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2021-06-06丁文敏

家长·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小学信息技术

丁文敏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逐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传统教学与新兴教学的整合,而STEAM教学理念的推出也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机遇。故此,文章着重从理论入手,以STEAM教育理念为契机,深度挖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小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2-0100-03

Analysi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based on STEAM Educational Concept

(Yizhilv Primary School, Xigu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DING Wenmin

【Abstract】Educational reform under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in full swing.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gradually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emerging teaching,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EAM teaching concept also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for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herefor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starting from theory, taking the STEAM education concept as an opportunity to deeply explore the innovative strategie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Keywords】STEAM education concept;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國制造2025》十年规划基本方针提出了“创新与人才”的理念,并指明人才是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当素质教育与“互联网+”发生碰撞后,要求教师积极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一改传统教学理念,以开展创新型、综合型人才教育为目的,深入贯彻教育方针,以STEAM教育理念为基础,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完善。

一、STEAM教育的内涵

STEAM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并在近几年逐步引入国内教育领域。STEAM主要包括五门学科,分别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具有整体性、情境性、艺术性、技术性、设计性、体验性等特点。STEAM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加以融合,并应用于教育中,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也打破了学科的固有局限,做到了学以致用与活学活用。

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2017年,小学信息技术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范畴,成了素质教育的必修课,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全面的实施。受传统因素影响,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小学信息技术也被称之为“电脑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打字、利用软件操作等相关内容。传统教学采用教师操作、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不仅减少了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而且会让学生失去锻炼计算思维的机会,无法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甚至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堂也会因此沦为学生的自由课堂。

(二)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与其他主课程相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未能得到重视,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甚至还出现教师身兼数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其内容缺乏创新性,形式缺乏科学性;在教学硬件与软件投入方面,因缺乏资金投入,教学设备未得到及时更新,学生对前沿的信息技术缺乏了解,甚至在升学考试的前期,信息技术课程还会被其他课程占用。

(三)教学评价过于片面

教学评价关系到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对于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并没有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概念,所采取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与陈旧,未注重形成性评价与课堂过程性评价的融合,在这一评价模式下,师生与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无法从评价中了解自己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无法得到改善。

三、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一)贯彻跨学科理念,实现知识整合

依据对新课改的解读,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整合已经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不仅能够打破学科固有的局限,而且还能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水平。对此,在STEAM教育的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设计工作,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对各个学科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并通过整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培养,还要将跨学科理念作为基调,实现知识整合,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设计动画制作时,教师如果仅教授学生“Flash”的简单操作方法,并没有将艺术、文学、科学等知识加以整合,那么学生制作的动画作品不仅缺少表现力,还缺乏独特性。对此,在STEAM教育理念下,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还要进行学科整合,在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完善情景教学,融入生活化气息

众所周知,信息技课程中具有诸多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化气息融入其中,挖掘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资源,如此才能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以契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其中,教授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加以简化,并且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做好课堂延伸。教师要借助STEAM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此外,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将生活情境加以营造,能够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入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合作水平

从理论上分析,STEAM教育的主要特点便是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学科知识蕴含在具体的教学项目中,将学科知识加以串联,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此外,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以“软件工程师”的角色进行学习。实践证明,引入项目式教学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所增强,并且还能通过某一个项目串联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并采取小组划分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合理选择项目,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设计灭火机器人时,该项目的核心便是搭建机器人,按照要求进行灭火,难度比较大,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以“优劣均衡”的原则进行分组,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并且在学生设计过程当中,教师要给予指导,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设计水平,而且还能在潜意识当中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甚至还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四)明确评价主体,创新评价方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之中,教学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中STEAM教育理念下的评价主体具有多样性,不仅要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还要从教师角度出发进行点评,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让学生通过评价对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此外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评价要具有全面性,要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学习成果、课堂表现多个维度出发,以小组汇报、口头表达等多个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进行归纳与整合,或者设置信息技术任务评价表,通过评价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查漏補缺,及时改正。

(五)立足课堂实践,提升学生素养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课堂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答问题。从核心角度分析,STEAM强调动手实践的重要性,且这一过程也是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必经过程。比如在教学生用电脑画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利用画图软件进行画图,而且还要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实现二次开发,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化设备所带来的高效性,让学生能够对教材之外的知识加以了解。比如,教师可以以“产品包装设计”为主,通过画图软件实现与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整合,让学生通过不规则图形或者线条设计产品包装,或者更换课本封面、绘制牛奶图案等,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两者的整合,而且也能体现出STEAM中所存在的艺术理念与技术理念,并且也符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当中所提出的要求。

(六)融入STEAM教学理念,创新课堂空间

STEAM教学理念中,强调了多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而且还要将其与实践技能相融合,要从不同学科出发,树立求知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念,创新实践活动。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STEAM素养的培养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且还要从工程、艺术、数学等多个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生活的求知道路上遍地开花。比如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我是理财师”为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查阅相关书籍、网络,向家长请教理财的相关概念,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学习“怎样理财、怎样理智消费、怎样攒钱”等相关内容,在完成这一项目之后,引导他们由深入浅地掌握幻灯片的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课堂知识。

(七)应用教师特长,实现STEAM深度教学

在STEAM的实际应用中,所呈现出来的优秀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并不少,但完整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很重要,要想充分发挥STEAM教育的力量与价值,则要借助于教师的特长来实现深度教学。比如在“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人机”的主题教学中,第一,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好知识科普的工作,或通过学习编程软件,了解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可以通过无人机的拼图游戏、颜色识别、画笔功能等,让学生有直观的体验;其二,教师要为学生留下任务,让学生在课下时间内继续探索;第三,可以成立无人机社团,要让学生通过社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八)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贯彻STEAM教育理念

作为多学科整合的成果,STEAM教育理念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蕴含了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具有推动性。其中,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习成果的外化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作品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创作个性化作品,比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幻灯片的方式进行展现,当然答案不可设置得过于统一, 否则会抑制学生的发展。一般而言,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会设计丰富的画面以及独特的版面,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意识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以此获得成就感。对此,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学生的创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STEAM教育理念是当前人才培养中不容或缺的理念,其备受教育学者关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其她学科的整合,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但是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要从本质上理解STEAM的基本含义,实施素质教育,明晰教学目标,将STEAM教育理念真正融入课堂中,发挥其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施依娴,张瑞平,林怡馨,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03).

[2]孙微微.基于STEAM教育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5).

[3]钟琦,陈亦,肖毅.基于计算思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探索[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03).

[4]曾永强.基于STEAM的小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7).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STEAM教育理念小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创新与案例设计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STEAM教育理念“入户”幼儿园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