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门诊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
2021-06-07周霞
周 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安徽 合肥230036)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尖端置入上腔中心静脉的方式,该治疗方案通常应用在化疗用药等某些需长期静脉输液患者中[1]。PICC置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简便性、穿刺率,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操作不当造成患者出现并发症等。因此,对PICC置管患者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具有积极地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12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8;年龄20~53岁,平均(29.44±5.6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1:9;年龄19~54岁,平均(29.73±5.45)岁。受试者在临床资料上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1)护理人员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患者的静脉状态进行评估。在PICC穿刺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穿刺前,穿刺点行碘伏消毒,用Hp贴膜对Picc管道采取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首次三天换药一次,叮嘱清淡饮食,禁辛辣刺激。(3)置管前,评估患者血小板等情况,记录出血、凝血时间等。若发现患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立即上报。若穿刺点处发生出血,则在穿刺点处覆盖尺寸适中的藻酸盐敷料用以止血,同时辅以弹力绷带加固24h,6h一次进行翻动,叮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4)对患者换药时,护理人员动作要轻缓,并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有关注意事项。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导管有无脱落、松动、折叠等现象,避免患者的患肢运动过度。(5)护理人员可采用红外线照射患者的红肿伤口,感染严重者可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理人员可使用50%硫酸镁热敷患者患肢,热敷时患肢要抬高,热敷频率3天/次,30min/次。
1.3 观察指标 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0.05为界值,(P>0.05)表示无明显差异,(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2.2 两组受试者生活质量情况 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显著。见表2
3 讨论
PICC门诊换药经常出现皮肤过敏、导管脱出或堵塞、穿刺点出血、伤口感染、无菌静脉炎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消极影响[2]。门诊预防在PICC患者的维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PICC患者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求护理人员技术精湛,且要求护理人员富有责任心,对于各有突发情况有积极应对正确处理的能力,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表2 两组受试者生活质量情况(分,±s)
表2 两组受试者生活质量情况(分,±s)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指标 观察组(20) 对照组(20)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精神健康 63.25±7.46 78.26±8.24a 64.13±7.08 69.64±6.97ab情感职能 62.13±6.13 79.44±7.27a 63.25±6.63 67.16±6.84ab社会功能 64.44±7.66 82.17±9.44a 64.37±7.07 76.23±8.16ab活力 62.22±5.93 80.12±7.98a 62.33±6.83 70.27±6.67ab总体健康 61.43±5.93 77.45±6.87a 62.37±5.86 69.23±6.53ab躯体疼痛 61.35±5.46 75.79±8.45a 61.34±5.23 69.86±5.56ab生理职能 60.12±5.83 78.23±5.93a 61.47±5.66 70.46±8.34ab生理机能 62.25±7.75 81.45±9.96a 63.43±6.97 72.43±7.96ab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门诊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中具有积极作用,安全性较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