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医学城的活力密码

2021-06-07秦粟风

一带一路报道 2021年2期
关键词:温江区院区医药

文:本刊记者 秦粟风

从地图上看,温江区就像一颗绿宝石,嵌在成都西边,45.1%绿化覆盖率、7000多个川西林盘,“金温江”一直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就是这个林盘环绕、望得见雪山的成都中心城区,当下正以创新驱动为发展战略,打造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想进来、宜生存、离不开”的创新生态。随着医学城纳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规划布局,一条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雏形初现。

5年前,温江在全国率先提出“三医融合”(医学、医药、医疗融合)发展理念,再到如今全域专注深耕大健康产业。从以前零星的“三医”资源,到目前已基本形成产业的精细化分工协作,“三医+大数据/AI”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名片。

成都医学城规划总面积35.57平方公里,围绕全球健康产业生物技术、医疗人工智能、价值医疗、全程健康、医药工业4.0五大发展趋势,重点聚焦发展“研发和总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五大产业领域。

园区分A、B两区建设,其中A区是由成立于1992年的成都台商投资工业园演变而来,1998年经国台办和科技部批准成为全国四家之一、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规划面积24.7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B区是由成立于2008年的成都国际医学城发展而来,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医学研发、医药生产、医疗服务和大数据/AI。

三医融合促发展

三医融合,是让医学为医疗提供技术支持,医疗为医药提供需求动力,医药为医学提供研发基础;反过来,医学应用转化为医药,医药匹配产品给医疗,医疗临床反馈给医学。据成都医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医融合是打通大健康产业链,实现不同产业门类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成都医学城区别于同类园区,实现区域间协同错位发展的特色优势。”

2016年,成都峰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际生物”)在医学城三医创新中心注册。公司专注于分子诊断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于2020年1月底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峰际生物总经理李俊介绍,“这个试剂盒主要依靠PCR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方法,省略病毒核酸提取步骤。所以试剂盒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同时试剂盒还能减少检验人员与病毒、病料接触时间。”

除了进行试剂盒的研发、生产,公司还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宋旭教授实验室合作,共同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随着医学、医药、医疗企业的汇聚,医学城与致力于打造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低碳生态社区、国际组织聚集。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一些在国外已经开始使用的药品、设备和耗材,引进国内需要3年至5年,而在先行区,最快2个月病人就可以用上,患者在这里能够不出国门就享受世界一流的医疗健康服务。” 博鳌乐城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有17个国内顶级水平的院士、专家团队入驻,与医学城共同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健康再升级

2020年6月30日,电子科技大学“三医+AI”产业科技园破土动工。此项目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基础设施的搭建及数据的收集,将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服务应用于医疗行业中,提升医疗行业的诊断效率及服务质量,更好地解决医疗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人工智能+医疗”是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相关领域应用场景的赋能现象。具体来说,AI特别适用于医学影像诊断、慢性病管理和生活方式指导、疾病排查和病理研究、药物开发等领域,并在精准医学方面帮助填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区别。

同年7月13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搬“新家”。这次整体搬迁至医学城不仅仅是位置上的迁移,更是医院全面的提档升级。

走进门诊综合楼,高达30米的层高使门诊大厅更显宽敞明亮。大厅里摆放着数台多功能自助机,市民通过各种设备不仅能挂号和门诊缴费,还能便捷地打印报告和取片。

成都医学城Chengdu Medical City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 供图)

工厂正在生产医用器械The factory is producing medical devices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 供图)

“新院区的就诊环境更好,设备也更先进,就诊过程体验很好。”患者陈先生第一次来到新院区就诊,在导医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使用了全新的多功能自助机进行签到就诊,节省了很多时间。“在新院区就诊,我最大的体验就是,我们患者少跑路,就诊更便捷。”

“新院区门诊面积近19000平方米,是老院区的3倍,同时较老院区,门诊诊室增加了23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门诊部主任陈平介绍,新院区门诊日接诊量可达4000人次。

医院顺利完成搬迁,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也随之“上线”,物流小车、轨道、转轨器、站点、监控中心……这些元素构筑起医院四通八达的“物流网”,可畅联医院各个部门,传输各种检验样品和药物。轨道化物流系统可24小时运转,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缩减了病人的等待时间。

产业生态新篇章

柳台大道西段433号是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裕制药”)在温江的老生产基地。

“这是我们在温江起步的地方。”公司总经理高志文回忆,当初到温江建厂时,看到柳台大道两旁有很多药企,“别的药企都在这儿,我们也在这儿落地,相当于找到了‘小圈子’”。于是,百裕制药租下了433号。

这一租就是15年,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性产业,医药健康产业的产业链特别长,涉及大大小小130多个学科,从前期投入研发,到实验、生产,需要极长的时间和极高的成本。

百裕制药从这里起步成长为从温江走向全国的本土知名医药企业。“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温江的医药类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高端企业。上游的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来到温江,下游的冷链物流、包装企业走向专业化,为我们减少了研发成本,提高了创新效率。”高志文说。

本土制药在成都医学城打出名号的同时,温江不忘推进国际医药合作,2017年温江区政府便和在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学科享有极高学术声誉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药学院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温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合作有助于温江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生物医药项目,提升温江在药学研究、教育、实践和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

随着巨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以及各类机构纷至沓来,如今研发外包、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等几大研发创新的关键环节,都可以在温江本地实现,给企业带来了更多助力。

“能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根本上取决于创新能否成为主动力。” 温江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局长李振华表示,医药健康产业被誉为“黄金产业”,对资源的依赖较小,对创新的需求很大,为科技创新搭建了绝佳的舞台。依托创新,成都医学城正在经历从传统医药健康产业向“三医融合+大数据/AI”的转型升级。

创新是成都医学城的活力密码,这里的企业有活力、产业有活力、城市有活力。成都医学城正向着“国际健康产业高地”的目标,破浪前行!

猜你喜欢

温江区院区医药
温江区:联企清风为企业减压力增活力
北京冬奥首例航空医疗救援成功
北京冬奥首例航空医疗救援成功
WELLNESS TODAY
基于PEST-SWOT分析的公立医院医疗集团化选择策略
大黑狗
健康快讯
方寸之间的文化与艺术
成都市温江区:“现场检讨”问责“为官不为”
藏医药三大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