结节未出现囊实性结构,有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故仍需进一步研究。

MTC与PTC结节在发生部位、大小、血供、钙化、形态、回声及边缘等超声特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① 部位:46.7%(14/30)MTC结节位于甲状腺中上部,而PTC多位于中部(45.5%),这是由于MTC起源于滤泡旁细胞,而该细胞主要位于甲状腺中上部,与其病理学特征相符;② 大小与血供:MTC结节最大直径较PTC结节大,26.7%(8/30)MTC结节直径<10 mm,66.7%(122/183)PTC结节直径<10 mm,即PTC以微小癌常见。本研究中63.3%(19/30)MTC结节为中-高血供,63.4%(116/183)PTC结节为低血供。有学者[12]认为结节血供可能与大小相关,结节较大时,间质内含有丰富的血管成分,呈富血供,结节较小时,多呈乏血供,与本研究相符。③ 钙化:两组结节内部均常见强回声灶[MTC组66.7%(20/30),PTC组65.0%(119/183)],点状强回声是PTC比较具有特征的一种表现[13],本研究56.8%(104/183)的PTC结节出现点状强回声,与既往研究一致。但MTC内部强回声表现类型仍存在争议,少数研究[14]发现MTC结节内点状强回声多见,而本研究与多数研究[5-6]结果一致,即MTC结节内部大钙化(33.3%)较点状强回声(26.7%)多见,究其原因为MTC多由于间质淀粉样物质沉积形成了粗大钙化,而PTC多以单个或小团状坏死的肿瘤细胞为核心形成沙砾体样微小钙化[15]。另外本研究中2例MTC结节和7例PTC结节内部出现边缘钙化,提示结节存在一定的恶性风险。④ 形态:90.0%(27/30)MTC结节呈平行位,纵横比<1,而63.4%(116/183)PTC结节呈不平行位,纵横比≥1。纵横比≥1对诊断PTC具有重要意义,而对MTC无明显的特异性。⑤ 回声:虽然两组结节实性部分均以低回声最为多见,但PTC结节内部回声更具有多样性,除低回声外,等或高回声、极低回声也较为多见。⑥ 边缘:63.3%(19/30)MTC结节边缘光整,61.7%(113/183)PTC结节边缘呈分叶或不规则状,另外MTC组未见甲状腺外浸润,而4.9%(9/183)PTC结节出现甲状腺外浸润。甲状腺外浸润分为微浸润和广泛浸润[16],微浸润表现为结节毗邻甲状腺被膜、结节处被膜局部隆起或被膜回声中断;广泛浸润表现为结节已浸润甲状腺周围组织。本研究9例甲状腺外浸润结节均为微浸润,可能与发现时病程较早有关。

总之,MTC和PTC结节的超声特征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但也存在许多鉴别要点,超声检查时需仔细鉴别。当然,临床MTC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不仅仅依靠高频超声检查,也需要结合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及基因检测,以提高MTC诊断的准确率。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MTC样本量较少,仍需更多患者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缺乏其他超声技术的综合应用,今后可尝试应用弹性成像技术或超声造影等技术对MTC进行诊断。

猜你喜欢

点状囊性实性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锰合金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抗点状腐蚀性能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