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阿房宫赋》的“钥匙”

2021-06-06张勇陈欢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阿房宫赋珍宝统治者

张勇 陈欢

《阿房宫赋》是杜牧的经典作品,被选入多个版本的教材。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发现,“独夫”是《阿房宫赋》的线索,也是文眼,并且还是作者想要讽喻的对象。抓住“独夫”这个词,可以说就是抓住了打开文本的钥匙。

“独夫”出自《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意指贪得无厌、残暴之人。“独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课文中“独夫”的注释义为“残暴无道、失去人心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综合上述来理解,“独夫”就是指残暴无道、失去人心、众叛亲离的统治者。而“独夫”是如何成为一个残暴无道,最终失去人心的统治者的呢?究其缘由,无非和“独夫”的心、行、识三者密不可分。这个缘由也是无数书写“独夫”的写作者的焦点所在。

独夫之心

在《阿房宫赋》中,作者首先写了“独夫之心”:贪婪,奢侈。

奢侈体现在建造阿房宫的巨大花费上:

蜀山兀,阿房出。

贪婪体现在阿房宫的外部构造,文章极致地突出了阿房宫外围的广和阔: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在内部建筑上则突出奇和大: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外部建筑占地之广和外形之阔,从骊山一直绵延到咸阳,甚至把渭水和樊川引入宫墙里,内部建筑之密、萦绕曲折之奇,“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无一不是“独夫之心”的欲望的表征。在对建筑的内外构造的描写中,表征出了“独夫”强烈的欲望。同时,这种欲望也表现在对于财富珍宝的夺取: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这欲望的背后是无数的劳民伤财。而欲望之心的外化则是欲望之行。

独夫之行

如果说阿房宫的外部建筑和内部构造只是“獨夫”的欲望化表征,劳民伤财的罪恶被掩盖在了表征之下,那么,“独夫之行”则直接体现了其本身的罪恶。

“独夫之行”的直接显现,首先是对于“妃嫔媵嫱”的占取,“妃嫔媵嫱”代表的是“独夫”的淫乱之行。其次,表现在宫人生活用品的无节制和“独夫”对于珍宝的扔弃。宫人生活用品的无节制,在文中主要是通过“妃嫔媵嫱”和“王子皇孙”等宫人的日常起居生活表现出来的。他们“朝歌夜弦”“渭流涨腻”“烟斜雾横”,在声色犬马之中纵欲,在饫甘餍肥之中沉沦。文章通过宫人争宠的场面和三十六年而不得宠幸的夸张描写,写出了“独夫之行”的罪恶: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一人”之行导致无数人之痛。“独夫”对于珍宝的扔弃表现在对于珍宝的态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对于“独夫”行为之恶的直接控诉: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与“独夫”穷奢极侈相对的是无数平民百姓的血泪和性命的铺垫。“独夫”与平民二者行为的对比,极富批判的张力,于是,“独夫”的恶行跃然纸上,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感染力。

独夫之识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消灭其他六个诸侯国,完成统一中国的战争后,建立了秦朝,然而秦朝“二世而亡”。秦朝的迅速灭亡成了后世许多帝王的借鉴,也成了无数作家书写的资源。

“识”是指“知道,认得,能辨别”。佛教术语中的“识”,指人的意识、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别能力。“独夫之识”是指统治者缺乏辨别力和见解。在《阿房宫赋》中就是指秦始皇的独断专行,只想满足自己欲望而想世代为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骄固”正是“独夫之欲”和“独夫之行”遮蔽了“独夫之识”的表现。失去了“识”之后,秦始皇只专注于自我欲望的满足,“巡游求仙”“泰山封禅”都是秦始皇欲望的进一步体现,也是他渐渐被遮蔽了“识”的显现。阿房宫就是秦始皇那庞大欲望的具体象征。缺乏辨别力,也缺乏对于国家统治的谋划,最终只能“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写作《阿房宫赋》是在唐敬宗时代,皇帝“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晚唐统治者无异于另一个“独夫”,“独夫”之心、行和识引发了作者的敏感,因此,他及时地写作此文正是为了劝谏当朝统治者。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曾直言:“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借古讽今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独夫”秦始皇,更主要是意在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阿房宫赋》的讽谏意味不言而喻,并且在文末作者也不禁提出自己的主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换言之,六国破灭和秦朝灭亡,原因都在自身,即在于自身的“独夫之心”、“独夫之行”和“独夫之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阿房宫赋》虽然是一篇赋体文章,但是它的叙事线索清晰,以“独夫”为线索,贯穿全文,并且文章的讽喻对象也是“独夫”。如此,抓住“独夫”,也就抓住了打开文本的钥匙。心、行、识互为一体,行是心的外化,识则是心的引导,行又作用于心和行,作者在对“独夫之心”、“独夫之行”和“独夫之识”进行的揭露与建构中,批判了“独夫”之恶,起着讽谏的作用,以期引起当朝统治者的注意。

猜你喜欢

阿房宫赋珍宝统治者
高中生用rap背《阿房宫赋》
高中生用说唱形式背《阿房宫赋》
匈奴王的珍宝
趣味成语故事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回味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西方哲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思想
浅析赋、比手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阿房宫赋》修辞艺术举要
珍宝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