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1-06-06钟冬梅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潘冬子红色法治

钟冬梅

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时期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因此,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道德与法治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学科,对学生优秀思想观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而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革命精神,将其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下面,笔者将对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因此,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教师应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既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基于此,在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红色文化素材,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实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受到红色文化的感染和教育,主动承担起传播和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例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优秀儿童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片段。潘冬子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红军抗击敌军去了,只剩下母亲与潘冬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潘冬子虽然只有11岁,但也立下了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的志向。最后,潘冬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教师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立足点,利用红色文化素材设计教学活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红色文化教育,增强了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一般为“灌输式”或“填鸭式”。单一的教学手段、枯燥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这种情况,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思想,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唱红歌”比赛活动。这种竞赛式的活动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收集红歌、唱红歌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前辈们的奉献精神、革命精神、爱国情怀,进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当前,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学到的知识也基本是课本内容,学习途径单一、学习内容范围较小;二是学生虽然掌握了课本内容,也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是不能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缺乏学以致用的能力。基于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可以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深化对学习内容的感悟。例如,在教学与意志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遗迹、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革命先烈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中是如何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坚定的信念来完成伟大革命事业的,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意志坚强,以及如何做意志坚强的人。

总而言之,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高尚情操、正确观念的有效途径。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民族精神,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甘于奉献、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高尚品格,进而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普通类一般课题“红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PTYB1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潘冬子红色法治
红色是什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英勇少年心向党,闪闪红星照前路
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红色在哪里?
闪闪的红星之红星小勇士
闪闪的红星(上)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追忆红色浪漫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